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蘇珊珊的苦惱(1)(1 / 3)

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下了整整一天,到處濕了吧唧的。傍晚時分,那雨依然沒有停止的意思。蘇珊珊走近窗口,皺著眉頭向外看了看,心情越發鬱悶了。她左手攥著三十張粉紅色的百元票子,在屋裏轉來轉去,發愁沒有地址,寄不出去。想著,想著,眼圈不由得又紅了,淚水又一次湧出眼窩。

蘇珊珊慢慢走到母親遺像前,一雙杏核眼兒凝視著母親慈祥的麵孔:“娘,您在天之靈幫幫閨女吧。”自從母親去世後,蘇珊珊無論遇到什麼事兒,總愛站在母親遺像前念叨,好像母親壓根兒就沒有離去,依然生活在她的身邊。遇到高興事兒,她像個孩子似的向母親報喜;遇到委屈事兒,她含著眼淚一五一十地向母親訴說;遇到難辦的事兒,她祈禱母親在天之靈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

眼下,蘇珊珊就遇到一件難辦的事兒。這事兒在一般人眼裏,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在蘇珊珊心目中,它已經升級為當前頭等大事,一天解決不了,蘇珊珊就一天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手機又響了,她一猜就知道,是老同學張瀾瀾從上海發來的。拿起手機,果不其然,又是一段刺眼更刺心的短信呈現在眼前:“看來,你家的錢都串在你老公肋條上了,取一元也要傷筋動骨。女人在家不掌握經濟權,悲哀啊!”

蘇珊珊看罷短信,心中的委屈變成一股股怒火,幾乎要把蘇珊珊整個人都要燒焦了。她絞盡腦汁想辦法,一方麵打聽通訊地址,以便把錢火速寄出去,一方麵以心平氣和的文字回複張瀾瀾,做些解釋。然而,張瀾瀾也不知受了誰的調唆,蘇珊珊的話,她一句也聽不進去。連日來,不斷發短信諷刺挖苦蘇珊珊,卻又堅決拒絕提供通訊地址。

蘇珊珊十分清楚,她在這次聚會的同學當中,屬於混得最差的一位。其他同學大都在國家機關工作,個個頭戴烏紗帽,有院長、處長、司長,有主任、書記、經理,最不濟的也是歌科長。唯獨蘇珊珊,多少年過去了,依然還是個普通農民。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仍心如止水,清澈地能一眼看到底。

蘇珊珊的老同學張勁鬆張院長,在深圳工作,如今退居二線了,忙碌的身影逐漸閑了下來。張勁鬆的小日子一直過得很滋潤,最近剛剛購買了別墅,決定利用“十一”長假,請同學們到家裏聚聚,然後組織大家到幾個地方遊玩一下,並一再強調,所有費用由他張勁鬆全部承擔。

幾十年不見,多數同學已經失去了聯係。張勁鬆和妻子商量,把這些年有聯係方式的幾個大都市的同學都叫上。有北京的陳道青陳處長,李淑敏李司長,有武漢的趙玉田趙經理,有上海的馬根柱馬老板和妻子張瀾瀾……

本來是沒有蘇珊珊的,蘇珊珊雖然在北京郊區延慶縣居住,至今也還是一位不言不語,沒有見過大世麵的普通勞動者。但蘇珊珊腦瓜子簡單,和人相處不會彎彎繞,直來直去,加上人長得挺漂亮,當年被稱為班花,幾位男生對舉止文雅的蘇珊珊或多或少都有點暗戀。多年不見,很想看看昔日的班花如今變成什麼模樣了。尤其是混到上海的馬根柱和張瀾瀾兩口子,更想借此機會看看多年不見的蘇珊珊。

北京的陳道青和發起人張勁鬆聯係比較頻繁,關係很好。這次相聚,張勁鬆把具體事情交代給了陳道青,把聚會同學的名單也交給了陳道青,由他負責聯絡各位同學,溝通商議在遊玩過程中的具體安排等事宜。

陳道青打電話通知蘇珊珊的時候,蘇珊珊激動地好似一下子回到了學生時代:“好啊,有年頭沒見麵了,很想大家。”接著蘇珊珊向組織者陳道青亮明態度:“非常感謝張勁鬆兩口子的盛情之約,我的意思是,老同學的情,咱們領了,但不能讓人家破費。食宿,遊覽,花銷多少,咱們掏多少。”陳道青在電話裏高聲說:“那是那是,大家基本上都是這個意見。”蘇珊珊聽後,心裏感覺踏實多了。之後,蘇珊珊再次打電話給陳道青,特意向他強調:“我這人木的很,不善交往,很多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才好,你是在官場上混的人,又是這次聚會的組織者,一切全拜托你了。該怎麼做,你隨時提個醒兒,我聽從你的意見,服從你的統一安排。”陳道青說:“放心吧,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多年不見,蘇珊珊一想到要和同學們相聚了,激動得睡不著覺。雖說蘇珊珊所在的地方延慶縣也算是北京,但和北京城區的陳道青、李淑敏也有好幾年沒見麵了。

蘇珊珊在期盼中,等來了組織者陳道青的電話通知:9月29日從各自所在的城市出發,到深圳會合,張勁鬆在那裏等候接站。北京的三個人,各買各的票,到西客站上車,一同前往。

蘇珊珊心情愉快地按照規定的日期啟程了。她早早來到西客站的候車室,興奮地等待著其他兩位同學。她不停地東張西望,終於發現陳道青和李淑敏結伴而來。蘇珊珊熱情地迎上去,嘴巴樂得合不攏了:“可把你們盼來了!”陳道青和李淑敏沒有蘇珊珊那種喜形於色的樣子,很有分寸地咧嘴淺笑一下,平靜地問:“你早到了?”然後又說:“走吧,該進站了。”蘇珊珊拎起背包跟在他們身後,心想,到底是處長、司長,說話舉止帶著一股當官的範兒,和當農民的自己就是不一樣。不一樣的還有,陳道青和李淑敏兩個人,都分別拉著一個挺大的拉杆箱,外加一個提包。出去玩幾天,他們大包小包的,都帶了些什麼?蘇珊珊隻帶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很小的一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