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滄海從側門出神廟,居然發現在這神廟側門附近居然有不少商販在此擺攤,詢問得知這神廟兩側居然是整個內城唯一可以合法擺攤的地方,隻要日出來,日落走即可。吳滄海聽聞不由狂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吳滄海早早回家準備,打算第二日就來此試試。
第二日,天還未亮,吳滄海早早來到一處內城門前等候。晨鍾一響,內城各門齊開,吳滄海背著藥箱,交了進城稅,直奔神廟而來。吳滄海選一避風之處,打開藥箱,在地上攤塊白布,碼放幾味常見藥材,又取一白幡,上書“懸壺濟世”,如此就等人來了。
天剛蒙蒙亮,前來求神祈禱的人很少,吳滄海緊了緊棉袍子,將雙手籠在袖子裏,縮著脖子。這是一天最冷的時候,也隻有像吳滄海也樣的小商販才會一早在這裏等待生意。
太陽雖然軟綿綿的,但升高以後比起早上要好受了許多。前來求神祈禱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他們求的都是起源神,據說是他創造了生命萬物,他能實現世人的所有要求,是他賜予人以元力。
富商權貴禱告完怎會看這路邊小販,也隻有尋常百姓才會到這些地方,或吃些東西,或給孩子買些小玩意。也有幾人到吳滄海醫攤問診,都是尋常疾病,自然難不倒吳滄海,晌午時吳滄海也隻是吃了些幹糧,到了下午廟裏使徒修習時間,廟門關閉,吳滄海也和其他商販一樣收拾醫攤。一天的工作結束了。
吳滄海細細數了一下,這一天下來除去藥物成本,居然有一百多個銅錢的收入,如果天天如此,那一個月就能有近三千銅錢,三個月就是一個白錢。吳滄海不由欣喜萬分。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在寒風中擺攤的年輕人輕鬆的退掉了二百個白錢,卻為這一百多個銅錢而欣喜。
中午吃的簡單,吳滄海自然不會在內城吃飯,出了內城,吳滄海閑逛一圈,尋一家小飯館吃些熱飯熱菜。祭拜完五髒廟,吳滄海沿街慢行,看到一處匾額,卻是“西源新刊”。“哦,居然是家報館。”吳滄海心想。這西源新刊是吳滄海看到的第一張報紙,所以印象深刻,隻是後來吳滄海才知道西源新刊是家小報館,發行量不大,印刷質量比起其他報館也要差不少,看的人也少,不及“西源快訊”影響力廣,大多數人都是看“西源快訊”,吳滄海也買過,確實是比“西源新刊”強了許多。而且天天都發行,時效性也好。
不過吳滄海還是走進了報館,有一小廝問道,“這位客官,可是要訂報?”
“哦,不,我隻是路過看看。”吳滄海應道,小廝略感失望,自去做其他事情。
隻見,屋裏到處是紙張,書籍,雜亂無章,沒幾處可下腳的地方。
有一個矮小精幹的年輕人對一昏昏欲睡的老者說道:“劉伯,你就聽我的吧,如果我們還堅持出那些,報館遲早要關張。”
“陳數,你劉伯我玩了一輩子的文章,本來就沒想過在這方麵發財,這麼多年我不也過來了麼?還幫你媽把你拉扯大,我也累了,你也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生意,我感謝你還記得我這個老家夥,還常常來看我,再過一兩年,我就找個真正明白的人,把報館賣給他,我也要去鄉下養了去了。好了,你不用勸我了,我可以不賺錢,甚至虧錢,也不刊印那些粗鄙的玩意。你要是真心幫你劉伯,就多幫我找找,找個好的筆刀手,現在印的是什麼東西,黑乎乎的,要我也不願看。”老人說完一通話,許是累了,又閉上眼,閉目養神起來。
那青年陳數歎口氣,搖了搖頭,正看到吳滄海,問道,“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