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窮養關鍵之九:男孩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1 / 3)

87

消除自卑,讓男孩昂起頭麵對未來

我的兒子是屬於在成績方麵比較落後的一種學生,考試經常處於班級的倒數幾名,每次的家長會我們都要和孩子一起麵對老師的批評。但是我兒子有一點比別的男孩突出,動手能力比較強,喜歡鑽研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家裏的電器壞了,簡單的維修任務兒子經常是手到擒來,我一直這樣安慰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的兒子可能不是學習的料。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兒子變得非常自卑,也非常害羞,不再喜歡鑽研他喜歡的電器了。在我的追問之下,兒子說出了真相,在學校裏,兒子因為成績差,被老師瞧不起、被同學所冷落,他時常說自己“不行”“一無是處”,而且已經開始有厭學的跡象,甚至開始逃課,我不知道該怎麼幫助我的兒子?

許多成長中的男孩,在遇到失敗和挫折以後,麵對“惡劣”的環境會變現得無精打采,他們以自己是個“不行”的人為理由,選擇逃避,說明自己已無能力解決所麵對的問題。

害羞是自卑的一種表現,他們可能因為自己某方麵有缺陷,比如成績差、個子矮、身體過胖等,使得他們在社交的場合中,受到周圍的人嘲笑,無法參與談話,想表達自己心裏的想法,但又張不開口。在整個交際過程中,他都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

這種狀態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影響男孩的健康成長,給男孩留下自卑的心理。

比如,有一個男孩想在母親麵前表現自己,就偷偷地想把家裏的碗刷了,結果由於不慎,把碗全部打碎了,不明真相的父母狠狠地批評了他,導致男孩懷疑自己什麼都不行,什麼都幹不了,留下了自卑的陰影。

男孩的出發點是好的,隻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的結果與想象中的情形完全相反的局麵,男孩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他們會認為自己“不行”,這樣會導致男孩心理脆弱、自卑等,同時還會、又具有極力壓抑自己的惡習;他們擺脫不了挫折的陰影,或者幹脆躲在陰影中看這個世界,這就是自卑的根源。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走出這種不良心理障礙的誤區呢?

方法一: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一個人要對自己的品質、性格、才智等各方麵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才能在生活中獲得較為滿意的結果。除此之外,不要討厭自己,不要以為自己羞怯就容忍自己的短處。一個人不要隻看到自己的不足,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處處低人一等。例如,有的孩子總認為自己學習不好,天生愚笨,所以不敢跟別人比;有的孩子認為自己總是太胖,很多體育活動無法進行,就會喪失信心,產生厭惡自己並否定自己的自卑感,在與人交往時就缺乏勇氣,缺乏積極性、主動性。連自己都不信任的人,當然很難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了,而這又恰恰會助長自卑情緒,如此就會形成了“惡性循環”,越發增長了羞怯和自卑情緒。父母要經常給孩子以鼓勵,讓他不但能認識自己,還要全麵接納自己。

方法二:要讓孩子學會正確與人比較

自卑感強的人,在與人比較的時候,不能用一個正確的標準去比較,這樣會忽視掉自己的長處,隻看到自己的短處,甚至將自己的短處無限地放大,結果會越比越泄氣,越比越自卑,有的孩子因為學習不好而產生自卑感就是這個原因。

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第一名,一個班級裏30個人,總有人第一名,總有人最後一名,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就不應該拿孩子與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相比。

然而,有的父母卻總是表現得相反,會經常說:“你看看隔壁的強強,年紀和你一樣大,他的成績那麼好,為什麼你的成績就這麼差?”這種比較隻能使孩子越比心情越糟。父母完全可以拿自己孩子某些方麵的長處,比如像事例中的男孩,動手能力比較強,修理家用電器很有一手,用這個方麵來鼓勵男孩,告訴他,雖然他在成績上不如別人,但在其他的方麵卻比別人的能力強。

其實在比較中揚孩子的長、避孩子的短往往更能增強其自信心。

方法三:要努力塑造孩子堅強的個性

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由於對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確評價而造成的。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智力優秀者一般具有四種品質:第一,一定要取得成功的堅持力;第二,善於為實現目標不斷積累成果;第三,自信心;第四,不自卑。

一些有特殊才能的科學家、藝術家等的事例表明,他們的成就與他們的個性品質有密切的聯係,與能力和自信心密不可分,因為他們自信心強,在生活中往往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

要讓你的孩子知道:隻有自信才能挖掘自己的潛力,才能有勇氣正視別人的優點。

兒童教育專家安德森博士給出了6條錦囊妙計,來幫助男孩克服自卑的心理。

(1)父母要善於發掘孩子的優點,用“表揚至上”的教育方針,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不要貶低自己的孩子,“百人百事聰”,可能你的孩子成績不好,但體育卻很好;你的孩子體質很差,但成績很好。

(3)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你的孩子,更不要對你的孩子說“真沒有出息”這句話,每個人都有小時候,每個人都不想讓別人說自己沒有出息,父母也是從孩子過來的,切身體會一下孩子的感情,不要讓你的孩子因為你的一句話出現消極情緒。

(4)不要單純地用漂亮、聰明、乖巧、學習成績好等表揚的話來滿足孩子的自我表現欲,而要盡可能具體地讓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優勢,從而實現高質量的自我滿足。

(5)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抓住孩子每一次成功的機會,成功的經驗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強。

(6)要讓孩子知道,隻要付出,就會有收獲;付出得越多,收獲得就越多。

88

拒絕撒謊,給男孩戴上誠實的帽子

事例一:

兒子上幼兒園了,可是最近老師說他做錯事不敢承認,而且還總是找借口,找理由。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去教他了。

事例二:

我有個上一年級的孩子,總是不說實話,大道理講過,打過也罵過,都沒用,怎麼辦?

事例三:

我的兒子已經上初一了,可是非常喜歡撒謊,尤其是每次考試後,當我問起他的成績時,他總是用撒謊來對我們,真讓我頭疼。

撒謊是每個男孩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的事情,為什麼有些孩子愛說謊話呢?

兒童教育專家安德森博士認為,這是孩子某個年齡段心理發展和智力發育必然出現的一種反應。這個年齡段也是孩子智力發育過程中易偏出正常軌跡的時期。因為孩子對誠實的理解以及道德的認識尚且不全麵、不深刻,也不完善,所以有時難免會出現說謊的現象。

男孩出現撒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聊以自慰型:男孩往往好勝心強,將自己的幻想等同於事實,以此來彌補自己幼小無能的不足,達到自我安慰;想象型:男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頭腦裏不時滋生一些幼稚的和浪漫的想法;虛榮型:男孩為了引起別人的重視和尊重,編造謊言,嘩眾取寵,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模仿型: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差,若父母長輩之間出現了不誠實行為,孩子就會不自覺地模仿;被迫型:孩子犯了錯誤,做了錯事,事後承認了錯誤,講明了事實,反而受到家長一頓訓斥、打罵。下次若再遇到同樣的情形,因怕受責罰,便以說謊作為自己的手段。事例一與事例三男孩說謊就和擔心受到懲罰有很大的關係。還有一種是俠義型,指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時會因為包庇夥伴的錯誤行為而說謊。

了解男孩撒謊的原因之後,當發現孩子撒謊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男孩說謊的真正動機,不要當麵戳穿,更不要加以訓斥或者用“武力”解決。在兒童心理學上,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非常容易表現出與道德健康相悖的“過失”,比如說謊,但這些表現是暫時性的。因此,父母必須冷靜、耐心。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嚴愛結合,情理交融,使孩子增強自我認識。

同時,父母對男孩的說謊要重視起來,不能忽視孩子撒謊的嚴重性。當男孩在一些小事上偶爾說謊時,父母切忌一笑了之,否則就等於鼓勵這種行為。男孩說謊父母就必須引起重視,不然等男孩長大了,想改正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困難。

那麼,作為父母,當發現你的男孩有說謊行為時,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方法一:要根據男孩的年齡,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父母對男孩的說謊行為要進行區分,因為有些是某個年齡階段心理發育的一種反應,而另一些則可能屬於真正的說謊。隻有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才有益於糾正孩子會說謊的不良傾向。

對年齡較小的男孩撒謊,父母處理問題時要和風細雨地耐心教導,注意孩子的神情、動作和言語,讓孩子在擁有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培養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

對年齡稍大的男孩,如果出現說謊行為,父母同樣要搞清楚說謊的理由,有針對性地進行,如果是因為犯了錯誤或者考試考得比較差,擔心受到懲罰而說謊,父母應該給予說服教育,告訴他謊話總有一天會被揭穿的,隻有承認自己的錯誤,才是個好孩子。

方法二:父母要樹立榜樣,創造良好的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孩子的眼中,家長是他們崇拜的偶像,家長的一切言論,行動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所形成的道德觀念,對一個人品德的成長影響極大。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示範作用,讓孩子在家庭學習、日常生活、人際交往、遊戲玩耍等過程中多積累一些正麵的道德經驗,要用美好的語言行為給孩子樹立一個誠實的榜樣。隻有家長心靈美,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心靈美的孩子。

同時,要讓男孩遠離那些說謊的孩子,如果經常與他們為伍,會染上說謊的劣習,所以要教會孩子選擇“益友”。

方法三:教孩子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