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林繼宗的散文(1 / 1)

林偉光

時光如駛,忽然回眸,認識林繼宗已經滿十個年頭了。這十年的社會當然風起雲湧,人事滄桑,一切都在變化,林繼宗自己也不例外,但也有不變的,那就是其對繆斯的鍾情。

這十年裏,他一下手推出了《魂係海角》、《魂係天涯》、《魂係人生》、《魂係真誠》、《魂係求索》、《魂係神州》6部大大小小的作品,小說、散文、雜文、論文、詩歌,門類齊全,足有好幾百萬字——他把他的人生履痕,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與求索都永恒地定格在這些作品中。他是我市最勤奮的作家之一。

十年來,文壇可謂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時而“先鋒”、“後現代”,時而“拳頭”加“枕頭”。但林繼宗始終堅持生活的真實,他說:“我隻想寫屬於自己的作品,抒發自己的情感與心聲。”從他的創作道路看,他跋涉得很艱辛。他是從生活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作家,一步一個腳印,因此,他的作品平實而富於生活內涵,乍看不起眼,卻耐人尋味。

在《魂係神州》裏的那篇《孟春裏的思索》,是一篇獲秦牧散文獎的佳作,其實也可視作他散文的代表作。觸發點或許隻是清明的回鄉掃墓;但作者把它推到人類生與死的這一個命題的背景下來展開,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曆,從理性的角度來思索、探究,巧妙地把敘事的回憶、抒情的哀傷與理性的思索結合起來,既流蕩著感性的溫情,又閃爍著智慧的靈光,在某一個層麵上代表了林繼宗的創作水平。

僅以《魂係神州》為例。這本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魂係神州》,收有散文、遊記90篇。我以為,在林繼宗的散文創作中具有裏程碑的意義。印象中,此前林繼宗的散文,青春的激情與生活的苦澀共同構成了它們的基調,雖或有可圈可點之處,但總體上仍帶著習作的痕跡,即如其備受人們推崇的“海水散文”,也有刻意雕琢之嫌。但《魂係神州》基本上已沒有以上的不足,進入了一個自由的境界,作者手中的筆逐漸放開,開始展現一種淵淵大氣。

作品中最精彩的還是遊記。作者有機會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從北國的莽雄到南疆的絢麗;從江南的秀雅到巴蜀的青碧,無不在作者的筆下流淌著詩般的激情。作者的遊記當然不是篇篇皆佳,卻不乏精妙之作。如《霞棲金陵山臨江》、《澤國天色水鄉春》、《詩凝草堂》、《捧讀都江堰》、《天風浩蕩千山綠》等,無論題目到內文都蕩漾著詩情畫意,而其情與景渾融,古與今交織,則更呈現一種有別於一般遊記的姿致。

我特別欣賞那組《花旗風情——訪美漫筆》的文章。因為是漫筆就不受諸多的限製,側嶺橫峰,圈點勾勒俱涉筆成趣,所見所聞所思皆呈搖曳風情。這十三篇洋洋灑灑的《花旗風情》,我以為,是這部《魂係神州》的壓卷之作。因為先不自設禁區,信馬由韁而寫,無意中獲得一種自由自在的最佳創作狀態,這就使這組散文得到了超水平的發揮。

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做人要做自在人。豈但做人而已,為文之最高境界也在於自在,自在的文章“每字每句皆是我從生命中體驗所得”。這當然不容易達到,不少人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但難不等於不能,這就是林繼宗,也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為文者必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