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前所述,來自於外在環境的自卑卻是我們的大敵。它使我們做事患得患失、縮手縮腳,無法發揮出我們的真實水平;使我們過分在乎旁人對我們的評價,在越重要的時刻越是表現得令人失望;使我們在人多的時候不敢大聲說話,個性得不到張揚,能力得不到展示,創造力無從發揮;更為可怕的是,它使我們的各方麵天性長期被壓抑,從而精神抑鬱、苦悶,無法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前程更是一片茫然,個中痛苦,是無法用言語盡述的。前一陣子聽到一個消息,說一個重點大學的在讀女研究生跳樓自殺了,她在遺言中寫道:“我從小就在好多方麵不如別人,我好痛苦,生命對我而言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我隻能選擇這一條路。”追究原因,原來是父母從小對她有極高的期望,希望她能有光輝燦爛的前途。她不負重望考上了重點大學,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像以前在中學那樣是個佼佼者了,而是成了莘莘學子中普通的一個。而她心目中對自己高標準的要求卻沒有因此而改變,於是她陷入了極度的苦悶之中,深感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令父母失望。就這樣,一個本來有著光輝前途的女研究生竟然因為自卑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事情什麼時候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自卑的人大概很少去思考自己為何自卑,但旁人在解讀自卑者的生活經曆時卻可以很輕鬆地找到答案,這些答案使我們在看清自卑的本來麵目時得以慢慢遠離自卑。
自卑,揭示了我們對自身認識上的誤區。人認識自己常常比認識別人要難得多,因為這要受他自己的主觀情感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當局者迷”。不要以為你對自己已經很了解了,事實上,人往往在經曆了很多事之後才漸漸地認識自己。而從小自卑的人在長期的自卑心理的作用下要客觀、全麵地認識自己更要難得多。雖然自卑心理最初不一定來源於人們對自己的消極評價,但它一旦紮下根來,就會使人在看待有關自己的問題時偏離正常的尺度和角度。比如:不是經常在公眾麵前發言的人突然被要求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言論,有些緊張乃至詞不達意本屬於正常現象,任何人都會這樣,但自卑的人對自己這種表現的評價則是“我真沒用”、“我的表現真令人失望”、“我始終還是不如別人”。這使他在下一次當眾發言時表現得更不盡人意,從而又反過來強化了他的自卑心理。
擺脫自卑最首要、最根本的步驟,就是要認清自己。必須從心底裏接受這樣一個理念——我有很多優點,但我是一個普通人,我也有很多不如別人的地方。接受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但沒有必要總把視線停留在這些方麵;相反,要多注意自己的優點所在,並且不妨用這些優點為自己下定義,如:“我是一個有毅力的人。”這樣堅持下去,你就有望很快擺脫自卑的困擾了。
自卑,揭示了我們對自身現狀的不滿。自卑的本意,就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或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對自身現狀的不滿,反映了我們對自己更高的要求。人們常常在腦海裏對自己的事業、生活描繪了一幅幅理想的藍圖,它使我們孜孜以求、不斷進取,這本來是好事,但有的人對自己的要求總是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要麼不是自己的專長,要麼超過自己的專業水平——拚命努力就是無法達到目的。這豈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一連串失敗的打擊下來,再躊躇滿誌、激情澎湃的人也難免心灰意冷、沮喪失望了。
所以,我們在規劃自己的人生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製定一個或一些自己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有的目標自己通過數次努力仍然無法攻克,那就要考慮這個目標是否適合自己,有沒有必要為它再費工夫,必要的時候可以將它放棄。要相信:隻要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地工作,認認真真地生活,就一定會有屬於我們的成就。
自卑,它的天敵是自信。克服自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回自信。做“自信罐”的辦法值得一試。找一個罐子,在裏麵放上很多紙條,每一個紙條裏實事求是地寫上自己的優點和成就以及曾在別人那裏受到的誇讚,以後每取得一個成就或受到一次表揚也都用紙條記下來放在罐子裏麵,每當因受挫而灰心失望時,就將裏麵的紙條逐一取出來閱讀。往往還沒有讀到一半,你的心已經平靜下來,並完全陶醉在昔日取得成就或被誇讚的回憶之中,自信也不知不覺地回來了。
當然不能忽略更現實的方法,那就是多參加一些自己擅長的活動。如你喜歡下棋,那麼在你每次被自卑感折磨的時候,不妨擺開棋局,廝殺一番。當然,盡量不要找比你技高一籌的人。假如你在某一方麵水平很糟糕,那麼請千萬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這個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因為學習、工作不如別人而自卑,那麼,隻有通過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和業務水平,才能真正地擺脫自卑,獲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