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解讀弟子規(二十一)餘力學文之一(3 / 3)

畫外音: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既然《弟子規》告訴了我們讀書的重要性,那麼關於學習的方法怎樣才能讀好書,《弟子規》又會給我們提出哪些可行的建議呢?

錢文忠:

明白了學文的重要性,我們知道還不夠,也就是說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還不夠,那麼缺在那裏呢?我已經明白要好好讀書了,還有什麼需要明白的呢?有,這個也很重要。也是我們現在的父母和老師往往容易忽略的,讀書的方法。

怎麼樣讀書?有什麼好的讀書方法?我們特別要指出的是《弟子規》所傳授的學文也就是讀書的方法,是我們今天的父母,甚至我們今天的有些老師,或者說很多老師未必了解的。既然不了解,那根本就談不上重視,其實《弟子規》裏講的這種讀書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是一千多年,乃至更長的時期以來積累下來的寶貴的讀書經驗,非常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非常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不僅僅是讀書的方法,同時也是修身養性,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舉止習慣的辦法。

我們千萬要特別重視,今天,我們全民族,全社會都在尋找這樣的辦法。什麼辦法呢?既要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讀書,掌握知識的學習效率,我們現在非常看重這個,一般來講我們的孩子現在小學生做作業晚上做到九十點是正常的,我們父親經常講你能不能提高點效率。孩子也想睡覺的,孩子也想玩遊戲的,沒有那個孩子願意做功課做到九十點鍾,做大十一點鍾的。孩子也想找到一種非常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的辦法,如果我們的父母和老師能夠手把手地教給他們一些辦法,難道不是很好的事情嗎?所以一方麵要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同時又要有益於孩子的人格、品格的養成。有助於形成孩子終生收益的良好生活習慣和良好的行為規範,我們全社會都在找這樣的辦法,大家都在找。可惜的是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成效不大。我們並沒有找到,我們忘記了在我們自己悠久的傳統文化當中,就有相關的資源,就有相關的經驗。《弟子規》就是其中之一。

畫外音: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關於讀書的方法《弟子規》首先就告訴我們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是我們會覺得讀書我們隻要認真不就行了。這三到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錢文忠:

讓我們看看《弟子規》所傳授的讀書方法到底有那些?首先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就是非常著名的讀書三到,過去,幾十年前讀書人都知道讀書三到。你讀書的時候心、眼、口都要到,這個出典是在那裏?出典在朱熹,朱熹的《訓學齋規》裏麵講到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的原話被《弟子規》總結的非常好,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裏麵首先要強調的這三到當中,最要緊的是心到,但是首先我要強調這是古人的一個誤解,古人認為心是思維器官,這個是錯的,心沒有這個功能的。我們講說這個人很有心計,這個人心思很密,這個人心眼好,這個人心眼壞,跟心都沒有關係。中國人大概是到李時珍開始明朝才明白,人的思維器官是腦,說應該是腦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到,當然心總歸也在的,不在也不對的。所以我們要注意隻不過是強調心思要集中,腦力要集中。

歸根結底結讀書要什麼?要全神貫注,讀書的時候要全神貫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現在特別多。讀書的時候一心數用,耳朵裏塞著耳機,你也不知道他聽什麼歌。眼睛看著電視,沒準腦子裏還想著遊戲,這樣的話怎麼能讀好書呢?這是不可能的。有些孩子雖然高聲朗讀,但是心不在焉,這就是我們過去講的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那你也記不住怎麼會提高讀書的效率呢?實際上古人講的讀書第一要集中精力,我這段時間讀書,我就要排除雜念,我把心思或者把腦力用在讀書上麵。

第二眼要到,古人的讀書是眼睛盯著書的,我們現在很多人讀書是眼睛看著書的,這個是不大一樣。要眼睛牢牢地盯著這個文字。口到是什麼意思?要出聲。我們現在孩子沒有高聲,我們隻有看書的習慣,沒有讀書的習慣。我們今天說孩子你好好讀書,這個意思是孩子你好好地看書,古人的讀書是要讀出聲來的,要朗讀的。現在我們孩子的朗讀習慣主要保留在學外語方麵,英語要朗讀,但是我們讀書不朗讀,古人都要讀的。現在對於孩子來講,特別要強調的是要習慣於高聲誦讀。我們現在讀經典是非常強調誦讀嗎?經典誦讀嗎?這是對的。你不讀出聲音來,你調動不了全身的注意力,你也不能感受到文字之美,你不能感受到音律。

比如說要讀古代詩歌,你不讀出聲音來你怎麼能感受到它的押韻呢?怎麼感受到它的平仄呢?你讀古人,你如果不讀出聲來,你怎麼能知道它的跌宕起伏,抑揚頓挫,怎麼能知道為什麼在這裏要用這個字,為什麼在那裏用那個字呢?都不大知道。

包括我們現在很多孩子讀語文課文讀著範文,哪怕是現代的文章我不讀古人,白話文,講究的。比如老舍先生講究,講究到什麼地方?他寫散文,不是寫古人,他講過如果前一句話是用平聲結尾,什麼叫平聲?第一、第二聲,那麼我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要用仄聲起頭。講究到這個地步的。如果你不讀,你怎麼知道老舍先生的文章好。所以一定要讀出來,實際上為什麼我說這個方法,讀書要三到這個方法不僅僅是對讀書有益呢?它當然對讀書有益,你如果用這種方法讀書,效率提高很容易記住,同時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你借讀書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處事習慣。

請問,人生有哪一件事情是不需要用心的,讀書你能夠用心,往往能夠形成比較好的處事習慣,你今後遇到事情就不會掉以輕心,而會專心致誌,聚精會神。有這樣習慣的孩子往往是比較容易做出成績,比較容易取得成功的孩子。這一點我們要高度重視,那麼《弟子規》還傳授了哪些讀書的方法?還有哪些讀書的方法是被我們忘卻了的,或者忽視了的呢?請大家聽下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