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窮養關鍵之七:注重財商培養,培養男孩的理財觀念(1)(1 / 3)

71

告訴男孩:天上不會掉餡餅,付出才會有回報

朋友和我住在同一個小區,兩家的男孩經常一起玩。那天在小區裏散步,剛好碰到了,兒子奇奇手裏拿著一包“香脆麵”,吃得正歡,朋友的兒子看著很眼饞,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於是我對奇奇說:“給小弟弟吃一點好不好?”奇奇很幹脆地說:“不好”。這句話讓我有點不好意思,朋友連忙擺手,說沒事沒事,我連忙蹲下來,說:“奇奇,你記得不記得小弟弟家裏有很好玩的玩具啊?你隻有把你的‘香脆麵’分給小弟弟,他才會給你玩具玩,付出才會有回報哦。”

奇奇聽完我的話之後,將手中的香脆麵分了一半給朋友家的男孩。

的確,現在的男孩都是寶貝,即使大人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東西,隻要男孩喜歡,也一樣都不會少,可是在我們付出那麼多之後,麵對的卻是男孩的自私。在他們這個年紀裏,愛的表現應該就是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與別人分享

對父母而言,需要正確引導男孩回報父母,因為這同樣重要。

需要回報的愛,這聽起來有點別扭,因為做父母的已經習慣對男孩的付出不計回報。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在男孩麵前應該是超級堅強的人,遇到困難,遇到問題都自己扛。可大人也是凡人,也有無能為力和脆弱的時候,付出愛也希望得到回報。結合上述事例中的奇奇,讓男孩知道付出才有回報,不僅是要培養男孩愛的能力,教會男孩如何愛父母,愛他人,更是要告訴男孩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要經得起誘惑。

輝輝今年已經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了,雖然成績比較好,但身上卻還有許多不好的習慣。有一段時間他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成績有些下降。盡管我一直阻止他,可是效果始終不理想。

後來我提議,隻要你完成我交給的任務,我就獎勵你玩電腦的時間,他馬上就答應了。於是,當他學習上取得了好的成績或者老師獎勵了他,就會得到5~15分鍾的獎勵。當他按時做完事(包括吃飯)也會獎勵他。還有電腦打字,打完一篇課文(包括語文、英語)也獎勵他。如果碰到他犯了錯誤,我就毫不猶豫地扣他一些時間。一段時間下來。他的好習慣增加了,壞習慣減少了。

通過這種方法,讓輝輝感受到了付出就有回報的樂趣!

父母應該如何讓男孩知道付出才有回報呢?

方法一:家長要適當引導男孩,讓男孩體會到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的快樂

讓男孩懂得付出才有回報,要求父母要狠下心,改變男孩身上的一些壞習慣。

鈺鈺已經上小學了,由於從小受到父母的溺愛,造成了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問父母要零花錢也是理直氣壯的。這天老師找到了鈺鈺的父母,將鈺鈺在學校的情況反映給了他們,原來鈺鈺在學校非常自私,隻知道一味地索要,卻從來不懂得付出。

經過商量,鈺鈺的父母決定對鈺鈺進行改造,首先改造的是他的自私,不勞而獲的壞習慣。

這天,鈺鈺的爸爸嚴肅地告訴鈺鈺,以後他的零花錢要靠給父母打工賺取,這引起了鈺鈺的不滿,大聲哭鬧,爸爸並不為之所動,而是給他安排了整理自己的房間,打掃客廳之類的家務。開始的時候鈺鈺並不按照爸爸的安排去做,但是當他沒有零花錢伸手索要的時候,果真遭到了父母的拒絕。

鈺鈺無奈之下,隻好做起了父母交給他的任務,做完之後,鈺鈺得到了“勞動報酬”,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鈺鈺逐漸改變了一些壞習慣。

這種做法不僅能夠改變男孩懶惰的習慣,還能夠讓男孩體會到付出才有回報的快樂。

方法二:父母要言傳身教,讓男孩明白付出才有回報

比如,父母可以對男孩說,“爸爸要天天上班,才能有工資”“媽媽要辛苦地做飯,咱們才能吃上香噴噴的飯菜”,引導男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男孩知道每一件事都是需要付出的,從而讓男孩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愛的付出。

72

培養男孩理財的習慣,有助於幫他們形成錢的概念

在對男孩的理財能力進行培養這方麵,中西方國家有著很大的差異。

美國著名的億萬富翁洛克菲勒是這樣幫助自己的孩子理解金錢的概念,培養他們從小理財習慣的。他在孩子7歲以後,每周發給他們每人3美元的“零花錢”,同時給他們一個小記賬本,要求他們記載每一分錢的用途和花錢的時間,周末還要孩子們交上自己的賬本,以審查其開支的合理性。洛克菲勒在談到讓孩子記賬時曾說:“要讓他們懂得金錢的價值,不要亂花亂用,把錢花在益處。”

這些令孩子受益一生的“理財教育”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中國家庭教育所忽略的內容,也是我們的小男子漢最缺乏的一種素質。

中國的父母對男孩的理財能力很少關注,他們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太小,理財是成年之後才該做的事,或者有的父母就認為讓男孩過早接觸錢,會讓男孩變得勢利、庸俗,父母的這種擔心雖有必要,但不能因噎廢食,就此放棄對男孩進行理財教育。對孩子來說,理財能力的培養,直接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幸福與發展。特別是男孩,當他成長為一個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和義務的男子漢時,社會考驗他的,將不僅限於智商、情商,還有更為重要的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