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這類比率分析的要求時,我們必須先了解企業。為什麼巴菲特不僅僅看報表,還要去公司看看,去工廠轉轉。因為投資並不像算術題那樣簡單。我國有句俗話,叫作救急不救窮。這也是要我們先對這個人定性,再對它定量。
還來看《水滸傳》。為什麼宋江能夠得到梁山眾將的擁護呢?按照鮑鵬山先生的觀點,是因為宋江能給眾人找到出路,而晁蓋不能。我們給晁蓋定性,他隻是一個草莽英雄,不具備投資價值。這一點從他的遺言中就可以看出來。
晁蓋在遺言中說,誰殺了史文恭才能成為梁山之主。光憑自身的武略,宋江肯定不能完成任務,倒是林衝等老牌會員有這種實力。所以,宋江並沒有急於先抓史文恭,而是先逼反了盧俊義,借助盧俊義去殺史文恭。這樣,晁蓋的遺言就失效了。誰會讓剛來沒多久且大家不了解的盧俊義成為領袖呢?及時雨宋江才是當仁不讓的人選,而且大家相信宋江能為大家找到出路。這就是定性的重要。有了定性,才有定量。
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想要向沃爾瑪、戴爾看齊,就要使現金和負債在低比率條件下運行。如果不能隨時創造現金,隨時可以將存貨或服務變現,就不能實現。所以,在此之前,你一定得先有這個能力,先練好內功。內功一旦確定了,想學招數就可以很快融會貫通。
銷售現金比率:營業收入的含金量
什麼是營業收入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賣一台售價為5000元的電視機,就是收入5000元。那麼它是成本,還是費用呢?事實上都不是。請注意,我們現在討論的對象既不是毛利潤,也不是淨利潤,而是收入。所謂的收入,就是收了多少錢,暫時不需要計較成本和費用。
不過,這裏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賣出去,貨款就一定能夠收回來嗎?答案是不一定。它有幾種可能性:第一是當場進行現金交易,貨到付款;第二是貨款在當期無法及時收回,形成了應收票據和各種應收賬款;第三種是根本就收不回來,直接成了壞賬。
我們辛苦那麼久,為的是什麼?收益,而收益的終點就是現金。收回來的錢才是真真正正已經賺到的錢,才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我們看到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它們的總體思想都是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的。它們是建立在所有和我們進行交易的人都是講信用的人。不管是現在給,還是以後給,反正錢肯定是收得回來的。
當然,我們也得做好一些糟糕情況的打算,比如預留給各種壞賬計提準備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關於現金流量的問題,都以是收付實現製為基礎的。
如果利潤表上顯示是贏利的,但現金沒有收回來,銀行來催款了,供貨商來催款了,總不能用利潤表來還債呀!所以,把錢收回來,才真正是自己的,在賬麵上的,未必是自己的。這就涉及營業收入含金量的問題了。
下麵,我們就將為大家介紹一個衡量營業收入含金量的公式。在這個公式中,營業利潤的含金量是用銷售現金比率來衡量的。
【公式說】銷售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營業收入
公式中還要著重說明的是分子。這裏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采用的是狹義的概念,而不是廣義上那個“自由現金流”的概念。因為自由現金流裏麵包括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但我們這裏進行比較的與投資無關,所以必須要用狹義的概念。
銷售現金比率的值越高,說明營業利潤的含金量越高,反之就越低,也就是說,賣出去了東西卻還沒收到全部的錢。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們還是來看一下實例。表10.4為合肥百貨和大連友誼的銷售現金比率數據。
二者比較起來,大連友誼的數據實在太富有戲劇性了,完全像是在坐過山車。在不算太長的15年裏,其中就有5年每收入100元還要支出現金。相對來說,合肥百貨就顯得穩定多了。雖然有時候,銷售現金比率略低,營業利潤含金量略有下降,但是它足夠穩定。而我們投資企業的標準就是需要長期穩定的盈利。如果這樣比的話,好像這個比率太小了,要知道我們比的分母可是營業收入啊,收入中是含有成本和費用的。如果想看營業利潤中當到底有多少錢收回來了,我們可以改變分母,將銷售收入改為營業利潤。
看完了零售類企業,再看釀酒類的企業銷售現金比率,如表10.5所示。
表10.5為山西汾酒和老白幹酒銷售現金比率的相關資料。由於山西汾酒和老白幹酒在本書中一再作為例子出現,所以對於它們的情況,大家也比較熟悉。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山西汾酒的經營狀況要比老白幹酒強上一些。遺憾的是,從現在的表格中根本無法體現,因為二者的銷售現金比率都像是在坐過山車。所以,如果進行比較的幾家同類企業的銷售現金比率都比較低的話,還要看其他報表的數據綜合判斷。
通過收入含金量的計算,我們還可以根據相同的理念來計算一下淨利潤的含金量,具體方法是用自由現金流除以淨利潤。現金流就是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的,無論你賺多少錢,我隻看你收回來多少錢。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們還是用具體數據來比較一下,如表10.6所示。
表10.6為上汽集團和江鈴汽車淨利潤含金量的相關數據。這兩家公司15年來的現狀充分說明了一點:重工業類企業的自由現金量簡直是慘不忍睹。因為需要不斷地進行周期性的資本化投資,所以重工業類企業的自由現金量總是呈現高起高落的局麵。
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如果自由現金流比淨利潤少,我們可以理解,但為什麼有的時候自由現金流還比淨利潤多呢?從前麵的相關講述中,我們已經知道,重工業類企業收款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還款後自由現金流就比較多,而某些沒有收回貨款的年份,自由現金流就少,有時甚至是負值。
說完了重工業類企業,再來看零售業的淨利潤含金量數據,如表10.7所示。
從表10.7中,我們不難看出:大連友誼作為一家零售業竟然在15年間中有7年的自由現金流是負值,而合肥百貨從2005年以後雖然自由現金流並沒有大連友誼某一年高,但是它卻保持著穩定,這是最難得的。這充分表明,淨利潤的含金量的比值是越大越好,越大說明銷售回款能力越強,財務壓力越小。
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理論上最多能得到多少股利
在講自由現金流的時候,我們說過,這些錢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是可以償還負債和放發股利的最大限度額。如果沒有當期需要歸還的債務,並且暫時還不想提前還債的話,自由現金流就是理論上可以最大派發的股利了。當然,所有的企業都不會將可以自由支配的錢都分掉,還要留下一部分進行資本化投資。所以,我們隻說理論上到底有能分多少股利。
不過,直接看自由現金流得到的是總體股利的數據,但是要看每股能派發多少股利,就需要再做一個除法,即用自由現金流除以在外流通的普通股數據。
【公式說】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經營現金流量淨額/普通股股數
如果不細分的話,可以按上麵的公式直接進行計算。如果你想知道狹義的每股現金淨流量的話,就直接用現金流量表中的第一項除以普通股股數。
還是讓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數據。表10.8為山西汾酒和上汽集團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數據。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如果光就數值來看,上汽集團的自由現金量最高有七位數,而山西汾酒隻有六位數。但如果涉及平均數,也就是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的話,山西汾酒的股東就比較幸福了。你所獲得的收益要比上汽集團高。雖然這些錢並不能全部進入股東的口袋,但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數值越高,說明股東所擁有的權益就越多。
其實,它和自由現金流的意義是一樣的,隻是將收益平均到每股上而已。自由現金流越多,那企業才有能力擴大規模,才能開發新產品等。一切都離不開現金,而自由現金流才是目前可以真正使用的現金。
全部現金回收率:最終的現金比率
這次,我們要用自由現金流來比一個最大的數值。之前,無論是比流動負債、比到期負債、比收入、比營業利潤,還是比淨利潤,分母都是企業總資產的一部分。而這次的分母則是平均資產總額。用自由現金流比平均資產總額得出的全部現金回收率就是企業運營中最終的現金比率。全部現金回收率這個指標可以稱得上是終極指標了。它的目的在於考量企業全部資產產出現金的能力。對於這個指標而言,比值越大越好。比值越大,說明企業可以自由支配的現金就越多,企業的運營情況就越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自由現金流為10元,平均資產總額為100元,那麼全部現金回收率就是10%。一年10%,按照這個速度,10年就可以翻一番。所以,這個比率的倒數就可以用來說明全部資產用自由現金流回收所需要時間的長短。回收期越短,說明總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就越強。相應地,投資者獲取的權益就越大。
以上隻是完成了理論上的證明,下麵還是讓我們一起來接觸一下相關數據,如表10.9所示。
表10.9為山西汾酒和老白幹酒的全部現金回收率數據。光就2011年的數據來看,山西汾酒的自由現金流是2010年的2倍還多,而老白幹酒的自由現金流隻增加了288萬元。如果按照2011年的速度,隻要3年多,山西汾酒的產值就會翻一番。不過,這樣算出來的結果必然會跟企業的實際發展有較大出入,因為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循序漸進的。我們還是取一個長期的參照比較好。
另外,按照10年積累的數據來看,山西汾酒的平均回收率為14.40%。也就是說,用7年左右的時間,企業的投入就可以全部回收。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我們在本書中一再提到的巴菲特的哈撒韋公司的平均回報率也隻有20%。
相比較而言,老白幹酒的平均回收率就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了。自由現金流在10年中連續遭遇5次波穀,所以回收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不還錢夠不夠花
我們在講現金流量表的時候,著重講的是自由現金流,而最可能削減自由現金流的就是資本化投資。有些企業特別依賴於資本化投資,最後賺來的錢幾乎都被攤銷完了,股東幾乎沒有任何權益可言。所以,我們必須要計算一下,在不考慮負債的情況下,賺的錢夠不夠自己花的。
企業為自己花錢都有哪些地方呢?當然,生產經營的事兒要排在第一位了。固定資產類需要添置一些,設備需要更新維護。擴大生產規模的話,流水生產線還需要再買一些,廠房的費用也會增加。另外,如果擴大生產規模,企業自身的存貨量也會增加,而存貨量增加也是需要投入現金的。生產的事情忙完了,如果還有餘錢,還可以考慮給股東發些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