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窮養關鍵之七:注重財商培養,培養男孩的理財觀念(2)(3 / 3)

方法二:設置困難和挫折,時刻培養男孩的憂患意識

現在的男孩在家是“小皇帝”,在學校是“小花朵”。絕大多數孩子生活在幸福美滿之中,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傳統的教育方式,使他們完全相信“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表現在學習上就是怠慢學習,並認為“勤奮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等都是喊著好玩的口號,沒有多大意義。所以,父母必須在男孩稱心如意的生活中,有意識地製造一些困難和挫折,以磨礪他們的意誌,培養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

方法三:利用曆史典故,培養男孩的憂患意識

可以通過給男孩講故事的方式,教給男孩憂患意識,比如,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就因為他沒有忘記亡國的恥辱,所以才能滅吳重建自己的國家。近代的曆史更說明要有憂患意識。為什麼中國能從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醒來?就是因為西方列強炮轟東方古國大門,中國人才意識到自己的貧窮與落後,才出現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憂國憂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特別是現代的中國人,改革開放前,“夜郎自大”地沉睡在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偉業上。當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時,中國人才猛然發現:我們已落後於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如果我國再不發展,又將處於“挨打”的地位。在教育男孩時,要利用這些曆史典故讓男孩明白:我們如果陶醉於過去的偉業,不求上進、不求發展,那我們必將落後於時代,必將陷入難以自拔的境地。

78

樹立男孩正確的金錢觀

在一家教育孩子的網站上,出現過這樣兩個事例:

事例一:我的兒子今年上四年級,非常喜歡看課外書,並擁有大量書籍,包括自然、地理、探險等各個方麵。他想將自己的書在本班同學中出租,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這種理財意識比較讚同,但又擔心孩子在擁有金錢的情況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上網打遊戲),或者由於金錢的減少而引起別的問題(比如偷竊)。如果現在製止他,我又怕會對他以後的成長造成影響。現在我該如何去引導他呢?

事例二:我是一名地理學科老師,在地理課堂上我的一個提議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玩”對於孩子們是個永久的話題。孩子們在熱烈地探討著。這時候,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傳來:“老師,是免費參觀嗎?”他的話音剛落,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一片笑聲。我覺得這個男孩很不錯,有很強的經濟意識,就笑侃他:“你的經濟意識還很強嗎?還知道免費?”孩子自豪地說:“我怎麼不知道呀,我媽媽平日裏總說現在的虛假廣告太多,隻要是真正的免費就去,否則一律不參加!”

聽完這句話之後,我突然覺得很失落。我帶孩子們去參觀的是市政府的一個曆史文化紀念館,那裏是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學習基地,沒想到它的價值卻被孩子和家長用一套“免費”的價值觀去考量。

這兩個事例反映了男孩的兩種金錢觀,第一個男孩的情況,父母的擔心是多餘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男孩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可以和孩子協商一個他感興趣而家長也可以接受的花費方向,比如學些運動課程,甚至買一些對他身體成長有利的食物等。第二個男孩的金錢觀已經有些不健康,需要父母和老師及時給予糾正和引導。

現代父母都有很強的經濟意識,有著一套適合自己的金錢觀,孩子們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父母的熏陶,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適合自己的金錢觀便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的金錢觀無疑給了孩子一定的影響。

方法一:父母要正確引導男孩的金錢觀

皓皓有一個做生意的舅舅,每次暑假的時候,皓皓都喜歡到舅舅家裏去玩,和舅舅聊天,舅舅也特別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外甥,時不時地把自己的一套經商理念灌輸給他。

一日,皓皓從舅舅家裏回來,拿著舅舅送給自己的心愛的玩具和小朋友去遊戲。當大家圍著皓皓和他的玩具問東問西的時候,皓皓突然想起了舅舅給自己傳授的“秘密”。在他的提議下,小朋友開始競買他的玩具。當一個小朋友興衝衝地跑回家拿回10元錢交給皓皓時,皓皓也特別興奮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筆“生意”。當他把這筆小小的收入交給媽媽時,卻遭到媽媽的嚴厲批評。皓皓不解地站在那裏:“我拿東西交換,他給我錢不對嗎?舅舅就是這樣告訴我的呀?”媽媽的理由是:“舅舅是商人,也是成年人。他有自己獨立的金錢觀,你是孩子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所以你不能獨立地做生意。小朋友們之間可以相互交換自己心愛的物品,但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買賣。”皓皓聽完媽媽的話,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小朋友家裏把那10元錢送給了他,並且允諾把玩具借給他玩。

培養孩子的經濟意識對於生活在現在社會中的孩子是正確的行為,但是把大人所有的金錢觀全部灌輸給孩子卻是不明智的。孩子畢竟是孩子,心誌不健全,他隻懂得刻意的模仿。模仿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大人的監督就有可能釀成大錯。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如何教孩子樹立一種正確的金錢觀給他未來的人生鋪墊一個良好的基礎顯得格外重要。作為家長我們要以身作則,首先給自己樹立一個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金錢觀,然後慢慢引導孩子,相信您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頂一的理財高手!

方法二:從零用錢方麵入手,培養男孩正確的金錢觀

零用錢是男孩最早接觸到金錢的方式。有些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少與孩子的成績高低或做家務多少聯係起來,也有些家長給零用錢沒有限度,孩子隨要隨給,這樣做究竟好不好呢?

家長需要反思,給孩子零用錢的目的,是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凡是不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孩子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也應該努力學習,這是他們的責任。如果在學習和做家務之類的事情上付錢給孩子,某種程度上說是在“賄賂”孩子,不利於對孩子金錢觀的培養,給錢沒有限度,肯定不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有一對做教師的夫婦,生活還算可以。他們每周給兒子5元零用錢。夫婦倆每月都把一定比例的錢存起來,他們也鼓勵兒子這樣做。兒子說,他的一部分零用錢用來買漫畫書和學習用品,剩下的存銀行。“等我長大了,我要拿我存的錢買一幢房子、一輛車,還可以用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這就是一種培養金錢觀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