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動畫政策未來的重點和方向(2 / 3)

動畫產業人才政策的提出需要建立在分析當前我國動畫產業人才開發建設現狀、人才結構變化特點,以及不適應我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的基礎上。因此,麵向未來的動畫產業可持續政策應當首先研究分析“十二五”時期我國動畫產業人才需求及結構變化趨勢,對動畫發展中的經營管理人才、行業技術人才、藝術創意人才等進行不同的政策分類管理;研究提出“十二五”我國動畫產業人才引導、引進、培養和使用、選拔、管理等方麵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研究如何通過體製機製創新,發揮動畫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的政策環境。

一是動畫人才培養政策。動畫產業創意與創新實驗基地,國家動畫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師資教育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等方式,都是基於產學研合作基礎上的動畫產業人才培養方式,未來應針對目前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重點研究如何全方位推進動畫產業人才教育的發展,進一步推進在職人員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製度的完善,實現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路徑;關注有利於加強動畫相關學科建設的政策研究;同時,著重探索適應時代要求和動畫市場需求的非學曆教育、繼續教育和培訓製度的建立。

二是動畫人才使用政策。目前動畫人才使用中存在著區域不平衡現象,動畫業態的分布也存在著不平衡現象,但在不平衡狀態下發展動畫產業,各區域卻呈現出相對均一的發展遠景;同時,高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不足也製約著產業本身的發展。未來的動畫人才政策應當著重解決突破地域界限吸引和聘用高級人才,實施引得進、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戰略;通過研究人才使用政策,達到加強對動畫及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麵向基層和企業就業的目的;同時,研究麵向基層、企業的動畫教育改革政策,從而使潛在的和未來的動畫人才能夠在動畫產業鏈的各環節均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是動畫人才選拔政策。人才選拔政策是推進智庫創新的關鍵。在動畫人才係統建立智庫檔案庫和優秀人才資源庫,強化優秀動畫人才選拔的激勵機製,適當開放新興業態的人才引進範疇,關注對外引進人才方麵的政策製定,有利於確立科學的產業人員需求和專業要求,以此作為人員優化配置的依據。

四是動畫人才考核與管理政策。合理高效的動畫人才考核與管理政策,有助於激勵人才創新潛能,發揮創意人才的優勢和特點。針對人才考核管理機製目前存在的諸多漏洞,繼續深入研究有助於考核評價指標體係建設的相關政策,從而能夠通過人才管理體係的政策研究,推進優化企事業單位內部人事製度改革,規範進人的方式和程序,建立單位與個人之間新型的人事關係。

三、著眼未來的產業配套政策

在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和升級轉型的過程中,一方麵繼續實行以資源消耗為特征的粗放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另一方麵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動畫產業的資源的比較優勢和優越條件極為明顯,因此在未來的市場配套政策上,不但需要關注動畫資源的產業轉化政策,並以此為切入點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而且還要關注公共服務性政策的深入和動畫全齡消費、統籌性消費以及無行政壁壘性消費政策的建立健全。

第一,推動文化資源盤活與動畫資源深度開發政策是實現動畫產業存量釋放的重要支撐。

中國地大物博,風光秀美,民族眾多,但是中國動畫作品中對區域資源和民族資源的利用並不多見。相對於區域文化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的豐富來說,在生產創作和學術研究上,對這類資源的開發還顯得遠遠不夠。針對我國文化資源的產業化轉化不足和文化資源、文化遺產破壞性開發嚴重的現實狀況,重點研究引導文化產業宏觀布局、文化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空間均衡的相關政策。

第二,加大公共服務性投入,強化產業結構優化政策是實現動畫產業向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流靠近的重要路徑。

在公共服務性政策方麵,西方發達國家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丹麥的文化政策經過多年的民主化進程,非常強調所有公民平等享受文化生活的權利,因此其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非常注重這一點,在文化上所收取的稅款大部分被用來加強文化基礎建設,以確保文化產業最大範圍地覆蓋全國,向所有人提供服務。相似的例子還有瑞典的文化政策。和其他北歐國家一樣,瑞典文化產業政策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其全麵的社會保障製度。作為一個福利國家,瑞典的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政策使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文化產品和服務。就我國而言,動畫發展的公共服務性政策一方麵需要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總體布局中進行規劃設計,另一方麵需要動畫企業加強公益性職能的設計,對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體係的動畫呈像進行更多的自覺投入。在強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麵,動畫市場的未來發展亦需要結合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要求,圍繞產業結構調整來進行。動畫產業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也不可避免出現一些“虛熱”,使繁榮背後充滿了隱憂,例如,動畫作品數量增長多屬於粗放型成長,許多城市在爭奪動漫之都的稱謂中,隻顧動畫作品產量,而忽視了質量,因而難以製作出精品。因此,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政策主要著力於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增長方式不合理,過多依賴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增長,知識、人才、技術在文化產業中的比重不高;二是規模化程度低,中小企業分布零散,也使得國家層麵的各項政策難以很好地落實;三是產業鏈短和缺乏版權意識,由於版權保護不利,許多企業無法在“形象授權”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隨著而來的就是產業鏈條延伸不暢通,由此造成不良循環,使文化企業遭受盜版陣痛。向創意型、生態型、高科技型、高附加值產業轉變,擺脫血拚勞動力、掠奪環境資源的方式,是未來動畫企業破解困境,逆勢而上的突破口,也是針對性和實操性政策的主要作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