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前朱慈烺下令讓工部調集大量鐵匠、木匠、火器火炮專家等匠人來南京,準備重建軍器局。

經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從大明各地調來的有名工匠都已在南京安排好了,工部在外城紫金山腳附近尋到一處比較大的山穀,將這裏建設成新的軍器局駐地。

明天是軍器局正式開工生產的日子,朱慈烺在東廠、錦衣衛、金吾衛、羽林衛四方護衛下,今天和工部尚書一起擺駕軍器局。

他是過來出席明天的開工儀式,並視察軍器局工作,剛好前幾天和他們一起從臨清南下的那個臨時火器局局長吳生貴,上奏說他已經改進做出了新式燧發槍,請陛下去觀摩,正好湊一起。

此時軍器局所在駐地大門外,一位工部郎中和五位工部員外郎、吳生貴等幾位工部軍器局主要負責人再此等候後。

兩輛馬車緩緩到來,錦衣衛、東廠的人已經提前將周圍探查了一遍,確認沒危險,朱慈烺便直接下了馬車。

在此等候的眾人在工部郎中的帶領下,立刻跪下行禮參拜。

“臣工部郎中黃錦康參見陛下!”

“都平身吧!”

朱慈烺抬頭看了看四周,軍器局劃地麵積100畝,將整個山穀圈入在內,這裏是軍器局最外圍入口大門,也是山穀穀口,大門兩邊砌了一堵大概3米高的圍牆,一直延伸到遠處兩邊的山腳,將整個軍器局包圍起來。

看完這外麵的情況,他轉身對黃錦康說道:“朕對軍器局的重建是非常看重的,現在這裏一切都還處於草創階段,你作為軍器局在這裏的負責人,可要擔起這個重責,將軍器局管好治好!”

黃錦康連忙點頭,稍微有些緊張地回答道:“請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朱慈烺滿意地點點頭,對黃錦康的態度表示讚賞。

又轉頭看向了工部尚書張慎言,叮囑道:“張愛卿,如今工部暫無其他大型營造工程,軍器局這邊的事務你也要多多上心啊。

朕計劃讓軍器局生產製作出各式各樣精良的兵器和火器來裝備軍隊,這些武器的製造直接關係到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因此軍器局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張慎言他也知道弘光對這裏的重視程度,拱手行禮,鄭重承諾道:“陛下放心,老臣定會照看好軍器局,確保軍器局能夠順利生產運行。”

他時常在想,陛下登基後,對工部的安排,一不建造宮殿,二不修建林園,三又不搞其它道路水利,就要求在這軍器局上。

現在還親自過來查看軍器局的情況,可見陛下對軍器局的看重。

現在他也大概猜測出來了,陛下應該覺是得我們大明的軍隊不堪重用,各軍戰力低下,想要通過打造出精良先進的火器裝備,用來提高大明軍隊的戰鬥力。

跟他們說完話後,朱慈烺才對吳生貴說:“吳工匠,朕今天就是特意過來看你的燧發槍的,快帶朕去看看吧!”

吳生貴受寵若驚,很是恭敬道:“是,陛下,燧發槍就在靶場那邊,請陛下移步!”

他和陛下一起來到南邊後,沒和軍隊待在淮安那邊,陛下要重新組建軍器局,就把他安排進軍器局協助。

他一邊協助籌備軍器局搭建,一邊研究畢懋康《軍器圖說》中的自生火銃,結合之前在臨清時受陛下的點撥,終於用了兩個月時間自己改進做出了兩把,試驗成功後就趕緊彙報給了陛下,今天才等來了陛下的駕臨。

在幾位官員的引導下,朱慈烺一行人進入軍器局內部來到靶場,靶場在最裏邊靠山的位置,這裏朝著山剛好可以用來射擊。

吳生貴上前去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燧發槍,轉身想拿給陛下看,王思恩和兩個錦衣衛見狀,則趕緊警惕的擋在朱慈烺前麵,讓吳生貴站在原地一臉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