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上前,眾比丘讓開一條道路,玄妙微芒直指西域異宗,周身散發渺渺佛氣,周圍眾比丘隻感覺如秋風徐來,微微拂麵,無比清涼爽快。而西域異宗方麵卻是壓力頓生,同一種功法,不同妙用,玄妙功力,不同一般。兩人對麵,玄妙身不動,耳清明,心自在,西域異宗宗主心頭凜然,暗運真力,消去玄妙威勢,兩人對視沉默。不發一言。良久。
“佛友,你我二人謁語半斤八兩,皆是明心見性,自得我佛真傳。”玄妙微笑道:“今日難得貴客遠來,煩請移駕數步,你我談經見性,飲茶論佛,以盡我地主之誼。”
“多謝佛友!須彌謝過了。既然平心而論不能見分曉,那該當如何?”異宗宗主須彌明知故問。
“全憑佛友一念間。”玄妙回答道。
須彌轉向玄能,問到:“既然謁語難定優劣,玄能佛友,接下來可有解決的辦法?”
玄能直言不諱:“玄妙是我師弟,你自可與他商量解決。”玄能對師傅自然從無疑惑,對其作保推薦的孫大寶更加深信不移,從其第一天直到現在十年的表現,更是讚歎不已。
“好說好說了。玄妙佛友,這算是我們兩人之間的事情了,你我之間,該由一人勝出才是。你的意見,如何定出勝負?”須彌軟語相向,其實這隻算是中原少林寺自己的事情,他西域異宗橫插一扛,假借佛無定界之名,行其目的,自然有一分謹慎。
玄妙從容不迫,淡淡笑到:“少林佛門重地,怎可染上爭鬥塵埃,你我同修,借佛修一分高下未嚐不可。你若難倒我,這傳衣名分,便是與我無緣,也是我無能此名,唯有讓賢。”
雙方劍弩拔張的氣氛得到緩和,玄妙撤去加持於西域異宗眾人壓力,而眾人卻也沒有發覺一般,宛似壓力從來不曾生出,卻是須彌完全擋下了玄妙的無聲攻擊。
須彌心內尋思:觀此人宛如在世彌勒,佛法高深,功體難測,我若一力運用武力解決,諒必難得好處。便有了計策。卻想不到此番有惠於眾比丘良多。便說道:“玄妙佛友,聞你佛法無邊,但問何為解經之道?”
玄妙不需深思道:“讀經之道,意在經內,心在經外。讀書若執著於書,則不如無書,正是先人盡新書不如無書也。讀經而泥之於經,則不如無經。”
有感於此言不差,須彌繼續道:“若《金剛經》何解?”
玄妙郎朗而道:以下是《金剛經》我之解,注意聽來。
“金剛”者,不壞之喻,“般若”者,智慧之指。“菠蘿蜜”者,到達之意,而“經”者,即道之指,行之謂也。
“如是我聞”者,即我聞如是之義,貴在解義,勿執泥於經也。佛之覺也。菩薩者覺悟之有情眾生也。故此皆在自新中也。
“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即發無上正等正覺之菩提心也。
“降伏其心”者,製凡心立聖心,製邪念立正念也。此為自心降伏,方克有劑。
“入伍餘涅槃兒滅度之”,無餘者,更無其右,涅槃這,不生不滅。滅度者,離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