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淮三人飲 難消美人恩(1 / 3)

校場上人聲鼎沸。三百壯士隨時準備上場較量。

“大家肅靜!今天是一年一度武考鄉試的日子,秉著為皇上辦事,為朝庭選能,我升州李刺史、劉參軍親任主考。比式規則大家都該清楚了,分騎、射、舉三項比式,通過初試、複試,優勝著進入最後的比試,將最終選出十人推薦朝庭,參與即將於正月京城舉行的省試,登科中舉將來報效國家朝庭,定能一展報負。”張知事開始主持武考。

隻見各壯士抽簽分組完畢。

校場為平日練兵之地,占地百頃,今日既是公開選拔武考士子,當也對民眾開放。今日金陵空巷,全都湧向此處。有親友團助威的,有純屬看熱鬧的,也有欣賞壯士本領的,陣陣喧嘩,好不熱鬧。

馬上比試長槍擊殺、射術比試百步穿楊、舉重以石墩之重檢驗臂力。

與四周嘈雜的叫嚷揮舞不同,有個人隻是靜靜的站在人群裏,他隻觀注場中的一個人,他就是鍾彥,當然場中之人就是張嘯生。

再說當日,句容縣一案,劉老爺見二人有奇功,便答應舉薦他們參加武舉,相信定能奪得功名。可離每年鄉試之日已不遠,報名之期已過,能否補報劉老爺也沒有把握。鍾彥當然誌不在此,但這張嘯生多年來總歎自己沒機遇,懷才不遇,何嚐不想博取功名,奈何報國無門,有這個機會他可不願放棄,才匆匆離去。

好在劉縣令此推薦信有一條,“句容盜賊案得二人相助查明,賊人悉數落網”,令李刺史大喜,方答應替張嘯生補報。

三日後,武考開始。

前麵提到過,這張嘯生雖無大才,但確是多才多藝之人,加之這段時間向鍾彥習得練功法門,雖談不上脫胎換骨,卻也精進不少。相比今日之壯士,其中雖不乏江湖高手,但更多人要麼無實戰經驗,要麼根本就是走後門的泛泛之輩。

騎馬舞槍,這可是張嘯生的長項啊,夠靈活,夠驍勇;

射箭之術,這要每日練習才能達到一定境界,百步穿楊非十年之功;

舉石墩,練武之人的基礎功,若論蠻力,那些力大如牛者,皆是些身粗體胖之人,自然不適合這種比試。這裏更多的比試內力,此時的張嘯生體內內丹已具雛形,以氣助力非常人可與之相比。

略顯得意的鍾彥望著張嘯生,初試、複試,入圍最後的比試。十位壯士進前,先向李刺史、劉參軍扣拜,今後可就是他們的門生,這官場人際關係可少不得。場邊戰鼓聲大作,場下呼喊聲更大,以頭名入榜可是不小的榮耀,更為以後仕途多邁出了一步。

縱使鍾彥本領大,他卻沒想到,有個人正注視著他,而且向他這邊步步逼近。人山人海他當然不可能觀察太大的範圍。

又近了一點,人太多,他想靠近鍾彥也隻能一步步向前擠,他拿著刀,他非常生氣,不,是憤怒,非常憤怒。

鍾彥的感覺沒有錯,有危險襲來,他想避,可沒處避,想逃,逃不了。

“你個鍾彥,叫你跑、叫你跑。”他,不,是她拿著刀,卻揮舞著拳頭,雨點般襲來。

“啊!別這樣、別這樣!”這可是眾目睽睽啊,我鍾彥命是小,名聲是大啊,可這一下子還真是措手不及,這劉玉蝶什麼時候冒出來的啊?慘了,她已經開始哽咽,她還會流淚啊,這哪是他認識的劉玉蝶啊。更要命的是維護秩序的守衛開始注意這邊。

“發生什麼事了?先出去再說。”鍾彥幾曾遇到這種狀況,有點懵。顧不得什麼,抓住劉玉蝶的手拚命向外擠去。

好容易走出人群,找到個僻靜點的地方。

“你為什麼不辭而別?我要是醒不來呢,你走得這麼安心啊?你就這麼無情……”劉玉蝶還在氣頭上呢,難為她怎麼找到這裏來了?

這下可好,自己好象是救了她,怎麼變成罪人了?而且好象是非常大罪過般。鍾彥還是一頭霧水,隻道:“在下雖是不辭而別,可江湖兒女都身不由己,何況在下好象並無大過,劉小姐何自跑金陵來治罪,這般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