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動畫政策未來的重點和方向(3 / 3)

第三,鼓勵內容創新和渠道拓展以及新型業態的融合是實現動畫產業持續跨越發展的核心。

內容創新是文化創新的本質要求,居於核心地位。目前我國文化產品與發達國家競爭力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內容上。內容創新政策旨在為內容建設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形成有利於文化發展、內容創新的新型文化體製和靈活多樣的運行機製,從而發揮體製內外兩個方麵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盤活和釋放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促使內容建設和內容創新進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傳播手段創新既是文化創新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為內容創新提供體製保障和傳播手段服務的重要方麵。

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契機下,許多地區抓住文化發展的機遇,通過文化創意促動三次產業融合,增加產業發展中的創意附加值,依靠曆史文化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打造優勢產業,以優勢文化產業項目、特色文化產業園區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有重點地集聚發展。除了業態的融合之外,媒介融合也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繼2009年9月26日《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全文公告之後,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鼓勵廣電、電信企業及其他內容服務、增值服務企業,充分利用三網融合有利條件,大力創新產業形態和市場推廣模式,推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IPTV、手機電視、數字電視、寬帶上網等三網統合相關業務的應用,促進文化產業、信息內容產業、信息服務業和其他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從全球經驗來看,三網融合是必然趨勢,廣電、電信和互聯網行業在我國推進三網融合的過程中,正麵臨發展多樣化產品的契機。同時,政策對整個產業鏈帶來的重大利好還將培育增量市場的成長,之前三網融合中遇到的種種障礙可望逐步掃清。產業的融合與媒介的融合趨勢以及相關導向性扶持政策,均為動畫產業在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緣與時代機遇,因此,新一輪的動畫產業政策規劃與製定,首先需要解決科學規劃問題,創新地將國家戰略性思想與本地實際相結合,以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和《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為指導思想,以區域和特色文化資源的盤活和規模化、科學化開發為主體思路,從戰略高度推動動畫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四、設計動畫產業的振興規劃

與多年前我們一直力圖將動畫作為一種主流產業形態推出不同,從國家《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開始,動畫已經毋庸置疑進入國家戰略性產業的隊列中。與多年前我們一直試圖在動畫內容創作和創意突破中挖掘文化的脈絡不同,市場化經濟的浪潮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將動畫作為重要的投資對象。

在改革年代裏迅速更迭的新業態,不斷創造著新的文化衝擊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出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業態,傳統產業發展格局被顛覆,依托新技術、新載體、新渠道而不斷關聯創新的文化產業被推向時代前沿,在這一背景下迅速成長的動畫產業一方麵需要在國際文化產業坐標中尋求突圍,另一方麵需要在文化產業各行業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市場格局中找準定位。

對於動畫產業未來的發展而言,首先需要從戰略高度製定實施全麵的產業振興規劃。動畫產業發展規劃不僅是未來一段時期內市場格局構建與調控的宏觀指導,而且是動畫產業戰略主體的一種長遠謀劃。製定和實施動畫產業規劃,充分發掘文化資源優勢,推進重大動畫項目實施,加速動畫品牌的文化重塑,提升動畫企業整體競爭力,是中國動畫實現振興的基礎。

產業規劃的本質是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和引導性策略,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對於引導動畫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規劃而言,動畫產業繁榮和動畫文化發展均要避免成為單純用增量數字來衡量目標實現與否的“麵子工程”。因而在規劃過程中要利用充滿活力的市場機製發酵、整合、壯大動畫產業,使發展的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以避免走偏重數量擴張、單純追求增長速度而忽視經濟質量和效益的老路,“尤其是不能夠當做麵子工程,單純地求大、求奇、求獲獎、重花錢而不重效益產出,導致表麵上紅紅火火風風光光,而現實是泡沫亂飛的虛張聲勢,甚至是竭澤而漁的快餐文化、垃圾文化,不能夠給予社會經濟發展有益的支撐,也不能夠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質量。”因此既需要在發展目標上進行科學考量和務實操作,更需要在市場規律下製定出有利於產業成長的考評體係,從而避免規劃流於形式。

兩個極端,用以強調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動發展。在“球土化”的實踐中,維亞康姆提出了“全球化經營、本土化落實”,迪士尼提出了“全球化思維、本地化行動”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