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占領上海後,以8個師團沿京滬路及其兩側地區,分三路向當時中國首都南京疾進,想一舉摧毀中國的政治中樞,壓迫中國屈服。中國在南京的守軍雖有十幾萬人,但多是剛從上海撤回的部隊,非常疲憊,傷亡也未補充。日軍一路燒殺,於1937年12月8日進至南京郊區,開始攻城。中國軍隊奮力保衛首都,但抵擋不住日軍的銳利攻勢。12日,日軍從中華門、光華門、中山門幾處突入城內,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奉蔣介石之命,下令撤退。因浦口和蕪湖均被日軍占領,退路已斷,又無車無船,傷員也運不出去,秩序極亂,大批中國守軍都滯留在江邊和市郊而被俘。13日,日軍占領南京。日軍指揮官趾高氣揚,縱容部下在市內大肆屠殺、放火、搶掠、奸淫,並且有組織地集體殺害中國被俘人員和難民,連避入國際安全區者也不能幸免。日軍官兵獸性大發,無惡不作,甚至公開進行殺人競賽。這種法西斯暴行持續了六個星期,街巷、碼頭和江岸,到處血肉成灘,屍骨成山,煙塵蔽日,火光衝天。目睹暴行的外籍人士當即向全世界作了揭露和譴責,引起世界震驚。據當時記載和戰後調查,日軍殺害中國軍民達30萬人以上,發生強奸事件兩萬起,縱火搶掠不計其數。其凶惡殘忍,罄竹難書。
中國在受難,但沒有屈服,抗戰仍在繼續。在戰後的遠東軍事法庭上,對南京大屠殺負責的甲級戰犯鬆井石根被判處死刑,在東京被絞死;乙級戰犯、日軍第6師團長穀壽夫被中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在南京被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