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曆史傳說故事(2 / 3)

話說當時在杭州靈隱寺出家的濟公和尚,神機妙算,法力無邊。這天,他遠遠看見天空飄來一團黑黑的東西,再仔細一看,不好!是一座小山峰!這小山峰馬上就要落到靈隱寺前的村子裏了,如果不快點讓村民們搬走,那會砸死多少人哪!可是濟公東家進西家出,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還是沒有人肯聽他的:小山峰?哪有什麼小山峰?搬家?往哪兒搬?人們都嘻嘻哈哈地笑濟公是個瘋和尚。濟公急得滿頭大汗,忽然瞥見村裏有戶人家正在接新娘,他靈機一動,衝過去,搶了新娘子往背上一背,撒腿就跑。“不好了!瘋和尚搶新娘子了!”這一下,轟動了全村,男女老少都一齊衝出來,追著濟公要討回新娘子,濟公瘋瘋癲癲地跑著,把全村人都引得遠遠的。剛停下腳,就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小山峰已經落了下來,將整個村子都壓在了下麵。村民們這才恍然大悟:是濟公救了我們的命啊!從此,這座山峰就在靈隱寺前安了家。因為它是飛來的,人們就將其稱為“飛來峰”。

飛來峰的“射旭洞”內有著著名的景觀“一線天”,它隱蔽在一條石縫中,隻有站在特定的位置才能找到一枚硬幣大小的亮光,“一線天”也正是因此而得名。因其難發現,遊客經常需要排隊來尋找那一線亮光。

一線天的由來,民間傳說頗多。有的說這是桃花女用繡花針劃開的;有的說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劈的。但據科學分析認為,武夷山的紅色岩層,是由砂岩、礫岩和頁岩交間成層的,岩性比較鬆脆。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岩層受到不均勻的應壓力的影響,產生輕微的斷裂,形成所謂的“節理”。這種垂直的節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長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蝕下,就逐漸地擴大,延長。而岩層底部質地鬆軟的頁岩,也就逐漸侵蝕而去,成為扁淺的岩洞。於是,三洞並列,一線見天的自然奇觀就出現了。

關於“一線天”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許多年以前,諸暨有個年輕人,名叫石娃,他不但聰明能幹,還是個手藝出眾的石匠。每天早晚,他總是帶著榔頭,鑿子,招呼村裏的青年們一起,到山上去打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論風霜雨雪,一天也沒有間斷過。慢慢地他把村邊的山頭都變得玲瓏俊秀,景色特別美麗。同村住著一位名叫花妹的姑娘,她漂亮、心靈手巧,而且歌聲優美動聽,可使花兒開放,鳥兒飛舞。石娃和花妹相愛,他倆有一個共同的心願:一定要等到石娃把山上的石頭都鑿完,等到花妹把四季的花朵都繡完,到這時候,他倆才成親。全村人都喜歡花妹和石娃,說他們是天生的一對。

可是這段美好的姻緣卻遭到了雷神的嫉妒,在他們準備成親之際,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石娃鑿完最後一塊石頭,花妹也繡完最後一根絲線,他倆雙雙跑到村外的小溪邊。花妹撒開自己的辮子,讓清清的泉水衝洗著長發。雷神看到了這一幕,心想:石娃和花妹是那麼快活,那麼親密。他越看越眼紅,恨恨地想:人間竟有人比我活得快活,那可不成,這樣美麗的姑娘應該是屬於我的呀!雷神化為凡人下界,想搶走花妹。石娃、花妹二人緊緊相擁,誓不分開,於是雷神便把兩人相擁的山頭一劈為二,輕吹一口氣,花妹站著的一半山頭就飛了起來,情急之下,石娃抓住了山上的一根樹藤也隨之飛起。當山飛到杭州靈隱的上空,石娃再也堅持不住暈了過去,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長嘴巴的鳥兒。正在傷心之餘,忽然聽到從山底傳來花妹的歌聲,也認出那是從自己家鄉飛來的半個山頭,石娃便興奮地用嘴啄著岩石。於是,他就展翅飛到山頭上,朝四周看看:山上的石刻是自己領頭雕的,山上的樹木是自己領頭栽的,一下就認出來了,這就是從他的家鄉飛來的那半邊山頭呀!他把耳朵貼在岩石上聽聽,歌聲更清晰了,再厚的岩壁也隔不斷花妹的歌聲呀,花妹一定在這山頭底下!石娃聽好了一個位置,便在岩石上啄起來,啄了一天又一天,啄得岩石直冒火星。被雷神關在洞底的花妹聽到岩石敲打的聲音,知道是石娃來救自己了,於是拔下頭頂的銀釵在發出聲音的地方挖了起來。石娃在山頂上啄,花妹在山洞裏挖,石娃尖喙啄破了,花妹的銀釵也磨得隻剩短短的一截了。不知過了多久,一絲和煦的陽光照進洞裏,花妹見石娃已變成鳥兒,旋即也化身為鳥,伴著石娃雙雙往天空飛去,並把雷神的眼睛啄瞎,從此自由翱翔於天地間。而石娃把花妹救出來的那個小孔便是今日有名的“一線天”。

至今諸暨城外還有一座“半邊山”,從那裏飛走的另外半座山,就是現在杭州靈隱寺的“飛來峰”。飛來峰上有個小孔叫“一線天”,那就是當年石娃把花妹救出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