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眾人一時目瞪口呆,全未想到這呂布竟如此利舌,竟似毫不下於那王信。便是張氏自己人聽得此言,也對張衝頗有怨隙。
張基開口言道:“奉先言之有理,衝兒還不閉嘴!”張衝做聲不得,對呂布怒目相視。
這時卻有一個童子音適時響起,免去了這一番尷尬:“呂校尉說的太多,恁般婦人做派,邊關將領還是要手底下見真章,張遼不才,想請校尉不吝賜教!”
眾人心底不由大驚,這祖宗卻如何跳出來鬧騰,呂布名聲遍於草原,進關後又有那等顯赫戰績,又如何是等閑角色,小孩子不知深淺也就罷了,又怎能在此時出來煽風點火。不由得對先前煽動難為呂布的人暗中埋怨。
張基慌忙對張遼說:“退下!誰讓你上席中的,大人議事,哪有你小孩子插嘴的地方。”
又轉頭對呂布道:“奉先萬望海涵,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奉先不可當真!”
呂布卻看著小張遼露出微笑,頗有幾分欣賞:“無妨無妨!素聞雁門神童張遼天生神力,勇武異常,便是此子了,果然不錯!”
卻見小張遼玉麵朱唇,眉目點漆,頭上兩個大大的雙丫髻,此時全身披掛,手中持一杆長刀,正圓睜雙目,擺出一副比武的樣子來,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
張基見呂布不為己甚,不由得心中稍緩。轉身對張遼道:“胡鬧!呂校尉勇名冠於雁門,早有定論!又怎會於你廝耍!快快下去換了衣服,再上來向呂校尉道歉。”
立時便有幾位家將上來欲拖拽張遼下去,但小張遼脾氣發作,持刀把砰砰倆聲將二人擊倒,回過身來,左手指著呂布大聲道:“呂布,你可是不敢與我一戰?”
張基頓時惱怒不已,正欲大聲指責張遼。卻聽得呂布緩聲說道:“也罷!今日我便與你一戰!”卻是呂布料得張遼此舉定是有人攛掇,呂布和張遼對戰,肯定不能殺傷張遼,這樣自縛手腳比武,說不定張遼便有機會,若是能戰上幾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那呂布便名聲大損了。何況小張遼本身武力卓絕不亞於張衝,也算猛將一個了。
張基一看此景,再也阻攔不得,心中暗恨。
張遼走到堂下持刀擺個架勢站定,調勻呼吸,看向呂布,倒頗有風範。呂布暗暗點頭,拒絕了旁邊人遞來的刀矛,慢步走向堂下,右手從身側拔出一把劍,卻是普通的寬劍式樣,一看就是軍中的配備。
呂布走向張遼,腳下是一種奇特的韻律,張遼看著呂布全身,找不出一絲破綻,雙臂使勁,卻始終不敢揮出這一刀,隻聽得胸中心跳撲通撲通,越來越快,汗水已從額際滴下。
呂布走近,忽然躍步衝上,一劍從頭上揮下。張遼大喝一聲,雙臂上撩長刀,隻聽當的一聲,震得眾人耳中嗡嗡作響,張遼隻覺得雙臂哢哢數聲,虎口已震得出血,長刀蕩的落向地下,呂布的鐵劍卻已被崩斷,隻留下半截在手中,但呂布動作毫不停滯,一個回轉卸下對撞時的力量,刀交左手,轉過來時已把半截劍刃停在了張遼的脖頸側。
張遼剛才頭腦發昏,待感覺到脖頸涼度的時候,才看清眼前呂布臉上微微漾出的笑容,呂布拋下半截鐵劍,溫聲說道:“不錯!如此年紀!能接下我全力一劍,異日必是勇將!”言罷轉身出府。留下張府一幹人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