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康熙(1)(3 / 3)

鼇拜在朝中大權獨攬,廣結黨羽,肆意圈地,康熙皇帝何以應對?鼇拜專權是朝中出了惡臣,還是權力沒有製約就會無限膨脹?

康熙即位隻有八歲。縱使天資過人,也不過是個孩子,國家大事都是輔政大臣決斷處理。那時清廷大權都操在輔政大臣手裏。四位輔政大臣中,索尼曾是清太祖的一等侍衛。太宗駕崩後,他在立世祖時有功。順治元年隨清軍入關後,被封為一等伯、內大臣、兼議政大臣;康熙即位後他又被指定為輔政大臣、加一等公。因此被稱為四朝元老,威望自是不淺。怎奈此時年老多病,遇事不怎麼出頭了。蘇克薩哈是順治皇帝的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在四輔臣的序列中次於索尼,位居第二。他與鼇拜頗有矛盾,有時敢於頂撞一下,但鬥爭性也不算強。遏必隆是順治朝的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傅銜,此人官職不小,但沒有是非觀念,且軟弱無能。尤其在鼇拜眼跟前,表現得低三下四,不敢主持正義。在四輔臣中獨有鼇拜顯得咄咄逼人。因他在清軍入關前後屢次隨征,戰功顯赫,特別是在最後絞殺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張獻忠時大賣力氣,被順治皇帝封為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太傅。鼇拜自恃本錢雄後,不免日益驕姿,養成了專橫跋扈的習慣。他在宮廷內外為所欲為,結黨為奸,誅戮大臣,買賣奴仆……啥事都幹得出來。就是在康熙跟前,也敢揮動老拳,威赫恫嚇,早把那在大行皇帝前的誓言置諸腦後。他雖然在四輔政大臣中敘名在末,但實際上已把大權抓在自己手心裏了。

卻說這鼇拜一心想長久獨攬權柄,自然明白單靠橫眉立目,張牙舞爪還不行,因此便將種種手段施展出來。他先是廣結黨羽,網羅同黨把大學士輔國公班布爾善、吏部尚書阿思哈、戶部尚書瑪爾塞、兵部尚書葛褚哈、工部尚書濟世等實力人物網羅在自己身邊。其中有的是他的門生,有的是經他“強請推補”才當了大宮,對他自然是感激涕零,也巴不得找上像他這樣的靠山。再加上橫行無忌的鼇拜兄弟穆裏瑪、兒子納穆福、使子塞本得等,就形成了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勢力。這些人經常在鼇拜家裏聚會,凡軍國大事都是先在他家裏議定,有的並且先造成既成事實,然後方才拿到皇帝跟前迫令實行。

鼇拜還有一種毒辣手段,便是剪除異己。朝中大臣稍拂他意,立刻叫你嚐嚐他的厲害。內大臣一等公費揚古與他不合,費揚古的兒子、禦前侍衛倭赫在康熙禦前當值的時候,沒有對他表現出特別的恭敬,他便給倭赫隨便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把倭赫處死了。不久,他又說費揚古為此怨恨,也把費揚古處絞,連帶著把費楊古的兒子尼侃、薩哈連也—同殺掉,並抄沒家產給了他的弟弟穆裏瑪。鼇拜的專橫擅權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輔政大臣中他視為異己的人鼇拜當然更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前已說服除他以外的三個輔政大臣中,惟有蘇克薩哈表現出對他不肯順從他便打定主意先拿蘇克薩哈開刀。這其實也有殺雞給猴看的意思,意在警告另外兩個輔政大臣以及眾多的其他大臣,“看看與我作對的下場!”

鼇拜主意已定,便使出一個辦沒叫做“改撥圈地”。原來蘇克薩哈姓那拉氏,是滿洲正白旗人。鼇拜拉瓜爾佳氏是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入關之初,順治皇帝說是為了“利農耕,興稼穡”,曾下令滿洲貴族跑馬占田,圈占明朝王公大臣的土地。凡是負責圈地官騎馬跑過的地方,命旗兵一律插上三角小旗,從此改屬新領主所有。當時八旗在今遵化、密雲……等地圈占了大量土地,並安置了隨清軍入關的眾多旗民和原來的農民一起從事農業生產,以供滿洲貴族揮霍。那時順治年幼,攝政王是他的叔叔攝政王多爾袞。這多爾袞本領鑲黃旗,可是不知出於何意,竟將鑲黃旗應圈之薊縣、遵化,遷安諸州縣土地給了正白旗,又把正白旗應圈之雄縣、大城、新安、河間、任丘等縣土地結了鑲黃旗。此事已過了二十多年,兩旗旗民在所圈占的土地上都已建起屯莊,和當地農民共同耕作,安居樂業。鼇拜忽然以“八旗自有定序,鑲黃旗不當處右翼之末”為理由,提出正白、鑲黃改換圈地。你想這要給旗民帶來多少麻煩?先說兩地互遷,要勞師動眾徒費入力財力,搬遷中又要遭受難以避免的損失,旗民能不怨恨麼?再說蘇克薩哈是何等精明練達之人,他—眼便看出鼇拜此舉分明是尋釁滋事,難道能坐視不理麼?他對鼇拜算是惱恨到骨子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