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泗州(1 / 2)

當曲靈風看信時,王處仁已然出了臨安,到了湖州地界,宋都的據點既然有人替他操辦主持,那麼他就得盡快考慮北方的據點了。

在王處仁的謀算中,一百零八個手下除了留下三組應急人員外,至少還得分成十五個組,找南北十五個大城市做據點。

那樣地域覆蓋的也差不多了,打聽傳遞消息,欺人殺人才有效率,可這十五個點總不能全自己跑腿辦成,那得多麻煩,還不如直接單人獨身的爽蕩,所以就準備東西北各設一個總部,其餘的等以後手下大了,隨他們自主安排。

一路向北行了三日,王處仁渡長江,穿淮河,走出了宋境,來到了金國邊界泗州城。

泗州城為東南之戶樞,中原之要會,臨淮水望楚揚二州,卡南北水運通航之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數十年前名將韓世忠正是駐軍在此與金爭鋒,阻金兵南下。

因在淮水之北,在宋金議和之後,這重城已歸金國,是金國劃定的榷場,宋則在隔岸的盱眙建製榷場,兩國隔淮水博易,互通有無,此城同時還是宋每年巨額歲貢的交納之地。

故而這方圓九裏餘的古城池,極是繁華,不僅有兩國官吏巨商合法交易南北之物,還有許多小民小商為博暴利而私販貨物。

步入戒備森嚴的城門,街道上車水馬龍秩序井然,沿途隨處可見顏麵帶笑的客商們論價說貨,雖難免有為一分利爭得麵紅耳赤者,卻也皆循規蹈矩,南來的茶米水果香料,北往的牛馬皮毛藥材,數不勝數,甚至連一些稀有的象牙犀角貂革人參都不少見。

王處仁沿途而過四處打量,發現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奇事,大街小巷之內,居然很少看到乞丐,惟有的一些也都老弱病殘,這與丐幫弟子無處不在的秉性實在不符。

莫不是此地太過繁華,很容易就可以存活,所以沒有人懶惰的做乞丐,不太現實,怕還是這城太過於緊要,金人看的太緊,丐幫反金凶名太盛,落魄乞兒多被驅了出去,收斂心思,王處仁隨著人流徑往鬧市走去。

穿了兩個街口,看到一條頗為寬闊的河流穿城而過,河畔柳樹成排,河中船來船往漕運繁忙,沿岸街道多是店鋪酒肆。

王處仁挑了一家街麵上最大的酒樓,揀了窗邊一張桌子坐下,要了一壺汾酒,點了幾個酒樓的拿手好菜。

因還未到飯點,大堂裏食客稀少,僅有幾桌客商在喝酒說事,店小二不多久就把王處仁要的酒菜一一端了上來,道了聲“客官慢用”便徑自告辭去了。

店小二這般頗有怠慢的應付姿態,不禁使得王處仁轉頭向他背影打量了一眼,身形雖有些彎腰弓背的拘瑣模樣,可步履既輕且快,下盤沉著有力,顯然是有功夫在身,一身幹淨整潔的裝扮,手臂臂彎隱秘處卻有一塊不大的補丁,頃刻間就隱入了後堂不曾再出。

環眼四周,店內除了收錢的賬房,隻有二個跑堂還有一個雜役隨候在伺,王處仁觀察了幾眼發現這三個都是普通常人,他們臂彎處雖然也都打了補丁,不過補得卻是很大,是把整個臂彎都包住的,補上的那塊深色布料油膩的發亮。

這一對比,聯想到城內不多的乞兒,王處仁心中更是好奇,感覺這店像是個據點,多半還是丐幫淨衣派的,那人言行匆匆,後堂怕有要事,不如驗證一下。

當下一邊舉杯動箸,一邊凝神探聽後堂屋子裏的動靜,現今的王處仁內力精湛,服了蛇膽更是耳目聰敏,這點距離自是不對他構成阻礙,內裏幾人的談話聽了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