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放空便是發呆,而發呆未必是關閉大腦的運轉,而是清除障礙物的過程,由此讓它轉得更快。發呆忘記的是工作,而想起的卻是生活,是摸透自己、望清前方的一個利器,這些會為我的工作帶來更好的幫助和推進。這樣說來,鍾愛發呆就不會顯得我那麼不郎不秀了吧。
發呆還有一些惦念與翻檢,雖星霜屢移,可若每年都去同樣的地方,我便會關注一棵小樹年年的成長。每條在新西蘭走過的路,滿滿的都是記憶,不管是麵對著南太平洋還是眺望著南阿爾卑斯山脈,我都會想起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曾經的愁眉與歡顏。
發呆是一件不管你與多少人在一起,隻要戴上耳機播放一首你鍾愛的樂曲,就可以從事的私密之事,隨時可以享受與心獨處的時間。
不得不承認,往往喜歡愣神的人,都是比較具有想象力的,隨時或是回憶或是幻想地沉入思緒的海洋。
我決定再約那個朋友出來,好好理論下,我篤信“發呆”不僅僅是簡單的兩個字一個詞而已。
篤信自己,不如篤信命運
Ocean,一個想讓我去投懷送抱的單詞。星座流行很久後我才聽說,巨蟹座是屬水象星座,這麼說來,一切都應驗了。我喜歡大海,喜歡親近水,好主意、餿主意的靈感均來源於遊泳、洗澡和泡湯的活動中。一天,我招待幾位香港朋友,帶他們去天安門看夜景,站在廣場上,我仰望天空,假裝能看到星星。心想,真的假的?喜歡海真的與水象星座有關?也許非也,因為我也曾經和朋友高談闊論,擺出我自己的一套理論,女人多半喜歡海,男人多半喜歡山,因為女人喜歡唾手可得,喜歡海邊恬靜的生活。而男人喜歡挑戰與追探,在山頂享受成功的喜悅。
人們總是試圖去把某件事情想清楚,解釋明白,然而往往都未能得到答案。
我始終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生命與思想。除了人與動物之外,小到一個小螺絲,一支鉛筆,大到一片海洋,一個國家。就像林語堂二女兒在《林家次女》一書中表達的那樣,當我們坐在石椅子上,它們或許知道我們坐在它們的身上,然而它們還知道它們是把石椅子。因著“生命”,我們常常與人和物結緣,你認識了誰,去了哪裏,坐在哪個辦公桌前,用著哪台筆記本電腦,夜晚睡在哪張或者誰的床上,望著哪片雲,都因緣而起。
20年前,在一次父母的親友聚餐上,大家在討論某某多麼地有出息,去了某某國家。“出國”一詞好像從那個時候開始特別流行。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回家後,我邊掏出沒寫完的作業,邊篤定地對媽媽說:“長大後我才不出國呢!”然而,七八年後,我卻踏上了新西蘭的那片土地。每每家人提起那次的“絕不出國”的勵誌,我都多少有些臉紅,因此在今後的日子中再也不會說“我才不會,我絕對不會”等類似的語句,因為我們永遠看不到命運的下一頁。我更篤信命運發放的緣分厚禮,反不篤信嘴皮子上那一時的堅定。
而我與新西蘭結緣卻不是因為大海,因為當我聽到“新西蘭”這三個字的時候,居然10秒鍾之後才想起那是個國家的名字,可根本不知道它在地球儀的什麼位置,不知道那裏的人說什麼語言,更不知道它其實是被南太平洋的大海環繞。其實這並不丟人,因為長久以來都會有人問我:“新西蘭說什麼語啊?”
在《十年颼颼》這部小說裏,我們設計的是主人公班步因著對網友王蕭冉的愛慕申請了去新西蘭留學,然而說到我自己與新西蘭結緣要比小說中的橋段更加戲劇化。
2000年,三裏屯酒吧一條街極為火爆,除了是同事朋友的聚點,那裏也算是遊客的參觀景點之一,然而我和閨蜜經常去的地方卻是在新東路上的“88號”。從外麵經過根本看不出那是個娛樂場所,除了兩扇大鐵門和一縷暗暗的燈光,沒什麼獨到之處,然而打開門,裏麵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那裏是由一對從澳大利亞回來的華人夫妻開的。據說兩人以前在澳大利亞留學時都在酒吧打工,一人是調酒師,一人是服務員,回國後看好三裏屯酒吧街,就在那裏開了一間叫“白房子”的酒吧。他們把酒吧裝修成老外喜歡的樣子,音箱輕聲播放著老外喜歡的電子樂,吸引了很多附近使館的外國人和明星。實不相瞞,一次在“白房子”和閨蜜坐在窗邊一桌喝東西聊天,不一會兒來了幾個人圍坐在我們旁邊的四人桌,一看其中一人是景崗山,另一人更值得我尖叫,那就是天後王菲。她坐在背靠窗戶的方向,而我坐在麵對窗戶的方向,那個年代還沒有多媒體手機,所以很流行簽名。而我卻沒有那麼做,隻是對天後擺擺手,她也衝我微笑了下,然後我和閨蜜繼續聊天。酒吧裏鋪的是深綠純色桌布,讓人心境平和,一時間人人平等,不論膚色,不論地位。後來這座小小的白房子光顧的明星越來越多,我還在那裏見過吳大維、柯受良等人。據說“88號”就是柯受良與從澳大利亞回來的這對夫妻一同開辦的。這裏不是酒吧而應該叫作Club,每周都有專門從澳大利亞請來的DJ打House舞曲。進了門就像是出了國,外國人比中國人多。人群中混跡著大明星,他們與我們有著最近的距離,沒人在乎你穿著如何個性與怪異,沒人在乎你的身份高低、貧富貴賤。在那裏,我曾見過穿著一身盔甲來跳House的人,我曾跳著跳著和陳小春、謝霆鋒麵對麵微笑,順便互相秀幾下舞姿。Club的屋頂很高,底下舞池周圍有幾張木桌和長木椅,樓上一圈木質露台,樓上的區域比較安靜,適合聊天。後來我和閨蜜摸到了規律,隻要北京有任何演唱會結束,晚上來這裏就能見到當晚演唱會的明星大聚會。果不其然,打著這個小主意,我們還在二樓見過周傑倫、林心如、李亞鵬和周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