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在友誼麵前退卻。人生活在社會中,對社會始終都有一種依賴。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當我們在麵對各種挑戰受挫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從朋友那裏得到安慰。所以,我們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多交朋友、廣結善緣,這樣,在我們因失敗而自卑、因自卑而傷感的時候,我們最起碼不會孤獨。另一方麵,人天生需要來自他人的尊重和接納,這是人的自信的來源之一,當我們被友情包圍時,那種獨特的溫馨感覺不僅使自卑漸漸退卻,更使自信慢慢重回到我們的身邊。
現在,你還自卑嗎?
3.試著相信他人
韓國勵誌電視劇《大長今》中的崔尚宮是一個極不快樂的女人,因為在她眼裏,家族以外的人無一例外都是敵人,不僅不值得信任,而且一有可能就會來加害於她以及她的家族。於是,她就如一隻驚弓之鳥,在苦心經營家族事業、謀取家族最大利益的同時,時刻圓睜雙目環顧著四周,一旦發現有人走近,不由分說就撲將上去,把來人啄個措手不及。勝利之餘,她顧不上歇息和品嚐自己通過戰鬥獲得的所謂“安全感”,就又得投入下一次“戰爭”,防範下一個來範之“敵”……
有人說:“這年頭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哪還有什麼可靠的人啊!親戚之間會因為互相攀比而變得冷漠,朋友之間也會因為同時喜歡的男人或女人而幹戈相向,同事之間就不用說了吧,那根本隻是一種冠冕遊戲而已!”是啊,這些情況我們可能都體驗過,甚至正在體驗著。但是,在為人與人之間的種種看似冷漠的行為感到憤懣不平、灰心失望的時候,讓我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吧。不管是親戚之間,還是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隻要條件上允許、情理上講得通,我們自己不也是樂於事事都爭當優勝者和贏家嗎?大家都在為自己的人生而辛苦經營著,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渴求著社會對我們給予相應的回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這樣的回報越可觀,我們的成就感越強烈。這種種成就感往往會成為我們在社會上繼續打拚的動力,那麼,誰又能無端端地放棄獲得它們的機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讓別人放棄呢?
大多數人會將自己追求利益的行為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和尺度之內,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固有能力以及正當的途徑去獲得,所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在現實社會中畢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人們通常隻是想通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並不是要對別人不利。對於與自己發生利益衝突的人,我們首先要確定他是否想以正當手段跟我們競爭,如果是,那麼這樣的人就是值得我們去信任和交往的。雙方把自己的立場講明了,競爭就是競爭,以能力取勝,將來不管誰勝誰負,憑相互在對方心目中的好印象,維持友好的關係是絕不成問題的。一番較量之後,彼此之間更加了解,說不定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默契,感情也更為深厚了,在人生大舞台上,你無形當中又多了一個支持者。所謂“不打不相識”,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看來信任給我們帶來的財富真是無法估量的。
尤其,在信任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會有一種莫名的快樂;而被信任的人當然也會很快樂,並且會反過來信任我們。這樣達成的相互信任對我們而言不隻是快樂,簡直是一種幸福了。
女人比起男人,更依賴群體的力量,最初,她們常常很輕易地就會將自己的信任交付給別人,這樣總是難免會受挫,於是產生信任危機,慢慢變得不再輕易相信他人,最終反而被扣上多疑的帽子,所以孔老夫子便留下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千古名句。但女人又是非常感性的,一旦發現別人對她付出了真心,她會堅定地相信別人,並雙倍地回報給對方。故而女人總會比男人先一步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女人,是天地間的幸運兒啊。
試著相信身邊的人,你不會吃虧的。
4.心胸開闊不嫉妒
在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兩位著名演員合說了相聲《誰讓你是優秀》。節目中有一個思想落後、妒忌先進的小人,“他”在得知自己的搭檔被評為優秀之後,由於心理不平衡而一再地發難,企圖使自己的搭檔當眾丟醜。演員的精湛表演入木三分地諷刺了社會上那些嫉妒心強的人,著實令人回味。那麼嫉妒是什麼?它是一種病態心理嗎?應該怎樣看待嫉妒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嫉妒是一種基於攀比而產生的怨恨別人比自己強的心理狀態。嫉妒心理總是與焦慮、不滿、怨恨、煩躁、恐懼等消極情緒聯係在一起,構成嫉妒心理的獨特情緒。嫉妒的內容可以是方方麵麵的,如能力、資曆、工資、名譽、長相、地位、成績、家庭條件、戀人、孩子、機遇等等,隻要覺得別人某方麵比自己好,都可能滋生嫉妒情緒。人都有自尊心,一旦感覺到別人超過自己時多少都會有點嫉妒,但隻有那些過分自私和虛榮的人才會真正被嫉妒所操縱,讓嫉妒心長時間地左右自己,甚至使自己做出一些損人不利己的非理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