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經典之作卷土重來(1 / 3)

經典是什麼意思呢?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篇說:“三極彝訓,其書言經。經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論。”意思是說,說明天、地、人的常理的這種書叫做“經”。所謂“經”,就是永恒不變的又至高無上的道理,不可磨滅的訓導。所謂“經典”就是承載這種道理和訓導的各種典籍。一些動畫之所以被稱作“經典”,是因為這些動畫作品是承載著“至道”和“鴻論”的作品,它們常常曆久彌新,它們本身常常平實雋永但每一次都可以讓人感悟頗多,它們的劇情也許通俗常見但每一次都能夠讓人們重新點燃久違的激情,重新對夢想葆有憧憬。在動畫產業營銷的過程中,以下常見的三種類型既是商業動畫對“經典”的應用模式,也詮釋了“經典”之於動畫文化本身的涵化作用和能動作用。

一、經典文本的動畫改編

根據經典文學作品進行動畫改編,這是動畫創作和生產中最為普遍的模式。童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學形式。從15世紀到17世紀,隨著越來越多的民間奇幻故事被記述下來,在歐洲逐漸形成了一類奇幻性文學童話故事,如意大利斯特拉帕羅拉的《歡樂之夜》和巴塞勒的《五日談》等等。當民間故事的神奇因素被引入人間的民眾生活後,人們馳騁想象,編織出種種奇妙動人的美麗故事,述說普通民眾的生活境遇和願望。童話世界逐漸成為一個充滿神秘潛能和怪異力量的世界,一方麵有精靈和魔怪的存在,另一方麵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奇遇。正是因為具有溝通現實和夢境的特殊作用,童話文本常常作為動畫創作的母本,也常常成為經典動畫的文化孕育者。

從聲音到色彩,從色彩到經典,這是動畫電影工業技術革新的主軸。比如,迪士尼出品的《獅子王》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不過場景從王宮移到了非洲大陸,影片通過描述小獅王辛巴的成長,探討愛、責任和生命意義等嚴肅主題。迪士尼的動畫專家利用水墨粗繪的渲染技巧充分顯露出非洲大地的壯闊瑰麗,電腦動畫將羚羊奔馳一幕精彩地加以呈現,再配合漢斯·季默澎湃的樂章,給人如同史詩般的感受。該片的票房驚人,成為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獅子王》隻是眾多源自“經典”的動畫作品的一個代表,我們在許多作品中均可以追溯到經典文本。1990年以來,埃及王子、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國的花木蘭、阿拉伯的阿拉丁、巴黎聖母院裏的鍾樓怪人、《聖經》裏摩西出埃及的故事等題材紛紛出現在美式動畫電影中,再譬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魚》、《睡美人》、《阿拉丁》、《美女與野獸》以及《愛麗絲漫遊仙境》等動畫作品,它們的源文本本身就是膾炙人口、流傳已久的童話或傳說。

事實上,動畫與童話的淵源關係由來已久,如果僅僅從文字意義上去考究,動畫中的所有對白、故事情節等,均以許多童話原型為基礎,進行影視化的改編和圖釋化的加工。所以,動畫的誕生,是一個童話(文學)文本圖釋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典童話給動畫片提供了令許多閱讀者都戀戀不舍的迷人風景,將經典童話文本作為故事原型,能夠獲得潛在的受眾群,也可以降低影片的風險;同時,許多動畫片更凸現出對童話的改編、童話情節的解構和重新塑造,從而產生了基於經典童話文本的文化變異。從口耳相傳的民間童話到經過作家整理成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寫作的作家童話,傳統經典童話文本在傳播過程中衍生出許多不同版本。隨著上世紀傳媒技術的發展,經典童話文本的電子媒介傳播成為可能,經典童話又被搬上熒屏,製作成電影、電視劇、歌劇、話劇等影視音像製品。經典童話文本就如同一位“百變女郎”,在不斷被複製和改寫的過程中展現出不同的麵貌。

之所以以經典文本作為改編對象,是因為一方麵,為美國的主流電影文化帶來異域情調,注入營養;另一方麵,也為美國動畫進入國際市場帶來文化親同感和共鳴。而當藝術文本與其文化背景有了直接的關聯意義時,就不應隻是僅僅局限於了解藝術文本的特點,還應把握審美對象自身的豐富性,而且同時也應把藝術話語本身放到更廣泛的藝術環境中去看待,把它與前此發生的所有的藝術話語的性質和可能性聯係起來。因此,藝術環境、語境、藝術傳統的因素就在藝術理解中顯示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動畫藝術在表現形態上卻恰好自然地將這些因素融會貫通,並顯示出動畫語言的強大張力。

今天,當我們仍然久久眷戀於那些古典童話的永恒魅力中時,不禁也呼喚著當代人的童話文本。當林格倫帶著她的長襪子皮皮闖進我們的生活,以狂野的想象、十足的遊戲精神衝擊著我們已麻木的心靈時(林格倫《長襪子皮皮》);當遙遠的星球上憂鬱的小王子守護著心靈,與我們做無聲的交談時(聖·德克旭貝裏《小王子》);當小姑娘“芬”在為一頭小豬呼喊著“可是,這不公平”時,當蜘蛛夏洛與小豬威伯在最為純真的友誼中幸福地生活著時(懷特《夏洛的網》);當小老鼠斯圖亞特勇敢地一直向北走尋找著夢想時(懷特《小老鼠斯圖亞特》)……我們不禁感動地說,童話仍然存在著。20世紀這些老少鹹宜的經典童話文本就是最好的證明,人類的童年永不幹涸,人們對童年的回憶和慨歎在歲月鐫刻下愈加深邃,因而童話般的心靈追問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