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女性心理自助餐(3)(2 / 3)

4.長期失眠,尤其以早醒為特征,持續數周甚至數月。

5.思維反應變得遲鈍,遇事難以決斷。

6.總是感到自卑,經常自責,對過去總是悔恨,對未來失去自信。

7.善感多疑,總是懷疑自己有大病,雖然不斷進行各種檢查,但仍難釋其疑。

8.記憶力下降,常丟三落四。

9.脾氣變壞,急躁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

10.經常莫明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

11.經常厭食、惡心、腹脹或腹瀉,或出現胃痛等症狀,但是檢查時又無明顯的器質性改變。

12.有的病人無明顯原因的食欲不振,體重下降。

13.經常感到疲勞,精力不足,做事力不從心。

14.精神淡漠,對周圍一切都難發生興趣,也不願意說話,更不想做事。

15.自感頭痛、腰痛、身痛,而又查不出器質性的病因。

16.社交活動明顯減少,不願與親友來往,甚至閉門索居。

17.對性生活失去興趣。

18.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虛,自己覺得沒有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19.常想到與死亡有關的話題。

以上19條,假若有一條特別嚴重,或數條同時出現,就很可能是抑鬱症發作的征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多數抑鬱症患者還伴有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疼痛、乏力、胃部不適、食欲欠佳、心慌氣急,以及各個係統的症狀。隱匿性抑鬱症患者往往沒有情緒低落等典型症狀,卻以軀體不適為主。其特點是症狀雖多,卻以頭痛、失眠為主,尤其是容易早醒。此外,還有晝重夕輕的晝夜節律,以及春秋季節重而夏季輕的季節性規律,並多有焦慮情緒,女性病人月經期焦慮症狀加重。引發抑鬱症的因素比較複雜,主要有以下幾種。遺傳因素:如果家庭中有抑鬱症的患者,那麼產生抑鬱症的機率就比較大。生物化學因素: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發病的重要因素。另外,特定的藥物能導致或加重抑鬱症。環境因素:人際關係緊張、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都會促發抑鬱症。有時抑鬱症的發生也與腦中風等軀體疾病有關。性格因素:遇事悲觀,自信心差,對生活把握性差,過分擔心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疾病。能導致患者喪失工作、學習能力,如果不積極治療,還會造成精神殘疾。另外,抑鬱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殺想法,其中20%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下麵介紹四種抑鬱症的自我療法:

運動療法

運動後可以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有益於克服抑鬱症患者共有的孤獨感。但運動必須有一定的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以做健身操為例,內容包括跑步、跳繩、健身舞等,每周至少做3次,每次持續15至20分鍾。散步也可以達到同跑步一樣的效果,專家們建議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並力爭在15分鍾內走完。

飲食療法

許多醫生認為,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對於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有專家認為,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種營養物質也能引起抑鬱症,所以建議人們多吃維生素B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粗糧、魚等。患者還可服一定劑量的複合維生素B。

精神療法

抑鬱症患者往往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世界和自己的。為了改變這種錯誤觀點,美國醫學家提出了“三A法”,即明白、回答、行動。明白是指,首先要承認自己精神上憂鬱;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言行舉止有無異常,以及思維的差別和身體反應等;回答是指,要學會每當產生一個錯誤時,及時予以識別並記錄下來,並給出一個較為實際答案,其目的是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想法。行動是指,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應手,則應修一門課程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或者尋找新的工作。同時還要多計劃一些活動,使自己的生活規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