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3 / 3)

林荊璞合起折扇:“讓營中備戰的將士飽餐一頓,午後便出發,助皇上全力攻打餘縣。”

座下有將軍尚有疑慮:“二爺,吳祝雖沒有回三郡,可餘縣中仍有五萬水師駐守,城中作戰的地形於我軍不利,此時便派出全部兵力攻打,會不會過於著急了?”

林荊璞笑了笑,拱手謙讓,說:“遠則君臣離心,近則將領不和,天時地利,奈何都抵不過人心之間的猜忌。餘縣城東的水師已沒了軍糧儲備,我軍隻需全力封鎖餘縣消息,將城東百姓盡可能轉移到城西,不出三日,三郡水師必敗。”

必須要快。

吳祝與太後一黨昏聵,可柳佑未必不留心眼。兵貴神速,須在吳祝改變主意、想出對策前,攻下這一城!

……-_-!思-_-!兔-_-!在-_-!線-_-!閱-_-!讀-_-!

軍中士氣無比高漲,魏繹早按捺不住氣,得到了林荊璞確認後的消息,才施展開手腳,與三軍水師正麵交鋒。

後方大軍從西北兩處城門悄然而入,將渾身堅銅的大船停在城外,盡可能轉移城中百姓,士兵們乘著輕舟獨進,每人的周身皆綁著繩索,沿著餘縣城內四通八達的水流伺機埋伏。

曹問青、餘子遷等人則帶了兩隊兵馬從城中唯二的兩條陸路進攻,狙殺敵軍。

驟然間,下大雨了。

蒼茫朦朧的天色沒有為這場戰役掩藏殺意,魏繹不斷用鮮血衝破這場雨的禁錮,水浪濺起後翻湧,又被染紅、衝刷。

兩天兩夜,魏繹與眾將士一樣,沒有合過眼。餘縣水師沒有充足的糧草,加上主將不在,軍心渙散,東邊的防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擊垮。

吳涯背後都是傷,胸口又中了一箭,大雨怎麼也衝不幹淨他身上的鮮血,他已經沒有力氣說話,可還是不願放下刀。

他看著城中家家戶戶已空,街上橫屍的皆是些士兵,心中又稍得了些許寬慰。

廝殺聲還在耳邊刺耳徘徊,戰爭還沒完全結束,他知道魏繹又要贏了。

十年前魏繹的父親起兵討伐□□,建立新朝,是不可一世的梟雄。而後他承襲父位,是為了苟活;陰謀算計,是為了奪權。

至於如今所做的一切,他已與坊間相傳的那個自私狹隘的皇帝相去甚遠,卻越來越像另一個人,或許,他該是真正的皇。

第128章 亡國 大殷五百十二載,始亡於今日。

柳佑這幾日在太後宮前死諫未果,待到薑熹鬆口讓吳祝發兵時,終是遲了。

吳祝的兩萬兵馬從官道奔走到一半,便探知魏繹的十萬大軍已攻下了餘縣,占城為營,因此不得已半道折回王宮。吳涯戰死,吳渠被俘,城中所存兵馬皆降,被繳船隻兵甲無數。

不料想回宮途中,吳祝奔走過急,竟從馬背摔下,又因氣急攻心,一時臥床難起。

春雷陣陣,敲得這悶沉的天無邊陰暗。

林珙望著階前的雨簾,又看了看這四角方正的庭院,無一不映寫著悲愴之色,可他的麵容沒有沮喪之色,隻有暗沉無邊的冷靜。

殿內隻剩下幾個幹粗活的宮人,柳佑自從北境回來後,便一直陪林珙住在此間王殿內。

他緩步走來,音色低沉:“軍醫方才回報,說吳祝一年內應是起不了身了,萬奮已昨夜已回宮,暫代吳祝一職,守衛皇上與太後安危。”

林珙點頭,抬頭看柳佑時,神色還是帶點怯的:“如今宮中還有多少兵力?”

“加上萬奮帶回的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