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蘇珊珊的苦惱(1)(2 / 3)

進站後,陳道青和李淑敏上了臥鋪車廂,兩個人都是下鋪,麵對麵。而蘇珊珊是硬座,和他們隔著好幾個車廂。

蘇珊珊上車後,把手提包安放好,穿越幾個車廂去尋找兩位老同學,想在旅途之中好好敘敘舊。她挨個鋪位瀏覽,當來到陳道青和李淑敏的臥鋪旁,兩人正在肩挨肩津津有味地小聲聊著什麼,居然沒有發現蘇珊珊的到來。蘇珊珊“嘿”了一聲,算是打招呼。李淑敏猛然抬頭,發現蘇珊珊站在旁邊,便問:“你什麼時候過來的?嚇我一跳。”蘇珊珊故意誇大其辭地說:“都站好半天了,瞧你們倆那親熱勁兒,沒敢打擾。”蘇珊珊本來是想開句玩笑,活躍一下氣氛,以便盡快融進老同學相聚的歡樂中。誰成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道青和李淑敏本來就關係曖昧,曾經結伴到國外旅遊,同住一個房間。誰料,被多年不見的蘇珊珊無意中一語道破,心裏很不舒坦。陳道青不悅地說:“這種玩笑可不能隨便亂開。”李淑敏微微有些臉紅,她站起來,把床鋪上的衣服往裏挪了挪。再次坐下時,和陳道青之間拉開了距離,並示意蘇珊珊也坐下。三個人寒暄了兩句,陳道青便把蘇珊珊晾在一邊,好像她不存在似的,對著李淑敏說:“我們單位的肖局長,上次聚會,你見過的。還沒到八月十五,肖局長家的月餅就成災了,根本記不住都是些什麼人送的。收破爛的從垃圾箱揀了幾盒月餅,其中有一盒,裏麵夾著五萬元……”蘇珊珊聽了一會兒,一句話也插不上,覺得挺尷尬的。於是起身告辭,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硬座車廂。

到了深圳,組織者陳道青在賓館安排住處的時候,大家都被安排在了同一層的單間裏,房間相互挨著,唯獨蘇珊珊被安排在高層陰麵的二人房間裏,蘇珊珊當然願意和大家住在同一層了,那樣串串門或有個什麼事兒也方便些,不過,她什麼也沒有說。在火車站見麵的那一刻,蘇珊珊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她總覺得陳道青、李淑敏和自己之間,似乎有什麼隔膜,蘇珊珊想親近他們,對方的反應總是令蘇珊珊無法繼續走近。

在遊玩了幾個景點後,吃罷晚飯,回到住處,組織者陳道青通知大家到他房間裏交錢。蘇珊珊按照所報數字交了三千元,然後疑惑地問陳道青:“張勁鬆兩口子安排的這麼周到,這兩天吃得好,住得好,玩得開心,三千元肯定不夠吧?”陳道青說:“先收三千,下次交多少,再通知你。”蘇珊珊說:“那好,那好,我聽你的。”

第二天又乘坐舒適的大巴,遊覽了幾處景點。到了晚上,就近安頓好住處後,組織者陳道青電話通知,到他房間去一趟。蘇珊珊趕緊帶上錢就去了。這次聚會,得到張勁鬆夫婦的熱情款待,蘇珊珊非常過意不去,焦急地盼望著再次通知交錢。她滿心歡喜地推開組織者陳道青的房門,迫不及待地問:“交多少?”陳道青不緊不慢地回答:“不是交錢,張勁鬆為每人備了一份禮物,把你的一份拿走。”蘇珊珊一聽愣住了,不知說什麼好。拎著禮物回自己房間的路上,蘇珊珊滿心裝的,全是對張勁鬆夫婦的感激和歉疚。她一心等待著盡快交錢,似乎隻有盡快把錢交給組織者,交足交夠,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從而減輕內心的不安。可是直到離開深圳,也沒有等到組織者再次提及交錢的事情。蘇珊珊心裏納悶,又不好意思打聽。她不善與人溝通,尤其感到和對方交流不順暢時,或出現莫名其妙的疙疙瘩瘩時,蘇珊珊就會變得越發拘謹,呆頭呆腦。蘇珊珊夾雜在這些當官的同學裏麵,感覺很不自在,於是少言寡語,唯恐自己那句話不中聽,惹他人不悅。蘇珊珊心裏不舒服的時候,就自己安慰自己:有組織者統一安排掌控呢,隻要聽從他的吩咐,想必不會出什麼差錯吧。

根據事先安排,離開深圳,下一步的行動路線是,應上海馬根柱馬老板夫婦的邀請,到他們家裏相聚。

馬根柱的兒子在上海念完大學,和當地一位女孩結了婚,留在了上海。馬根柱前幾年做買賣發了財,在上海購買了一套房子,現在全家定居上海。馬根柱兩口子上學時膽子就大,敢想敢說敢幹,聽說眼下依然做著什麼生意,日子過得挺不錯。

一進馬根柱的家,有的同學就誇讚:“行啊馬根柱,這房子裝修的真叫地道。”馬根柱哈哈笑著,故作謙虛狀:“湊合,湊合。我的條件比不上張勁鬆,但我會盡最大努力,讓大家吃好住好玩好。”馬老板的妻子張瀾瀾拽著從北京來的李淑敏,興致勃勃地演說著,挨個房間介紹參觀。李淑敏一雙眼睛漫不經心地四處看著,嘴裏不時發出:“嗯,不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