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皇莊查賬反腐很快便完成了,又重新安排一些人過去,因為這不涉及朝廷事務,皇莊和太監都是屬於皇帝自己的內部事情,這裏麵的所有決定,朱慈烺能一人說了算。

八處皇莊的管莊太監都因為貪腐全部被砍頭處死,其他被處死的人也不少,一個皇莊十幾個宦官,幾乎沒有一個不參與其中的。

將他們的家全部抄了,沒收全部家產,又給朱慈烺帶來九十多萬兩銀子的收入。

這抄家來錢真的快,前段時間抄八大晉商在南的方產業,得了一百二十多萬兩。

抄那些投降李自成和大清官員的家,得了兩百多萬,不過這個錢被戶部要走了,充入國庫,畢竟查抄這些官員屬於朝廷的公事。

這兩次抄家極大的減輕了朱慈烺的財政壓力,畢竟他要練兵,練的精兵,要求那麼高,每個月都要花費巨量銀子的。

同樣查抄投降官員家獲得的銀子,也是極大的減輕了朝廷的負擔,之前南京國庫是沒錢的,北京六部沒了之後,南方所有事物都是南京六部做主承擔了。

官員的俸祿、其它各地的軍費,各部部門機構的運轉的公費,這些大頭費用支出,之前就讓戶部一直頭疼,抄家的收入極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好在,七月底的時候,夏稅統計也出來了,共收入320多萬兩銀子,主要就是分為幾大類,其中主要的田丁稅180萬,工商類專營的茶鹽鐵合計110萬,關稅類的(市舶司、鈔關、門關)20萬,交易稅(就是通常說的商稅)5萬,其它雜稅5萬多。

看完這份彙報過來的題本後,朱慈烺都想直接掀桌子,大明就收上來這點點稅,怎麼治理國家。

北邊沒丟之前,加上北邊應該有200萬左右,南北加起來也就五六百萬兩,再加上秋稅,大明一年也就一千兩百多萬的稅收。

但是,單單一年全國的軍費支出就達到一千五百萬兩左右,朝廷稅收根本沒法承擔這些,繼而就搞出了加征“三餉”,但也是僅能維持局麵。

北方各地受災,朝廷沒錢賑災不說,各種稅還不斷加,官逼民反,軍隊平叛又要更多的錢,又陷入死循環了。

加上其它種種原因,在這種巨大的財政赤字下,內憂外患,所有事情都得不到解決,大明在北方的統治就一下子崩潰了。

朱慈烺叫來內閣三人開會,問問他們有什麼解決辦法。

“今年夏稅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不知在座諸公關心過沒有,我們的稅收是越來越少了,一年比一年低。

照這樣下去,不出十年,朝廷收入會降到一年隻有五百多萬兩的情況,到那時,我大明也該真正亡了!”

“臣等有罪!”幾人連忙站起身來一同請罪。

朱慈烺看著眼前這些內閣大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奈之意,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坐下,然後說道:“好了,別再扯什麼有罪無罪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這些虛的,你們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嗎?”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朕可以給你們提供幾個方向,地主,商人,士紳。”

之所以直接說出這三個方向,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明白,不要再把稅收壓力轉嫁給底層百姓了,一直逮著百姓謔謔,這南方百姓遲早也要反。

幾位內閣大臣聽到弘光提到這三個群體,臉色都變得凝重起來,這三個群體都是社會上層階級,每一個都與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想要從他們身上征稅,難度可想而知。

地主擁有大量土地和財富,他們的勢力遍布全國各地;商人們則掌控著商業活動,其背後往往有著強大的人脈關係;至於士紳,則代表著讀書人和官員這一獨特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