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做中國式的人情買賣(2)(1 / 3)

人非聖賢,誰都無法拋開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業出人頭地,要想做一個卓越的銷售員,就要學會適度糊塗,就得分清輕重緩急,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主動讓別人占便宜,你就等於給對方放了一份人情債,那麼他對你日後的請求也就不好拒絕了,甚至你無須請求他都會主動來找你,從而開始長期的銷售合作,何樂而不為呢?

人脈積累箴言

主動吃虧可以贏得顧客的忠誠度,但是很多銷售員都不舍得放棄自己一丁點的利益,這種因小失大的事情,是銷售員在銷售過程中常犯的錯誤,其實很多時候多為客戶付出一點,並不是什麼損失,真正的損失是永遠失去客戶,失去客戶對你的忠誠度。

故意讓人占點便宜,人情積少成多

人情積少成多的道理每一個銷售員都非常清楚,一點一點積累,最後收獲很多。其實,優秀銷售員在人情儲蓄的諸多方法中,積少成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具體就是,時不時地故意讓別人占你一點小便宜。

陳老與紀伯是鄰居。某天夜裏,紀伯偷偷地將隔開兩家的竹籬笆向陳家移了移,以便讓自己的院子寬一點。不過由於是深夜,紀伯隻移動了一點點。陳老雖然看到了這些,但他故意視而不見。

第二天夜裏,紀伯又偷偷地將竹籬笆向陳家移了一些,不過仍然進行得比較吃力。陳老看在眼裏,在紀伯走後,他將籬笆又往自己這邊移了一丈,使紀伯的院子更寬敞了。

第三天一早,紀伯發現後,很是慚愧,不但還了侵占陳家的地,而且還將籬笆往自己這邊移了一丈。

陳老故意讓紀伯占點小便宜,紀伯卻因陳老的謙讓感到內疚,產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認為自己欠了陳老一個人情債。每當他想起此事時,他總是會想法報答紀伯。

人情債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放,雖然每次看上去很少,但經過積累,對方最終欠你的就多了,日後對你的報答當然也不會太少了。這一點,銷售生意場中同樣重要。

徐先生在廣州開了一家海鮮酒樓,叫南海漁村,最後經營上遇到了問題。

一天,他在同一條街上看到兩家時裝店,一家生意興旺,另一家卻相當平淡。什麼原因呢?他走進那家旺店一看,原來店裏除了高檔貨外,還有幾款特價服裝。

他受到了啟發,於是就創出了“海鮮美食周”的點子——每天有一款海鮮是特價的,售價遠遠低於同行的價格。當時,基圍蝦的市場價格為每500克38元,徐先生把它們降到每500克28元。不僅如此,結賬時,他還將每位顧客消費的元以下的零錢全部抹掉。有些常客幾乎三天兩頭就過來消費,他仍然次次見零錢就抹掉,有些常客開玩笑地說:“你長期這樣給我抹錢,都抹掉幾斤大蝦了!”而徐先生每次都是一笑而過。

不出所料,這兩招一舉成功,很多食客就衝著那一款特價海鮮,走進了南海漁村的大門。降低價格,原來是準備虧本的,但由於吃的人多,每月銷出4噸基圍蝦,結果不但沒虧本,反而賺了錢。

自此以後,南海漁村門庭若市,顧客絡繹不絕。

徐先生作為飯店的經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在人“貪便宜”“好嚐鮮”的本性上做足了文章。因為貪便宜,一看到原本38元一斤的基圍蝦跌到28元一斤,於是人們便蜂擁而至搶便宜貨,再加上老板大方地抹掉零錢,酒樓自然就出了名,大把的錢也就自然流入徐老板的腰包。

足見,放人情債的方式受人歡迎,更重要的是它在順暢人際關係、潤滑處世方麵非常奏效。

當然,讓別人占點便宜並不是要生意人或者銷售員隨時隨地都去吃虧。吃虧是有學問、有講究的。作為一名聰明的銷售員要學會吃虧,要吃在明處,至少你應該讓客戶心中有數。這樣才能讓別人乖乖地成為你的忠實客戶。

人脈積累箴言

在銷售的過程中銷售員不要忘記自己的目標,始終是要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吃虧也要有個分寸,不管是怎樣給顧客讓利,自己都要設置一個心理底線,不能突破自己的心理底線,否則讓別人占了便宜,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那樣就失去了銷售的意義。

用利益驅動別人為自己所用

如果我們想要在銷售行業中成就一番大事業,單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善做一頭“智豬”,借助別人的力量成功。而要想借助別人的力量,我們就應牢記:人者利為先,用利益驅動別人為己所用。

在長篇曆史小說《曾國藩》中,有這麼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