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17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家庭氛圍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就好比是一張白紙,他長大後究竟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跟他的成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中國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由此可見,人們從很早就開始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作用。
在今天,良好的家庭環境更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對於那些對環境比較敏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入“學習障礙生”行列的中等生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然而,我們許多家長在這方麵做得卻並不到位。
小星在學校的成績一直在班裏20名之後,媽媽鼓勵他一定要刻苦學習,爭取在下學期進入班級前10名。小星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努力抓好自己的學習。在學校裏,他認真聽講,勇於發言,表現非常突出,然而一回到家,他就很難再用心學習了。
原來,最近媽媽的幾個同事,一下班就到小星家裏搓麻將。“嘩啦、嘩啦”的洗牌聲讓小星很難專心寫作業。老師經常會布置背誦課文的作業,小星一背課文,媽媽就嫌他太吵,讓他閉上嘴默記。而他們的麻將卻一打就是半夜,小星根本無法好好休息。因為休息不好,導致小星在課堂上的聽課質量也越來越差。
最近的這次考試,小星的成績非但沒有提升,反而降了不少。媽媽一個勁兒地埋怨小星學習不用功,小星嘴上沒說,心裏卻很不服氣:成績不好難道都是我的原因嗎?你怎麼就不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呢?在這樣吵的環境裏誰能夠安心學習?
一個孩子學習習慣的形成,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環境的熏陶。在上麵的案例裏,小星的媽媽對於小星的學習退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邊要求孩子學習上追求上進,一邊又不約束自己,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這就是我們當前許多家長的真實寫照。
無數事實證明:在溫馨、和諧、民主、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樂觀自信、情感豐富、性格穩定、人格優秀等特征。因為這樣的環境可以給孩子一種安全感、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家庭裏,孩子能夠享受到平等的關愛、尊重,因而學會了如何關愛別人、尊重別人,從而增強了自尊和自信,在學習等各方麵自然會表現得非常優秀。即使在某一方麵暫時落後,他們也能夠很快調整過來,迎頭趕上。
因此,作為家長要激勵中等生迅速成長起來,就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氛圍。
給家長的建議
方法一:家長要以身作則,創造一個學習型的家庭環境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因此,家長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就應該以身作則,自己首先喜歡學習。這樣一來,家長在無聲中就為孩子樹立了一個真實的榜樣。這種示範作用,比向孩子講多少空洞的道理都來得有效。孩子一看家長都喜歡學習,自然就會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喜歡上學習。
有一位朋友,她的孩子上初中一年級。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所以每天晚上,她都要盯著孩子做作業,一直盯到很晚。不過這個孩子很調皮,一有空閑就停下來玩兒。因此,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很累,她也很費勁。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位朋友報了一個自考大專的函授班。這樣一來,每天晚上她也得看書看到很晚,根本沒有時間看孩子了。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沒有了她的看管,孩子反而學得更專心了。原來,孩子看到媽媽學得那樣認真,自己也變得愛學習了。
一到晚上,她在這個房間看書,孩子在另一個房間做作業,整個家庭安安靜靜,沉浸在一種濃濃的學習氣氛之中。有時候,孩子會悄悄地過來看一眼,當看到媽媽正頭也不抬地看書時,自己又悄悄回去學習了。要是他寫完作業了,媽媽還沒有睡,他就會過來勸媽媽:“媽媽,時間不早了,你早點睡吧,明天還得上班呢。”每當這時,媽媽覺得孩子太可愛了。
在她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強,成績也一步步提上來了。
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注意到,孩子每時每刻都在觀察我們的表現、我們對學習的態度。當家長對知識表現出一種熱愛與渴求時,往往會影響到孩子,激勵孩子對知識的向往。
比如,有時候孩子學習累了,當他抬起頭來看到我們正在玩遊戲、看電視、或者在無事閑聊,那麼他的學習意誌就會大大減弱;如果這時候他看到父母也在忙於學習,忙得不亦樂乎,那麼他也會立刻緊張起來,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之中。
因此,為了孩子,我們家長一定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要以為自己已經過了學習的年齡,不必再讀書學習了。有句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家長要樹立一種終身學習的觀念,這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不然的話,家長自己都不愛學習,又怎麼要求孩子熱愛學習呢?
方法二:在家庭內部營造一種民主、寬鬆、溫馨的氛圍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盡量在家庭成員之間建立一種不以年齡大小、輩分高低為基礎的相對平等的家庭關係。這就要求家長把自己擺放在和孩子同等的高度,與他們平等相處,允許他們有自己的見解、意見,尊重他的自由,並且盡量從正麵肯定他的做法。如此一來,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容易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有利於雙方的理解和溝通,當然也更有利於激勵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有時候即使發現孩子有錯誤,家長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用寬容的方式來妥善處理,這樣更有利於孩子改正錯誤,做出正確的選擇。
小輝是某學校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期末考試前,老師安排同學們到學校補習英語。然而,有一次老師發現小輝沒有上課,後來發現他竟然在操場上打球,整整玩了兩節課的時間。老師很生氣,就把這件事通知了小輝的爸爸。
小輝的爸爸得知消息,心裏十分著急,但放學後他並沒有當麵指責孩子,而是耐心等待,希望小輝能夠主動把這件事情告訴自己。
一直到三天之後,小輝才把自己上課出去打球的事告訴了爸爸。他說自己知道錯了,以後一定改正。爸爸首先對小輝勇於承認錯誤的誠實行為表示讚賞,同時幫他分析了這件事的錯誤所在,最後爸爸告訴他,隻要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鼓勵他以後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長和老師。
聽了這話,小輝學習的勁頭兒更足了。
相對於其他家長對犯錯孩子的“棍棒”政策,小輝爸爸的做法就非常好。他既讓孩子認識到了錯誤,又幫助孩子找到了改正的方向,同時保護了孩子的自尊,還讓孩子學會了誠實,可謂一箭三雕!
方法三:夫妻之間的關係一定要和睦穩定
事實證明,夫妻關係不和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負麵影響,而和睦的夫妻關係則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孩子一回到家中,麵對的就是父母之間永無休止的唇槍舌劍,那麼他如何安心地學習?雖然父母之間的一些矛盾並不是針對孩子,然而城門失火,難免會殃及池魚。作為家長,我們至少應該做到不要當著孩子的麵吵架。
尤其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如果出現意見分歧,父母一定要背後解決,絕不要當著孩子麵你說東我說西,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在此需要提醒父母的是,這種你來我往的拉鋸戰,對於孩子幼小的心靈無異於一種殘酷的折磨。因為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是孩子最親愛的人,在這兩個人中間,他不想得罪任何一個,更不想失去任何一個。
因此,如果真的愛孩子的話,家長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充滿溫情的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對孩子來說,這是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美好的天堂!
細節18 為孩子購買必要的參考書
為了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效率,家長有必要為孩子購買一定數量的參考書。這主要是基於下麵幾個方麵的考慮。
首先,在課堂上,老師授課的即時性、連續性,使得所有的知識不可能完整無缺地、係統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麵前,一旦中等生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就可能出現知識點的遺漏,有些知識點的丟失是永久性的。而參考書恰恰可以彌補這點不足:係統的知識體係,可以有效地幫助中等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查漏補缺。
其次,中等生基礎弱、底子薄,要跟上班級的整體進度,特別是要趕上優等生的學習水平,就必須在課餘時間多下工夫。在課餘時間,老師不可能給所有學生全天候的輔導。這時候,中等生在家裏自學就可以依靠參考書,有些科目僅靠老師上課講,是不足以鞏固知識的,還需要在課下多做些習題以加深印象。
再次,家長有時候工作較忙,很難抽出時間來輔導中等生。因此,中等生可以利用參考書來幫助自己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和疑惑。從某種意義上,參考書是除了老師、家長之外中等生的第三位老師。
而在一般情況下,中等生也十分願意通過參考書來學習。因為這種學習方式沒有父母老師站在身邊的那麼多壓力,身心完全處於輕鬆自在的狀態,這樣反而更有利於中等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因此,家長為孩子購買一部分參考書,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與此同時,家長為孩子購買參考書,也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家長十分關注他的學習,希望他有一個好成績。這一方麵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同時也可以激勵孩子更加發奮努力,去取得更好的成績。
給家長的建議
方法一:購買參考書時並非多多益善,要有所選擇
每個學期開始之前,許多家長都會為孩子購買大量的參考書。有的家長大包小包地拎著,一買就是七八本甚至十幾本書。參考書熱銷,幾乎成了每個學期開學伊始書市的一大景觀。
然而參考書並非多多益善,如果隻重數量不重質量,不但浪費錢,而且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巨大的精力浪費。小剛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因為幾次考試小剛在班上都是中等水平,焦急的爸爸在這學期開始時一口氣為小剛買了8本參考書。爸爸以為自己為孩子盡到心了,然而小剛的學習效果卻並不理想。
原來,爸爸在買的時候沒有認真看書的內容和質量,結果其中有兩本參考書的質量很差,經常能在書中發現錯別字。小剛剛上二年級,正處在認字、識字的階段。結果他以其中的參考書為準,幾次在考試時寫錯了字,自己還一直以為是老師教錯了。由此可見,劣質的參考書真是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而在這8本書中,還有幾本是側重練習的。不過書中隻是羅列出了大量的習題,在最後幾頁寫出了答案,而小剛特別想知道的解題思路和步驟卻隻字未提。結果小剛做了一大堆的習題,卻沒有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一連幾本書做下來,小剛累得精疲力竭,學習效果卻很不理想,反而產生了一些悲觀、消極的情緒。
家長隻有選擇質量上乘的參考書,才能對中等生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而在大多數中等生眼裏,好的參考書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就像一位耐心和有經驗的老師在一步步引導、啟發自己逐步培養興趣、開拓思維。借助這類參考書,中等生才可以在學習上少走彎路。
因此,家長在挑選參考書時一定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把好書的質量關。一般來說,家長要做到“兩看一聽”。
一要看書的出處。專業出版社在編校質量、作者隊伍、出書經驗等方麵有相當大的優勢,選擇一些有名的大出版社,質量上會更有保障。另外,既有豐富一線教學經驗又有較高教學能力的特級、高級教師編寫的參考書,質量也往往值得信賴。當然,當前市場上有不少是假冒“名師係列”的書籍,有些特級教師隻是掛名或寫了個序,書中內容並非本人撰寫,這樣的參考書購買時也要謹慎。
看出處還有一個小竅門:看出版日期、版次和印次。參考書與教材同步這一點至關重要,有些參考書出版年代較遠,實際上已經落伍,就不能再購買了。家長一定要選擇那些新近出版、與新課程標準接軌的參考書。同時,印數高的、修訂版的、增補版的、獲獎的參考書一般質量都很過硬。
二看書的內容。買參考書千萬別隻看廣告或是書的裝潢,還要仔細翻看內容。如果是挑選數理化方麵的參考書,不妨看看裏麵的例題。例題講解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參考書的質量,也直接決定著孩子能不能獲得最好的複習效果。好的例題講解能夠極大地啟發孩子的思維,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聽書的口碑。在購書之前,不妨聽聽老師或者高年級學生的建議。一般來說,老師接觸各類參考書的機會較多,而且熟知教學的需要,因此他們推薦的參考書應該比較可靠。
方法二: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參考書
許多家長在選購參考書的時候,容易陷入跟風、攀比的誤區。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每個人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所使用的參考書也應該有不同的側重。
小燕的媽媽在為孩子買參考書時,正好遇上了幾個孩子的媽媽也在場。看到別的家長都為孩子選了幾種特級教師寫的參考書,小燕的媽媽也為她買了幾本。
結果,小燕回來後發現書中的習題很難。每次看半天,小燕都看不明白,隻好請教媽媽。媽媽忙著做家務,根本沒時間輔導她。媽媽給小燕買參考書就是為了讓她自學,為自己省些時間,如此非但沒有省下時間還需要多安排時間幫她解答。小燕的媽媽很不理解,總是數落小燕“怎麼就不動腦子想想”。其實這套書是專門為特長生寫的,雖然裏麵的例題非常精彩,但在難度上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小燕能夠接受的程度。
小燕絞盡腦汁還是學不會,再加上媽媽的批評,學習的積極性大受打擊,成績更是每況愈下。
由此可見,父母為中等生選購參考書時,一定要首先對孩子的基礎有一個定位,明白他的知識層次水平,找到其薄弱的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參考書。
方法三:引導中等生正確使用參考書
縱使有再好的參考書,不懂得加以運用也是枉然。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學生的留言:
“君可見,回答時參考書一捧,洋洋得意,任你老師怎麼問;君可見,作業時參考書在手,揮灑自如,任你老師出什麼題;君可見,作文時作文書一本,海闊天空,天下文章一大抄;君可見,預習時參考書一搬,擺開架勢,怎一個‘抄’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