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窮養關鍵之九:男孩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2 / 3)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和好勝心,男孩同樣如此,而且好勝心方麵更為強烈。然而,由於他們不具備道德評價能力和應有的社會價值感,因此,免不了使好勝心轉變為虛榮心,從而導致說謊。因此從小要培養孩子正確健康的競爭觀念。

父母可以通過身邊的小事情,分析道理,給孩子講故事,教給孩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讓孩子了解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做了錯事會對自己和別人產生怎樣的不良影響。讓孩子明辨是非,不應該做的事不做,不誠實的話不說,當無意中做了錯事,要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89

堅強勇敢,改變男孩膽小的習慣

在我們身邊,經常能聽到父母這樣對一些不聽話的男孩說:“不要出去,外麵有販賣小孩的。”“別去那裏,那裏有會吃小孩的妖怪。”“這個東西不能碰,碰的話會長長鼻子的。”家長經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嚇唬孩子,本來是想讓孩子聽話、老實,沒想到卻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相反,還有一些家長,當孩子表現出膽小或害怕時,家長又表現出過分的關心和愛護,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裏千哄萬哄,不離左右,為他忙前忙後,甚至把平時孩子最喜歡的吃的、玩的一並送上,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懼心理。

可事實上,這樣做卻是適得其反。不但不能讓孩子膽子變大,反而會助長孩子的恐懼心理。因為家長這樣做隻是讓孩子暫時回避了他所懼怕的事物,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為什麼怕,怕什麼的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孩子又會舊態複萌。

所以教育專家指出,當孩子們表現出害怕時,讓孩子采取回避的態度,回避後又給他更多的關懷和溫暖,給他吃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這實際上是強化了他的恐懼心理。因為他表現出恐懼,尤其是回避恐懼給他帶來了好處,所以,他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小。

可能,有些父母認為每一個男孩在小的時候都會表現出膽小的現象,當男孩長大了,自然就改掉了,其實這並非是像家長所想的那樣簡單。

如果男孩從小就膽小,時間久了,就會表現得非差害羞,在麵對陌生人或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時,膽小害羞的人往往顯得局促不安,不能與人坦率自然地交往,同時也讓旁邊的人感到不舒服;當遇到不熟悉但認識的同學時,膽小害羞的人常常因為不好意思而沒有與人打招呼,結果可能會讓人誤解為高傲、目中無人,從而影響了人際關係。

同樣,當一項新的任務擺在麵前的時候,膽小退縮的人總是缺乏信心,認為自己可能勝任不了這項任務,從而放棄或逃避,於是可能就比其他人少了很多發展的機遇;膽小害羞的人總是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對於別人的話過於敏感,所以別人的一句否定或批評可能就會讓他們悶悶不樂、耿耿於懷,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心情。

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膽小退縮的人在追求目標時,總是缺乏主動性、勇氣和信心,所以可能錯過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膽怯退縮的確是男孩未來生活中的一大障礙,是成長、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從小幫助男孩踢開這塊絆腳石,讓男孩勇往直前地走在成長、成熟、成功的道路上呢?

方法一:樹立男孩的自信心是幫助男孩克服膽小的重要法寶

膽小的男孩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些事情表示懷疑,結果可能會由於心理緊張、拘謹使得原本可以做好的事情弄糟了。很多男孩,可能都有過考試怯場的經曆。本來平時成績不錯,但是一遇到比較重大的考試就緊張得不得了,腦子裏一片空白,結果以前會做的題,也做錯了,這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現,而性格膽小的男孩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那些自信、膽大性格外向的人,可能越是大考試發揮越好,這是因為後者自信心比較強,而且不像膽小內向的人那樣瞻前顧後,想得那麼多,大腦的興奮點都集中在如何答題目上了,所以比較容易發揮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

所以,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盡量幫助男孩克服膽小的缺點,幫助男孩樹立自信心,從而克服膽小的缺陷。

方法二:對膽小的男孩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克服缺陷

膽小的男孩表現出來的多半是畏首畏尾,對某件事情好奇但卻沒有膽量,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鼓勵男孩,讓男孩大膽嚐試。同時,對於男孩的一些冒險活動,父母不可因噎廢食,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男孩對曾經摔過跤的地方感到膽怯時,父母要告訴男孩,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這才是真正勇敢的男孩。

方法三:擴大男孩的交往範圍,讓他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

由於如今教育孩子的任務多半是由母親來完成的,同時加上交際圈子過於狹窄,會讓男孩變得膽小害羞,往往因為膽怯而不敢與別的小朋友們交往,變得越來越孤僻、退縮。

膽小的男孩很少與人交往,並不是他們不願意與別的小朋友交往,而是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別人不願與自己交往的。如果男孩形成了這樣消極的自我概念,即對自我的一種穩定的認識,那他們就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得讓別的小朋友很難接近,很難交往。

因為膽子小,他們不敢與別人交往,因為不敢與別人交往,膽子會越來越小,最後影響了孩子交際能力的發展。

其實這個時候,父母需要鼓勵男孩主動與別人交往,當男孩認為自己是可愛的,被別人接受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愛的,人們願意與之交往,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從而在別人麵前就不那麼膽小了。

當然要想變得膽大、自信,這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一個膽小害羞的孩子來說,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敢於嚐試新的領域、勇於迎接挑戰的自信、樂觀的人,還需要勇氣和持久的恒心!

90

改變男孩貪玩的毛病,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事例一:

我的兒子上三年級了,好像還不知道學習很重要,每次隻是匆匆寫完老師的作業,就瘋著出去玩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進入學習第一的境界。每次考試都是中等水平,自己還特自信,覺得沒什麼,下次會考好的,可是下次仍然如故,沒什麼進步,您說我該怎麼做呢?

事例二:

我家的孩子今年就要上初一了,也是學習最關鍵的時候了,可是他很貪玩,學習一直不理想,為此我一直很煩心,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愛上學習。

相信許多家長都為這樣的現象傷過神:孩子整天貪玩,對學習毫無興趣,不能自覺學習,即使是在有監督的情況下,也總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在當前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學習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可是現在的很多孩子,尤其是一些男孩,卻總是無法讓家長省心,為了男孩的學習,家長想了很多的辦法,但是收效甚微,到底如何才能讓男孩愛上學習,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到底男孩為什麼不喜歡學習?聽聽孩子們的心聲。

第四小學的孫奇奇:沒有興趣,整天都要去上課,整天都要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那些無聊的知識,沒有做遊戲好玩,玩遊戲可以過關,很有成就感,學習則沒有任何的成就感。

師範一小的閆睿睿:其實,我並不是不喜歡學習,原來也非常喜歡,覺得從書本裏能學到很多好玩的故事。可是媽媽每天都逼著我學習,在我耳邊嘮嘮叨叨,什麼不上學就沒有出息,什麼考不好就不給我買新衣服,不給我買遊戲機。還讓我上這個培訓班,那個培訓班,到了現在,我看到書本都想吐,看到老師就頭疼。

附中二小的劉棟梁:爸爸媽媽的眼裏隻能看到我的分數,其他的什麼都看不到。他們不讓我玩籃球,不讓我踢足球,不讓我玩遊戲機,他們什麼都不讓我做,我為什麼要為他們學習?

聽到了不愛學習的男孩的心聲,我們也就找出了問題的原因。男孩之所以不愛學習,和家長不切實際的要求分不開,父母望子成龍,對男孩的要求過高,後果是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繼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缺乏動力。特別是當家長采用強硬專製的手段時,孩子便會以一種逆反的行為報複父母的不公正。

另外,男孩心理發育不成熟,雖然智力水平屬於正常,但社會適應能力差,幼稚,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由於父母對男孩的學習比較重視,忽視了其他的方麵,造成了孩子的創造力和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被隻注意分數的父母所壓抑,男孩為了表示抗爭,放棄了父母最關心的學習,甚至厭惡學習。

那麼,父母如何對待這種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呢?

方法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促使孩子自覺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自然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對電腦很有興趣,他就願意自覺主動地看許多計算機方麵的書籍,也願意借助電腦來學習新知、查找資料,許多對電腦遊戲感興趣的孩子利用電腦來學習,貪玩的習性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家長和老師應不時地尋找和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並加以引導和培養,促進孩子的健康成才。

方法二:使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多是由於學習總是失敗,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因此,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恰當地為孩子確定學習目標,並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這樣孩子就能通過努力達到他能夠實現的目標,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又會激勵孩子繼續努力,使他不斷進步。對於那些頑皮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希望老師和家長心裏仍然保留一份對他們的尊重,超越他們之上有一種我們還不能理解的力量。任何一種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是培養終身的學習者,使他們感覺到自己與周圍的人們及大自然有深刻的聯係。這樣的孩子應該能清晰、獨立地思考,具備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每個孩子都需要在他的學習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學習中感受到他是世界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