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行醫寫字(1 / 3)

吳滄海又買來鍋碗瓢盆等一應生活物品,有忙活了一天,把整個院落收拾出個大概的樣子。到了晚上在路邊草草吃了些東西,吳滄海又回到院子,提著馬燈。四出查看。修這院子的人想來花了不少心思和力氣,整個院子經吳滄海一天忙碌,雖然不能說煥然一新,但也算井井有條。

多日的趕路,勞累一天,吳滄海早早上床休息。好賴總算有個家了,雖然偌大的院子冷冷清清的,隻有一個人。夜深人靜,吳滄海不由的想起沈青荷,也不知道她現在是什麼樣子,身上的傷已經早好了,吳滄海沒有用金瘡藥,留下了個疤。他雖然知道沈青荷出手阻止自己是為他好,但會傷他是萬萬沒想到,或許她也不是有意的。但她為什麼不對殺人的劉義海出手呢?

一處昏暗的小屋裏有兩個男人在低聲說話。

“你說那房子賣出去了?”

“是的,被一個外鄉來的窮小子買了去。”

“你們可清楚他的背景,莫不是他們的人。”

“這個自然查過,確實是個普通人,也算那小子走運,白白撿了處好宅子。”

“那處地點已經有人注意了,能這麼平靜的脫手是件事,他也算幫了我們個忙,就讓他得些好處。”

吳滄海做夢也想不到,這所謂的“凶宅”是有不為人知道的秘密。不過這些有什麼關係呢,他畢竟是撿了便宜。

一夜無事,第二日起來,吳滄海四出走動,一來熟悉京都的環境,二來也想尋個地方,擺個醫攤子,畢竟所剩的錢已經不多,堅持幾個月或許是沒問題,但時間久了終是不行。

四處遊蕩數日,吳滄海也算將這京都情況大致了解。這京都最外的是外城,多住些平民,人數也是最多。外城內還有內城,多是富商權貴,平民也多為小康之家,其繁華要勝過外城很多,如吳滄海現在住的院子,在外城正常情況也就是二十幾個白錢,所以吳滄海可以算撿了個大便宜。但若是在內城,可就要好幾百個白錢,價錢高了十幾倍。

吳滄海想找個地方,看看能不能擺個醫攤,卻發現那些看起來還像無主之地居然都有了人,想找個合適的地方還真的很難。無人問津的背街小巷就是擺攤又能有幾個人呢?

雖然幾日來沒什麼收獲,但對京都環境卻了解了很多,不想剛剛進城時兩眼一抹黑。吳滄海又到政務衙門更換了新戶紋,算是京都的長住民了。外城無果,吳滄海打算到內城看看,至於內城裏的皇城,那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進去的。

尋常百姓從外城進入內城不僅要查驗戶紋,還要每次交一個銅錢的進城稅,這一個銅錢對尋常百姓來說不多不少,畢竟十幾個銅錢就能在外城吃飽。這內城看門官隻是隨意看了一下,吳滄海也學別人往一個木箱中丟了一個銅錢就進了內城。

內城不似外城擁擠,尋常百姓沒事也不回白白花一個銅錢來玩。吳滄海進內城時卻發現一些人一不驗看戶紋,二不叫稅,大搖大擺進去,也無人阻攔,雖然無滄海不知道這些是什麼人,但想來也非富即貴吧。

雖然內城繁華勝外城多倍,但吳滄海卻十分失望,這內城居然不讓沿街擺攤,雖有商賈卻都有店鋪,也有人私自擺攤設點的,不過一但被巡城武士發現,不僅查沒貨物,還會給拉到衙門去。

吳滄海閑轉一番,看到一個一宏偉建築,打聽得知,竟然是座神廟。隻見廟門楣之上有一個如麻繩般奇特的圖案。神廟不限遊人,吳滄海進廟遊玩,隻見正殿中供奉一如廟門圖案浮雕,年代久遠,殿內昏暗,吳滄海也沒細看。吳滄海往後走,漸漸信眾越發少,有一著灰袍人攔住吳滄海,不讓他繼續往後走。這些灰袍人就是在廟內修行的人,自稱使徒,信眾多稱為神徒。吳滄海遠遠看後院似有一山丘,好似自己家屋後,吳滄海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所住之地居然與神廟一牆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