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的戰役。三大戰役後,蔣介石一麵玩弄和平陰謀,一麵加強長江防線,企圖保存殘餘力量,取得喘息機會,然後卷土重來。國民黨反動政府在玩弄和平陰謀失敗後,在限定的時間內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1949年4月20夜,我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根據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劉、鄧、陳、粟、譚組成的總前委的領導下,以木帆船為主要渡河工具,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渡江戰役。4月20日午夜,第二、第三野戰軍,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公裏的戰線上拉開了強渡長江的序幕。經數小時激戰,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軍苦心經營幾年的長江防線。於4月23日,解放了國民黨統治22年的政權中心——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接著,各路大軍迅速向南挺進,5月3日解放杭州,22日解放南昌,27日經激戰,攻占全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在此期間,第四野戰軍1個兵團於5月14日從武漢以東強渡長江,16日、17日解放華中重鎮漢口、漢陽和武昌。整個戰役至6月1日結束。此役共殲滅國民黨軍45個師,43萬餘人。這一勝利,為進軍華南、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全中國的解放。
渡江戰役(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