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份高蛋白相當於50克瘦肉或者4個大雞蛋,或者100克豆腐,或者100克魚蝦,或者150克雞鴨魚肉,或者25克黃豆。一天3份。比如說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個荷包蛋,中午我準備吃一份肉片苦瓜,晚上吃一份豆腐和二兩魚,這樣一天3~4份蛋白不多也不少。
人體蛋白越多,死得越快,為什麼呢?很多氨基酸從尿裏排出,影響腎髒,蛋白過多,消化不良,造成腸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少林寺的海燈法師60多歲還練“一指禪”,但蛋白營養不良,消瘦,得帕金森氏綜合症,後來靜脈點滴氨基酸,治好出院後他辟穀,不吃不喝,最後營養不良去世。
那麼,什麼蛋白質最好?魚類蛋白質好,它有明確的預防動脈硬化作用。吃魚的地方,例如美國阿拉斯加、我國舟山群島,居民吃魚越多,動脈越軟,得冠心病、腦血栓的越少。植物蛋白什麼最好呢?黃豆蛋白。它不但是健康食品,還有一定程度的降膽固醇作用和防癌作用,對婦女還特別好,能減輕更年期綜合症。
牢記四句話
合理膳食中的“四”就是四句話,即:有粗有細、有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為維持全麵均衡的營養,應粗糧細糧搭配,單吃粗糧或者單吃細糧,都不能維持全麵的營養。粗細糧搭配一個星期吃三四次粗糧,棒子麵、老玉米、紅薯這些粗細糧搭配營養最合適,有明顯的蛋白質互補作用,能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還有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的互補效益。
吃過多甜食對健康不利。據我們10個南北城市人群9年前瞻性研究,每人分別每日平均多吃50克肉、蛋或糕點,則血膽固醇分別平均升高9毫克/分升、31毫克/分升和22毫克/分升。可見蛋類對膽固醇影響最大,糕點次之,肉類最小。根據實際調查,我國人群食糖消耗量遠低於西方國家,目前尚未達到“過食”程度。
“三四五頓”是指每天吃飯的次數,即在總量控製下,少食多餐。僅僅少食多餐這一飲食習慣本身就可以相當有效地預防糖尿病、高血脂。在每日攝取量不變的情況下,早、中餐比例大,有利於降血脂、減體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則相反。少食多餐可使血糖波動幅度及胰島素分泌幅度變化趨緩。對於超重者,應當早餐占40%,午餐占40%,晚餐占20%,有助於降血脂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