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和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在北平 (北京)、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發起的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遼沈戰役結束後,平、津、張三地區的國民黨軍60餘萬人,龜縮在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個地區,陷入或守或跑舉棋不定的狀態。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誌及時作出了戰略部署,令東北野戰軍迅速入關,以華北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共100萬人的部隊,首先以神速的動作,於1948年12月5日至20日迅速完成了對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的分割包圍,爾後各個殲滅。12月22日殲滅新保安2個師;24日攻克張家口,全殲守敵35軍1個軍部又7個師,敵軍長郭景雲自殺身亡。1949年1月14日,對拒絕投降的天津守敵陳長捷部發動總攻,經激戰29個小時,全殲守敵13萬人,活捉守將陳長捷,勝利解放了天津。至此,北平守敵完全陷入我軍的重重包圍中,為保護北平這座古老的城市免遭炮火,經過談判爭取,華北 “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將軍率部同意接受和平改編。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毛主席率領中國中央同期進駐北平,平津戰役勝利結束。此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部、13個軍部、54個師共52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