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2 / 3)

吳祝聽言,才愣了一下,撫上薑熹的肩,壓低聲柔聲安撫:“可三弟一人在餘縣,我恐事有不妥。”

“有何不妥?”薑熹冷笑了一聲:“哀家知道你們三郡吳氏出的都是人物,你三弟也是個厲害的,前年啟朝專門派人將他千裏迢迢從鄴京送了回來,除了一隻胳膊竟毫發無損,此事你可還記得?”

薑熹這話提醒了他,也令他變得遲疑了。

吳渠當日回三郡,一直不肯提及他在鄴京發生的諸多細節,有人問及,他便大發雷霆。因此,薑熹於他的疑心更重,故而之後便有意將吳渠手上的兵權逐漸轉交到吳祝手裏。

薑熹又說:“方才哀家聽他們說,吳渠酒後大醉,不能應戰,才讓戰況變得危急。他也不是每日都喝酒的,怎麼偏偏就在啟軍偷襲前要喝上這許多?”

啟軍這次偷襲餘縣確實來得蹊蹺,若真是吳渠與啟軍暗中勾結,他此時貿然帶兵回去,隻怕會遭到埋伏,得不償失。

思量不決之際,吳涯已在外頭,說要衝殿。

吳祝怕驚擾薑熹安眠,便隨意披了件衣裳出去見他。

吳涯見他仍在太後宮中寬衣鬆帶,上前急切道:“餘縣戰事危急!大哥不速速與我一道前往餘縣救急,究竟還在等什麼?”

吳祝皺著眉頭:“不知餘縣軍報虛實,我已差人前去查探。”

“三弟親信來王宮報信,人到宮門前,馬當即倒地而亡!”吳涯不可置信,“大哥莫非是懷疑軍情真假?王宮目下無恙,就算軍情是假,先回餘縣一趟也未嚐不可!”

“二弟莫急,我並非是懷疑軍情真假,隻是……”吳祝背過身去,轉圜道:“隻是太後想讓我留在王宮中。”

吳涯一時語噎,歎了口冷氣:“太後一向對咱們三弟疑心頗重,若聽取這婦人之言,三弟必死!餘縣必失!”

“可是二弟,此乃太後懿旨,我等也不可違抗啊。”吳祝委婉勸說。

吳涯知道他是存心推脫,冷笑一聲:“餘縣若破了,王宮也保不住,南殷朝廷毀於一旦,又哪來的太後!太後懿旨又算個屁!今日大哥不發兵餘縣,二弟便一人前往!我本就不是南殷臣,可以不要這破朝廷,但不能看著自己的弟弟死,若是違背了太後懿旨,隻管秋後再來索我項上人頭!”

“二弟,給我回來!”吳祝目色陰鷙,回身衝他大喊:“混賬東西!莫要做傻事,回來——”

冷風遽然,吳涯提著刀,王宮中無人敢攔他。

-

林荊璞坐在王帳中聽前方最新的軍報,啟軍已占下餘縣西城。天明時分,吳涯才帶隊從王宮方向趕來,與吳渠在東城彙合,成掎角之勢對抗啟軍。

林荊璞聽過後,又拿扇子指著羊皮地圖,確認問:“吳祝一支可有回餘縣?”

“回二爺,吳祝留在了太後宮,他帶去的兩萬兵馬也尚守在三郡王宮中護衛。”

林荊璞不免輕笑,事態的發展比他原先籌謀的還要順利許多,“該不會是薑熹從背後歪打正著,推了一把。”

原先他與魏繹盤算著派輕騎趁隙偷襲餘縣,用最快的速度搶占位於城西的糧倉,而不傷及吳渠等人性命,做足戲碼,事後再惹他們兄弟間互相猜忌,趁城中大亂之時,最後率大軍出兵強攻,占下餘縣。

可沒想到吳祝此時便就猜忌吳渠與啟軍聯合演戲,引誘他而設埋伏,所以他寧可駐守王宮,連餘縣都不肯輕易回。如此一來,事情便更加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