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人民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援助朝鮮人民、保家衛國的偉大自衛戰爭。其中交戰雙方的許多戰法,至今對我軍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如何同優勢之敵作戰有著指導和借鑒意義。

朝鮮,位於亞洲東部的朝鮮半島上,並以鴨綠江和圖門江同我國交界,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東北角與蘇聯接壤。

1910年8月,朝鮮被日本帝國主義吞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8月當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後,美蘇兩國軍隊根據波茨坦條約,分別在朝鮮半島38度緯線南北接受當地日軍投降。朝鮮以北由以金日成領導的朝鮮勞動黨實際控製,朝鮮以南由美軍扶持的李承晚集團統治。朝鮮勞動黨為統一朝鮮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48年8月,美國為保持朝鮮現狀,進一步遏製蘇聯在遠東的發展,在美軍即將撤離之際,公然扶持並支持李承晚集團在朝鮮南部成立所謂的“大韓民國”,在此情況下,朝鮮北部被迫成立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由金日成擔任內閣首相。

南北朝鮮分裂後,南朝鮮李承晚集團在美帝國主義的公然支持下,不斷向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挑釁,經常在38線附近向北方開槍開炮。1950年6月25日,李承晚軍隊尋畔挑起內戰,朝鮮人民軍奮起抗擊,並於當日轉入反攻,28日解放37度線附近的南朝鮮首都——漢城。並乘勝追擊,不斷擊潰李承晚軍隊,迅速解放朝鮮大部分領土,李承晚集團即將土崩瓦解。美國杜魯門政府為阻撓紅色朝鮮的建立,保住在南朝鮮與蘇聯直接對抗的立足點,為挽救李承晚集團的覆滅,於6月27日和30日先後下令其駐紮在日本的海空軍直接介入,對李偽軍進行海空支援,爾後令其陸軍直接介入地麵戰鬥。在其投入的 “史密斯”特遣隊覆滅後,7月7日,美國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又盜用聯合國 (當時台灣蔣介石政府占據著我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的名義,糾集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由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任總司令的“聯合國軍”,負責幹涉朝鮮事務,撲滅朝鮮人民的革命烈火,並公然占領祖國的神聖寶島——台灣。至9月中旬,朝鮮人民軍英勇奮戰,先後解放95%以上的朝鮮國土,將美李軍壓縮在朝鮮南部的釜山一線。9月15日,以美軍為主“聯合國軍”在麥克阿瑟的堅持下,在釜山防禦的同時,突然在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猝不及防,在南北夾擊下,頓時陷入被動。美軍先後奪占漢城,占領平壤,並把戰火燒向中國東部邊境,美軍戰鬥機不時向鴨綠江我國一側的城鎮掃射。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秘密入朝,10月25日,我軍首戰告捷 (這一天被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至1950年6月10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道,8個月內連續進行五次以運動戰為主的大規模的戰役,殲敵23萬餘人,其中美軍8萬餘人,收複了北朝鮮大部分國土,將敵人從鴨綠江邊趕回38度線附近,迫使“聯合國軍”轉入戰略防禦和接受停戰談判。1951年7月以後,雙方在相持的局麵下進行以陣地戰為主的攻防作戰。中朝聯軍依托以坑道為骨幹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堅固防禦陣地體係,多次粉碎 “聯合國軍”的瘋狂進攻,創造了震驚中外的 “上甘嶺戰役”的奇跡,在粉碎對方的 “絞殺戰”和細菌戰的同時,不斷進行反擊作戰。在1953年夏季進行的 “金城反擊作戰”中,能夠在一晝夜突破敵軍20公裏寬的正麵,突入縱深達十數公裏,迫使美軍主動提出與我迅速簽訂停戰協定。美軍克拉克將軍在簽訂停戰協定時說:“我是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獲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並認為,“我們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一個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戰爭期間,交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達300萬餘人,中朝聯軍共殲敵109萬餘人 (其中斃傷俘美軍39萬餘人),擊落擊傷敵機12000多架,擊沉擊傷敵艦257艘,擊毀擊傷敵坦克2690輛。中朝兩國軍隊和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和損失,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對全世界人民的反帝鬥爭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100年飽受外國侵略和欺淩的中國人民極大地激發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國在軍事上一洗百年恥辱,終於驕傲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從此,我軍被喻為 “英國女王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蒙哥馬利元帥語)而倍受其他各國軍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