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窮養關鍵之十:“堵”不如“疏”,幫助男孩順利度過“青春危險期”(1)(2 / 3)

同時,男孩隨著自我意識和好奇心的增強,不遺餘力地追求個性,讓自己變得很另類。另外,男孩喜歡“跟風”,追求時尚,表現個性,但缺乏對事物全麵綜合評價的辨識能力,他們不一定了解時尚的東西對他們而言不一定是好的東西,有些男孩所追隨的東西,往往是標新立異、突出自我,卻反潮流,對自我形象不利。

這個時候,家長覺得自己的男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心裏會有一種驚慌和害怕。當家長有了這種擔心、恐懼和害怕的時候,這種心理狀態會帶到他和孩子的交往中。

由此可見,父母對這個關鍵時期的男孩,要有正確的認識,另外需要在這一關鍵時期對男孩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幫助男孩平穩地度過這個叛逆期。

方法一: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父母看到青春期的男孩有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幹的時候,父母會表現得非常生氣,就會將不滿的情緒發泄在男孩身上,恰恰這個時候,男孩的逆反心理最強,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會讓男孩產生強烈的不滿,繼而發生爭吵,甚至可能發生“武力”。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冷靜下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認真地看待男孩叛逆的問題,想辦法與男孩進行溝通,共同解決男孩麵對的問題。

方法二:認真傾聽男孩的心聲

青春期的男孩們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一些心裏話也不和父母說,甚至和父母有強烈的情感上的衝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反應出現的時候,家長要去傾聽男孩的心聲,不要去講道理,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已經被無數人證明了。父母要傾聽男孩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不是因為孩子渴望成為成人、渴望獨立,父母沒有滿足孩子的這種需要。了解了男孩的心聲,再做出針對性的措施,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方法三:父母要給予青春期男孩足夠的信任

青春期的男孩,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父母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

孩子們常常說:“我爸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父母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力和信任,男孩已經長大了,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不希望父母參與,而是想獨立解決,證明自己已經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證明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父母應該給予男孩足夠的信任,一些事情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好的一麵。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半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曾經有一位母親說出了這樣一件事:

她的孩子上初二了,正是處於叛逆期,經常與他們爭吵,後來,索性住在學校不回家了。

那段時間正趕上最疼愛他的奶奶生病住院了,她經常給孩子打電話說奶奶病了,你到醫院看看她吧。孩子盡管在電話裏答應,但是從來沒有去看望過。

有一次奶奶病情加重,他趕到醫院看奶奶,然後責備媽媽:“你怎麼不及時告訴我,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她本來想說:“我給你打電話,你從來都不接。”但她忍住了,說:“我以為你知道奶奶的病情,你會回來的。”

孩子什麼話都不再說了,那幾天住院期間一直陪著奶奶、照顧奶奶。後來,奶奶回到家裏之後,他從學校搬回了家。

這段時期,家長對男孩要信任、接納,對男孩做得不夠好的方麵要寬容,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滿足他們內在的需要,滿足他們成為“獨立人”和被信任、被認可的需要。

95

請及早與你的男孩談“性”

一位媽媽在一個教育網站上給專家留言說:

我兒子今年11歲了,最近我發現他對人體的生殖器官特別感興趣。一次,我叫他吃飯,當我剛推開他的房門時,就看到他慌慌張張地在藏什麼東西。我讓他拿出來,才發現是一本雜誌,刊登了很多赤裸的人體圖片。我很納悶他小小年紀怎麼會對這些感興趣,也很擔心他會變壞。

還有一對父母留言說:

我兒子今年12歲了,我們認為孩子即將小升初,壓力比較大,對他的管教也比較寬鬆。有一天,我們去他的臥室幫他收拾,居然發現了他被子下麵放著兩本黃色小說,電腦桌的抽屜裏也放著一張黃色碟片,我和他爸爸商量過後,決定暫時不打擾他,特地過來谘詢你們,我們該怎麼辦?

這兩個問題反映出來的都是男孩青春期間出現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對青春期的年齡界定,11~12歲是屬於青春期,事例中的兩個男孩正處於青春期的早期。進入青春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心理上“性意識”的覺醒。其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孩子在8歲時由於其腎上腺素分泌的改變,就為青春期性意識的覺醒做好了生理上的準備。其實,事例一中的家長不必過於憂慮,男孩子在這個年齡對人體生殖器官發生興趣,是一種正常現象。事例二中的男孩,可能是出於對性的好奇,隻是通過了不正當的途徑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父母不用擔心他會變壞,但是需要正確地引導他。

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就應該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通過正確的方式消除男孩心中的疑惑,幫助男孩健康地度過青春期。

關於性教育的內容,多數父母認為,性教育就是告訴孩子有關性交、懷孕和生育的“真相”,即解釋與孕育下一代有關的過程以及對性的感受。其實所謂“性知識”,應當是從孩子對個人及他人(包括自己的身體和別人的身體)的認識開始;也就是說,是從個體有了生命以後,父母怎樣摟抱、撫觸、嗬護和刺激他的態度,以及父母彼此如何開始的。

方法一:教育孩子性知識時,要自然

對男孩進行性知識教育時,不要刻意製造一個情景或創設一種嚴肅的氛圍作為談話背景,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警惕”心理。最適當的談話機會是“借景”,即與孩子正在共同參與一件事,如一起看電視或聊天時,把自己對性的觀點、看法表達出來,並且啟發孩子也談談自己的觀點。

性早教專家強調說,孩子提出性方麵的問題時,父母不可逃避、隱瞞或指責,應該在不違反科學的前提下坦率予以回答。家長要有成熟的性經驗、良好的人格素質、正確的性價值觀,但又不要試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並虛心聽取孩子的意見。其實,孩子並不特別注意父母回答問題的內容,而是在意父母回答問題時的態度。

方法二:給男孩提供有關性知識的書籍

當男孩進入到青春期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有關性健康教育的書籍讓其閱讀。拿這類書給孩子看時,也要講究技巧,比如,悄悄地把書放在孩子能夠發現的地方。如果孩子通過閱讀,希望與父母交流觀點時,父母不要拒絕,而要坦然麵對。

有的父母認為,看這類書會讓孩子對性問題更感興趣。其實,看看街頭小攤上唾手可得的色情書籍,就知道禁止孩子閱讀涉及性的書籍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看一些專業人士編寫的教材,這樣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