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3歲兒童的貼五官遊戲
孩子有一個天性,就是對自己喜聞樂見的事物,都想用自己的畫筆描繪出來,這對處於“塗鴉”期的孩子來說,並非一件壞事。但對於孩子認識能力的培養,不能局限於“塗鴉”,家長可通過一些簡易遊戲讓孩子先認識自我,再去認識其他的事物。“貼五官”遊戲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1)遊戲準備:①一張硬紙板,紙板上畫人的頭形輪廓,可加上頭發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②製作好可粘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等。
(2)家長指導孩子遊戲從以下幾方麵入手:①首先讓孩子認識自己的五官,要求孩子告訴爸爸媽媽自己五官的名稱,然後家長拿出準備好的五官圖片讓孩子辨認。②媽媽或爸爸示範貼,可有意識地把五官位置貼錯,讓孩子分辨正確與否,同時請孩子把錯的糾正過來。③孩子自己操作,爸爸媽媽加以指導。
指導孩子貼五官時要注意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強求臉部的比例,隻求五官的位置基本合理就可以了。另外,貼五官遊戲,可發展到貼其他事物,例如貼小兔子、小熊等,讓孩子從中了解各類動物的外形特征。
適宜3歲兒童的手指遊戲
手指精細、靈活的動作,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把手指充分利用一下,定會發現妙用無窮。
(1)利用手指講故事。爸爸媽媽可先為孩子的十個手指分派上不同的角色(稍大的孩子可自行分派角色),小貓、小狗、小兔等,也可直接在手指上畫上有關故事內容的動物、人物的形象,然後編出不同內容的故事,由十個能屈能伸、能搖頭晃腦的手指分別上場,可使故事變得生動有趣。這種遊戲的參與性極強,有利於發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
(2)學會比較。家長可在孩子的手指中挑出最長的,讓孩子挑出最短的。或是家長指出最粗的,讓孩子挑出最細的。利用手指的不同“形體”,孩子可學會理解高矮、胖瘦、長短、粗細等對應關係。
(3)手指頂鍋。該遊戲可訓練孩子反應的靈敏性。具體玩法是:成人用一隻手伸出,手心向下,孩子伸出右手食指,頂在成人手心中,大家齊聲說:“手指頂鍋,淘米下鍋,一把抓住哪一個?”成人單獨說三聲“嗨”、“嗨”、“嗨”。當說完第三個“嗨”時,孩子迅速把手抽回,如抽得慢就被成人夾住,遊戲重新開始。
(4)藏手指。該遊戲可鍛煉孩子的手指活動能力,發展手指活動的協調性。玩法是:兩人一組,一個把兩隻手合掌交叉相握在胸前,並藏一個手指在掌內,請另一個人來看,找出哪個手指藏起來了。找對了,兩人交換進行。
(5)配合兒歌內容進行的手指遊戲。如“五個好娃娃”。玩法是左手握拳,念兒歌:“五個好娃娃,乖乖睡著啦,公雞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五指妹妹起床了。”從“拇指姐姐起床了”開始,一邊念一邊用右手把左手的五個手指依次扳起,從而使孩子在遊戲中記住五個手指的名稱。
適宜4歲兒童的遊戲
(1)做運動。如:轉呼拉圈、擲沙包、打保齡球、打籃球、擲飛盤等。掌握羽毛球、乒乓球球拍的正確握法。
(2)製作圖形。給孩子切小點心的刀和各種圖形模板,讓他們沿模板輪廓描圖,並上好顏色。他會喜歡做出各種各樣的模型和圖案。這將會促進他們的創造力。
(3)螺帽和螺栓。這個遊戲可使寶寶的手指對大小的辨別更靈敏。讓孩子拿出幾種不同型號的相互搭配的螺帽和螺栓,把螺帽擰下擺放在桌子一端,而螺栓放在另一端,然後重新配對並組裝。
(4)講講看。和孩子一起看雜誌上的大畫片,鼓勵他講述所看到的畫麵上的內容。
(5)認識形狀。在屋裏進行“三角形狩獵”和“圓圈形狩獵”。看孩子可以找到多少個那種形狀的物體。你可以特意安排幾種形狀讓寶寶來發現,你也可以讓孩子自由設計並粘貼成各種形狀,或從雜誌上剪下特殊形狀的圖片。
(6)同樣的積木,不同的結果。給孩子和自己同樣數目和形狀的積木。告訴寶寶你和他用積木要搭成一個東西,但在搭建的時候不能讓對方看見。當你們都搭完後,你可以讓孩子來觀察你們搭的積木有什麼地方相同,有什麼地方不同。這一遊戲也可以讓孩子和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當然,你們也可以一起搭相同構建的積木。
(7)圈出漢字。讓孩子從報紙上找出他所認識的漢字或數字,並畫上圈。作為一種訓練,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放大鏡,以找到更多的漢字或數字。
(8)卡拉OK。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錄音機,能使他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能擴展音樂知識。當然,孩子也可通過視聽教材來學習音樂。
(9)學做圖案。你可幫助孩子把三四種帶孔的珠子穿在一根結實的細繩上,這樣,可以做出不同的鏈子款式,通過串起不同顏色、形狀的珠子來創造各種款式的鏈子。你可以示範,然後讓孩子按照順序跟著學。
(10)數字遊戲。在一些紙片上寫上10以內的數字,並放入包中。讓孩子一次拿出一張,並給你與數字相應的積木、葉子、紐扣或書本(千萬不要忘記。)。
(11)一起準備餐桌。讓孩子幫你準備餐桌。數一下有多少人要吃飯,然後計算需多少碗筷。給他示範如何正確地擺放碗筷。告訴他每人都需要一套餐具。還要讓他數好椅子,保證每人都有座位。
適宜歲兒童的玩具
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運動的發育已趨完善,已能很好地走、跑、跳,掌握了平衡、投擲的基本動作,與外界的接觸交往機會增多,認識能力提高了。隨著兒童神經係統的各器官功能日趨完善,智能發育以及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4~5歲的兒童視聽知覺更為準確,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無意記憶占優勢,記憶的主要方式是機械性的,對感興趣的事物的記憶可以保持很長時間,語言能力進一步提高。在做遊戲時,經常會出現問題語言。例如在搭積木時,常常會一個人自言自話:“這塊應擺在哪兒呢?放在這兒吧。”此外,模仿能力、好奇心和好勝心都有明顯加強。
針對孩子的上述特點,大人為4~5歲的兒童選擇玩具時,應考慮能促進孩子的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同時可增長孩子的知識,充分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重點選擇一些智力玩具,如智力拆裝車、拚圖、變形金剛、計算玩具、樂器玩具以及簡單的棋類、牌類等。還可選擇一些培養開朗活潑性格的音樂娛樂玩具及外界環境中常可接觸到的各種形象玩具,來啟發孩子的思維,使孩子手腦並用,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具體玩具的選擇,可參照前幾個年齡階段玩具,但玩的方式更複雜多樣,更有趣味性和知識性。
適宜4歲兒童的玩具娃娃
娃娃是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娃娃的種類很多,有布娃娃、塑料娃娃、泥娃娃等。它模擬人物形象,生動可愛。家裏有玩具娃娃,孩子就有了玩的夥伴,可以和娃娃講話、做遊戲,還可以扮演娃娃的爸爸媽媽、醫生或老師。這樣可以滿足兒童與人交往以及參加社會活動的願望,同時增長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注意力、觀察力和創造力,促進兒童智能和社會生活能力的充分發展。
根據4~5歲兒童的生活環境和認識能力,可為兒童準備一些不同服飾、性別和職業的娃娃,讓兒童在遊戲中辨認不同的娃娃。讓兒童根據季節或職業的不同給娃娃穿上相應的衣服。這些都給孩子提供了獲得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機會,鍛煉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是全家的核心,一家人都圍著他轉,好吃的和好玩的都讓給他,孩子就不懂得關心和體貼別人。有了玩具娃娃,他就會模仿大人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把平時老師和大人對自己的教育和要求融入到各種遊戲之中,使孩子有了關心和照顧別人的意識,有利於兒童良好性格和優良品德的培養。
孩子還可以用娃娃來玩“過家家”遊戲。這個年齡的兒童,玩“過家家”遊戲時,遊戲的內容比以前豐富了,他們會自己確定遊戲的主題,分別擔當不同的角色,媽媽要負責洗衣服、做飯,給娃娃穿衣服、喂飯等,爸爸負責給娃娃講故事、送娃娃上幼兒園。娃娃到了幼兒園,老師給娃娃上課、講故事、念兒歌,組織各項遊戲活動等。這種遊戲可以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過家家”少不了娃娃用品,孩子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選擇和使用各種娃娃用品,他們在娃娃頭上紮個蝴蝶結。娃娃生病了,他們會讓娃娃躺下,喂藥給他吃,還會把娃娃的褲子拉下,給他消毒、打針,充分體現了兒童平日的觀察能力和模仿性。
大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過家家遊戲,充當其中某一個角色,這樣可以給孩子一些示範和指導,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如果孩子在遊戲過程中表現積極主動,有創新,大人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適宜4歲兒童的動物玩具
這個年齡的兒童都十分喜愛小動物。各種小動物玩具則為孩子們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增加生活中的趣味性提供了條件。小動物玩具種類很多,包括各種飛禽走獸等。4~5歲的兒童主要是用這些動物玩具來做各種集體遊戲。
“桌麵遊戲”是把幾種小動物放到桌麵上,幾個孩子分別扮演其中某個動物角色。幾個動物之間利用對話、動作來表演簡單的情節,如“小熊請客”、“小猴子爬山”等。孩子們可根據平時觀察到的現象、聽到的故事、看到的電視節目,再加上自己的豐富想象和創造,圍繞某個主題開展遊戲。
一般孩子都喜歡到動物園去玩,電視節目“動物世界”也會引起孩子很濃厚的興趣。他們會用許多小動物玩具以及一些積木、積塑自己建立一個小動物園,動物園中有各種圍欄圍成的“猴山”、“孔雀園”、“仙鶴亭”等,孩子們可根據自己對各種動物生活習性的認識,組織一些遊戲活動,如小猴爬山、仙鶴跳舞等。
孩子們還可戴上色彩鮮豔、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頭飾,表演一些童話故事,如“龜兔賽跑”、“狡猾的狐狸”以及各種遊戲如小白兔拔蘿卜、小鳥飛等。孩子們在這些遊戲活動中,可以增長見識。平時大人也要指導孩子細心觀察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征、動作特點以及生活習性等,如長頸鹿是如何伸長脖子吃樹上的葉子,大象的長鼻子是如何卷吞食物,猴子的機靈活潑,熊貓的憨態可掬等。可以讓孩子用語言表達,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有關小動物的兒歌,以便孩子加深印象。在玩這些小動物玩具遊戲時,大人也可扮演其中某個角色,並解答孩子提出的一些問題,給孩子做一些遊戲指導等。
塑料、橡皮或布製作的小動物玩具應經常清洗。另外大人還可以教給孩子用紙或手帕自己製作小動物玩具,如用白紙折疊出一個小白兔,用小手帕折疊出一個小老鼠,這樣既經濟方便,又可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自己動手用泡沫塑料等製作猴山、獅虎山等,但玩時要注意衛生。
適宜4歲兒童的交通玩具
這個年齡的孩子仍然非常喜愛各種交通玩具,但玩的內容更加豐富了。他們利用交通玩具來做一些遊戲,會拆卸和組裝一些結構比較簡單的交通玩具,他們會自己上弦或手按電鈕及遙控器開動各種交通玩具。
孩子常常喜歡在桌麵上或地上擺上幾輛交通車,讓它們依次行駛,嘴裏還會模仿汽車發出的聲音,還會模仿交通警察叔叔站在崗亭上的一招一式指揮交通,紅燈亮時,各輛車子停止前進,綠燈亮時,各輛車子依次行駛。孩子們通過自己平日的觀察再加上自己的豐富想象,用語言和動作,進行指揮和調節。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會玩乘車遊戲,他們會依次排隊上車,然後模仿駕駛員開動汽車等。這時候大人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寓教育於遊戲之中,教育兒童遵守乘車規則,現在一般是無人售票車,要前門上,後門下,尊老愛幼,方便他人等。平時大人帶孩子坐公共汽車時,要讓兒童多注意在汽車上的好人好事,作為今後遊戲中的真實素材,加深孩子的感受和印象。
對於一些結構簡單的交通玩具,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進行拆卸和組裝,但大人要給予一定的指導,要把玩具的基本結構講給孩子聽,這樣可使孩子不至於亂拆卸,甚至破壞玩具的結構。開始的時候大人也可先拆卸一遍給孩子看。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拆裝玩具的興趣和積極性很高。在自己動手玩的過程中,發展了孩子的注意力和觀察力,豐富了知識。
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喜歡自己開動交通玩具,而對操縱開關和電鈕使其運行興趣不大。因此大人要在充分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教孩子自己玩,如教給孩子如何上弦,向哪個方向轉動,怎樣判斷滿弦了。電動或遙控玩具,應按哪個鍵等。多教幾遍後,孩子就會正確掌握使用的方法,玩的興趣就會增加,提高了寓學於玩的效果。
除了讓兒童玩各種交通玩具外,大人還應教給孩子有關交通玩具的一些知識,讓孩子了解各類交通玩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如汽車在馬路上行駛,火車在鐵路上行駛,飛機在空中飛行,輪船在水中航行。去近的地方可以騎自行車或乘公共汽車,去很遠的地方要乘火車或飛機。突然生病要用救護車,裝運貨物要用大卡車等。對於這些知識,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教給孩子,加深孩子的印象。
適宜4歲兒童的“看病”遊戲
孩子都有生病到醫院看病的經曆。一般孩子看到身著白大褂、頭戴白帽子、掛著聽診器的醫生就害怕,但又特別喜歡模仿醫生,給玩具娃娃或小朋友看病,對醫生用的聽診器、注射器、藥丸也非常感興趣。用一些醫療玩具做遊戲,可以擴大兒童的知識麵,懂得醫生是為病人治病的,打針或吃藥可以治病。同時通過模仿醫生給病人治病,也教育了自己,養成生病時吃藥不怕苦,打針不怕疼的習慣。做遊戲時,孩子可以認識各種醫療器械的名稱和用途,看病順序,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識,如孩子吃了不幹淨的東西或受涼後容易生病等。孩子會模仿醫生為病人仔細檢查,作出診斷,開出藥方,並囑咐病人按時服藥,好好休息,早日治好病。
玩“看病”遊戲,可以幾個小朋友合作起來玩,分別扮演醫生、護士、病人等角色。醫生掛著聽診器看病人,護士給病人發藥、打針。到4歲末期,孩子還會模仿著排隊掛號、看內科、外科、兒科等。還有些孩子喜歡把各種醫療玩具放到藥箱裏,挎著藥箱上門為病人服務。
醫療玩具主要是自製的,平時大人要注意為孩子收集一些藥品包裝盒、瓶子等,放些“假藥片”,供孩子們玩耍,但要注意衛生和安全。醫院廢棄的注射器、輸液管絕對不能給孩子玩耍。
適宜4歲兒童的積木遊戲
這類玩具包括大小型號不同的各種幾何形狀積木塊、插棍插片積木和空心積木,以及大中型積塑、積塑塊、圓形輪子、拱形門以及金屬結構玩具。孩子們可以利用這些玩具,憑自己的想象和構思,創造性地搭出自己喜歡的各種物品。在此過程中,孩子們有獲得成功後喜悅的滿足感,另一方麵,通過手腦並用,以及自己的觀察和想象,促進了手、腦、眼相互間活動的協調和多種能力的提高。孩子通過搭建各種物體,可以逐步獲得上下、左右、高低、長短、大小等立體空間概念,學會排列、組合、拆卸、組裝、顏色的搭配等方麵的技巧,培養兒童從小對建築科學的興趣愛好。
剛開始,孩子隻能簡單地憑自己的想象隨意地搭個物品,還不會獨立地反映物體結構,這時大人要給予示範和指導,從最簡單的建築結構開始,學會基本的方法,蓋房子要自下而上,底部寬上部窄,結構才能穩,要有門窗,並選用對稱的材料加蓋屋頂。平時多帶孩子到外界去觀察一些有特點的建築物,如寺廟、寶塔、城門等,告訴孩子這些建築物的特點,使兒童從中受到啟發。
利用兒童自己建造的物體如娃娃家、動物園、汽車等來開展一些不同主題的遊戲,是這個年齡兒童最感興趣的。兒童可以確定玩什麼遊戲,然後根據遊戲內容來搭建一些物品,之後再分配角色開展遊戲。這類活動一般需要幾個孩子互相合作,使孩子從小就有了互相協作的意識,對兒童良好的性格培養十分有益。
適宜4歲兒童的玩水遊戲
兒童都很喜歡水,下雨天,會用盆子、小手接雨水玩,用棍子攪泥坑裏的水,還喜歡打著雨傘在雨地裏跑、踩水玩。大人應利用孩子愛玩水的天性,為他們創造玩水的條件,如提供一些容器和簡單的玩具。讓兒童體驗水的性質、水的不定性和遊動性,把不同材料做成的輕重不同的玩具放入水中,觀察不同的浮沉現象,啟發兒童思考。
用各種漂浮玩具可以做水上遊戲,如水上釣魚,鍛煉兒童手、眼的協調性及準確性,培養其耐心。把塑料製的小鴨、小船放在水麵上,讓兒童用手或木棍劃動水,使其前進。幾個兒童還可以進行比賽,看誰劃得快。
夏天,兒童可以在遊泳池裏遊泳、戲水、打水仗。遊泳是一種全身運動,有助於兒童的體格鍛煉。打水仗時,可以利用大型的塑料球、救身圈等漂浮玩具,在水中互相扔來扔去。玩這些遊戲時應有大人在場,和孩子一起遊泳做遊戲。要保持遊泳池裏水的清潔,並提醒兒童玩水時不要浪費水,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適宜4歲兒童的棋類遊戲
棋類屬於智力開發玩具,包括動物棋、軍棋、象棋、跳棋、五子棋以及“看誰走得快”之類的自製棋等。
這個年齡的兒童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可以在大人的指導下學習下棋。在學習下棋時,大人應介紹各種棋名稱、玩法和遵守的規則。先教簡單的棋類,學會一種後再教另一種方法。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下棋,一邊下棋一邊給孩子指導,邊玩邊教,啟發和鼓勵並舉,像如何走捷徑,如何為自己搭橋而不被對方利用,如何分析棋路等。講解知己知彼方能取勝的道理,逐步讓孩子感興趣,不斷提高棋藝。
下棋時,需要兒童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開動腦筋,反應敏捷,是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的一種好方法。兒童下棋時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這樣可增強兒童的自我控製和約束的能力。下棋有勝有負,兒童應有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應該讓兒童懂得下棋隻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棋藝,應培養兒童寬厚大度的心理素質。
適宜4歲以上兒童的“對拍手”遊戲
對拍手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鍛煉肌肉的靈活性。
(1)學兒歌。該遊戲兒歌是:“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家長可通過念兒歌使孩子對右手、左手,手心、手背有明確的認識。
(2)學習遊戲。孩子會念兒歌後,家長就可與孩子進行慢動作練習了。動作如下:①成人與孩子麵對麵,邊念兒歌邊拍手。②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後成人伸右手與孩子伸出的右手對拍。③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④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後成人伸出雙手與孩子伸出的雙手手心對拍一下,再手背對拍一下。
(3)提高熟練程度。家長可根據孩子掌握遊戲的熟練程度,逐漸加快拍手速度,直到不念兒歌也能快速動作,遊戲中應盡量避免或少出現失誤。
適宜4歲兒童的小木偶遊戲
各種模仿人物和動物形象的小木偶,外形誇張生動、活潑可愛,被人們配以各種民族、不同性別和季節的服飾,用來扮演故事或童話中的各種角色,再加上生動的語言、滑稽的動作和悅耳的音樂,深受兒童的喜愛。讓兒童自己表演木偶戲,既能增長知識,又能訓練兒童的語言和表演才能,豐富兒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