十二、弦歌輕彈離別續 浮華夢碎君幽獨 二(1 / 3)

七月的洛陽突然異常的幹燥炎熱,天上的太陽就像九個太陽聚集一樣,灼燒著大地,原本的天空失去了蔚藍的色彩,雲霞盡失,好象隻剩下一片白日焰火般刺目。河道開始幹枯,土地開始幹裂,小草卷成焦綠的細絲,作物耷拉著腦袋,慢慢由綠變黃。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燥熱不堪,使人喘不過氣來。

由於大旱,土地幹涸,顆粒無收,城鎮間的米市價格陡然翻了幾倍,老百姓入不敷出,洛陽的人們隻得去寺院祈求上蒼降雨,一時間各個寺院煙霧繚繞,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更增添了熱度。

嘉福殿內仙真著一襲輕紗,也是燥熱不止,殿內擺放著好幾大盆解暑的冰塊,卻也沒有帶來多少清涼,殿外知了聲聲不息,給炎熱的宮殿憑空增添了更多煩躁焦灼。

仙真搖著扇子在奏折裏上上下下翻了許久,遂又抬起緊鎖的眉頭問毓靈,“今日奏折中可有百姓現狀的折子,若有,第一時間遞於朕,如此光景,百姓日子一定難過。今年的天太詭異了,怕有大旱,本來朝中中飽私囊的情況就屢見不鮮,再碰上天災,朝廷發的錢糧更是到不了下頭,百姓又要遭殃了。”

毓靈聽聞也有些發愁,伸手幫著把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從下到上翻了個遍,“太後,目前還沒有百姓受災的奏折,若是有,想必也是下麵的官員正在收集事例,調查將相關事宜,折子或是過個兩天也就到了,您先寬寬心吧。這天熱得緊,您別熬壞了身子。”

正說話間,殿外走進來一名內侍跪拜道:“稟娘娘,皇上攜潘姑娘來給太後問安!”

仙真一聽,緊鎖的眉頭舒然開朗,雙眸中湧上愉悅之色,“是詡兒來了,快宣!”

“是!”內侍躬身退出,不消一刻,元詡神清氣爽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低眉垂首的潘外憐,這潘外憐雖也是十歲光景卻是甚是知事,她知道仙真素來不喜歡她,按說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省的惹了太後的厭煩。她卻不同,仙真越不喜歡,她越要來,還表現的極為孝道,弄的仙真漸漸也分不清這個孩子心裏是真孝順還是別有用心。

“孩兒給母後請安!”元詡一進門便下跪叩拜,聲音洪亮,端的比平時更為規矩守禮,一副恭恭敬敬孝順孩子的模樣。身後的女孩更是拜得拘謹認真,穿著一身素錦鈿花芙蓉裙,清雅利落不失俏麗,眉目低垂,嘴角含著淡淡的笑容,頗像一個八麵玲瓏的得寵妃嬪。

“都快起來吧”,仙真慈愛望著身前二人道,“這宮裏暑氣重,也別行這虛禮

,難得你們還惦記著過來看朕,來,坐到朕身邊。”

謝了禮,潘外憐一起身,便見仙真紗衣因汗水緊裹在身上,忙手腳麻利地從倚蓮手中搶過團扇,走到近前給仙真扇風,“母後,這麼熱的天,您還這麼操勞,您看您這汗,定是下人伺候不周,還是臣妾伺候您扇扇吧。”

仙真嘴角嚼著笑,卻未至眼底,她饒有興趣的打量著眼前這個戴上飾冠才到她胸前的小女孩,任她費力的扇著扇子伺候,轉頭繼續對元詡說,“皇兒,這麼熱的天,又沒到請安的時辰,你有事找母後?”

元詡露出孩童的笑,幾步走到仙真麵前,小手又一拱禮,道,“母後,兒臣是有事找母後。憐兒進宮已有數月了,伺候母後和兒臣盡心盡力,兒臣想目前右昭儀尚空缺,不如封了憐兒做右昭儀吧。”

仙真這下明白這兩個孩子意圖所在了,大熱天來看望她,又是請安又是殷勤,原來是有所心思的。她沒有直接說不,喝了一口涼茶,抿抿唇,倒問了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給元詡,“母後這幾天也在想一事,你毓靈姑姑伺候母後十多年了,所謂盡心盡力,也耽誤了自己大好的青春,陪著母後在這深宮之中。母後想著,她能力才學也不輸於朝中官員,還忠心耿耿,打算封毓靈做個大司馬,皇兒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