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弘光皇帝大罵北京投降官員,稱他們讀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震驚,陛下下旨編撰一本《貳臣傳》,將投降官員名列其中,讓他們遺臭萬年!”

“悲壯!《功臣傳》裏他們寧死不降,以身殉國!”

不出意外,朝堂上發生的事情,朱慈烺又將他們登報了,這些可都是每日《大明日報》報紙的素材,必須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之前還有許多官員紛上書,他們認為這報紙竟然毫無顧忌地將朝堂機密公之於眾,並且還肆無忌憚地對朝堂之事發表評論和看法。

甚至公然評議各位官員大臣,這實在是有損朝廷的尊嚴和威嚴,要禁止報紙發表這些事。

朱慈烺看了,毫不客氣的罵了回去,狗屁的有損威嚴,除了他和官員的單獨小會,朝堂上發生的所事情,根本是瞞不住的,想了解的人很容易就能打聽到。

這完全就是公開的秘密,這些官員不是怕別人討論,而是怕被底層的普通百姓討論而已,他們在這些底層百姓眼中,就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是不能隨便議論的。

這些官員不過是心理作祟的原因,高高在上,覺得他們與底層百姓是兩個世界的人,看不得賤民對他們這個階層的批判。

朱慈烺來自後世之知道,隻要輿論手段掌握在自己手中,民間的這些議論,對官員的監督是有一定作用的。

所以這報紙是不能停發這些事的,當然,刊登朝堂上的事情需要嚴格的審核,也不是什麼都能往外說的。

就像廢除衍聖公封號爵位之事,就不會刊登,做冷處理,畢竟這天下讀書人都敬仰的衍聖公和孔府,竟然叛明降順又降清,實在是丟了天下讀書人的臉麵。

這事天下讀書人不願多提,朝廷自然也是要麵子的,我也不提,大家一起默契將這事冷處理了。

而《貳臣傳》編撰是朝堂上決定的,要公開給所有人看的,報紙的作用就能迅速宣揚讓每個人都知道。

那些報童喊的口號,就是朱慈烺命人傳授的,後世的震驚部、標題黨,真的是太吸引人了,讓聽到的人都會忍不住好奇的去買一份來看看。

今天報紙上麵記錄的,正是那些投降大順、投降大清的人,像陳演、魏藻德、時光亨,朱純臣,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等等一百多人榜上有名。

不看報人們都還不知道,竟然有那麼多官員貪生怕死,背主求榮,我們讀的聖人書,聖人言難道是這樣教他們的?這簡直就是對他們的人生道德觀造成不小的衝擊。

不仁不義,這些行為都是最容易受到道德君子批判的,每個看了報紙的讀書人,無不將他們狠狠罵了一遍。

同時非常讚同弘光皇帝決定。

報紙上弘光皇帝寫文批判他們貪生怕死,不忠不義,並且朝廷要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審判,有老家在南方的,要對他們的家族抄家問罪。

這個決策也是朱慈烺決意下的,這些投降的官員覺得大明不會對他們的家族怎麼樣,叛明就不怕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