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首戰告捷的平型關戰鬥(1 / 1)

1937年8月25日,在陝北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9月改稱第18集團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立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率領下,於9月中旬開到晉東北靠近內長城的五台、繁峙、靈丘一線。這時,向山西進攻的日軍正分兩路鉗擊太原:一路是察哈爾派遣兵團,由大同沿同蒲路南下;一路是第5師團,由太行山北麓沿內長城線南下。9月21日,第5師團第21旅團已進到靈丘,並繼續向平型關推近。為阻止日軍進入山西腹地,中國第2戰區決心沿內長城線組織防禦,八路軍第115師奉命進至平型關以西的大營待機。24日夜,第115師冒雨進入陣地,將部隊部署在平型關東北關溝至東河南村13千米的公路兩側高地,準備伏擊日軍,其中第343旅685團在關溝至老爺廟以東高地,686團在小寨至老爺廟以東高地,擔任主攻;第344旅687團在蔡家峪、東河南村以南高地斷敵退路,師屬獨立團和騎兵營進至靈丘、廣靈、淶源間地區,阻擊敵人向平型關增援;第688團為預備隊。25日晨7時,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乘汽車100餘輛,附輜重馬車200餘輛,進入第115師預伏地域。因路上未遇堅強抵抗,日軍戒備較為鬆懈;雨後道路泥濘,車隊開進緩慢。第115師抓住戰機,命令部隊全線開火,並乘敵混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衝擊,第685團殲敵先頭,使敵不能前進;687團打敵後尾,使敵無法後退;686團迅速衝過公路,搶占老爺廟及其以北高地,將日軍切成幾段,壓縮於峽穀之中。被圍日軍幾次反撲,企圖奪路而逃,都未得逞。日第5師團長板垣征四郎急令第21旅團、第9旅團各一部由淶源、蔚縣向平型關增援,途中遭第115師獨立團和騎兵營截擊,前進受阻。隨後,日軍又派6架飛機前來助戰,掩護突圍,但因雙方短兵相接,白刃格鬥,廝殺在一起,飛機也不知所措,隻能在空中盤旋興歎。第115師越戰越勇,包圍圈越來越小,戰至下午,被圍日軍全部就殲。這次戰鬥,第115師共擊斃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1000多人,擊毀全部汽車和大部馬車,繳獲大批槍支和軍用物資。八路軍首戰告捷,大長了自己的誌氣,大滅了敵人的威風,鼓舞了全國軍民,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一時間,賀電像雪片般飛來。從此,“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被寫入八路軍軍歌,到處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