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在初次合作愉快之後,由於潘石屹並未收取報酬,為了表示對潘石屹的感謝,還特意送了潘石屹兩台等離子電視和兩台奇大無比的冰箱,同時邀請潘石屹去韓國的濟州島打獵、釣魚。之後,LG還想找潘石屹做塑鋼門窗的廣告,盡管LG之前盛情款待,然而由於這有悖於潘石屹的原則,潘石屹還是很直接地拒絕了。
2.不回避媒體質疑
很多人在麵對媒體質疑之時都是避而遠之,用時間了讓事情和輿論歸於平靜。不過,潘石屹卻不是如此,麵對很多媒體關於他涉足娛樂圈是作秀,是炒作的質疑,他從不回避,倒是很坦然地承認。
雖然所有的廣告和電影都是零報酬,但是關於形象代言人的回報,潘石屹卻很直接地說:“我替別人拍廣告,對於我自己的產品也是有直接的作用,每個廣告過後,房子就賣得快了,不管這個因素是在其中占多大比例。”
這種大方的承認倒是讓很多媒體以及質疑他的人一下子無所適從。大家的正常思維是,當你遭到這種質疑的時候,應該是予以否認,澄清解釋才對。結果潘石屹卻反其道而行之。
正因為如此,和他拍電影拍廣告的思路一樣,當建外SOHO成為很多公司拍廣告的場景地時,他從來沒有什麼要求,反而表示歡迎更多的公司選擇這塊場景,因為在他看來,這不但是對SOHO的認可,同樣也是SOHO的另一種有力廣告。
坎外真經
1.炒作也是一種廣告宣傳
一種產品,一個品牌要想得到社會的關注,消費者的認可,宣傳是必不可少的。當今時代已經不是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再好的產品也隻有輔以良好的宣傳才能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當然,宣傳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廣告宣傳是其中最直接,受眾最廣,效果最好的一種。
然而,廣告宣傳也有很多形式,可以是電視廣告、網絡廣告、平麵媒體廣告或者現在很流行的冠名廣告、植入廣告等。
細看當今的各大媒體會發現,炒作現在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廣告宣傳方式了。一個電影、一部電視劇、一張專輯或者是一個新產品、一個新理念……在其投放之前,或者投放的過程中,總是會找一些噱頭或者製造一些事件來吸引公眾的眼球。
潘石屹也發現了炒作的益處,炒作是一種能夠更容易將營銷推向縱深的手段,同時也可以省去高額的廣告支出,甚至其他的推廣形式都可以因此而省略。既然如此,那炒作又何樂而不為呢?隻要炒作不違背法理和道德要求,那炒作就是一種宣傳的很好形式。
“很多人說我善於表演,其實表演隻是商業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沒有人知道你,房子就賣不出去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潘石屹在被記者問道“背著罵名努力‘作秀’的目的”是說道。
2.充分發揮媒體的正能量
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兩方麵的,有有利的一麵,也有不利的一麵,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所做的工作就是趨利避害。同樣,媒體的作用也是兩方麵的,由於它的報道和宣傳可能會使一部分企業,一部分人遭受到損失,但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媒體的正能量,那麼媒體就能為企業的發展助力服務。
充分發揮媒體的正能量,首先應該和媒體保持良好的關係。
在企業經營中媒體關係至關重要,媒體是連接企業、公眾、客戶、社會的一個橋梁,橋梁行駛不暢,或者橋梁往不對的方向行駛都會對自己的經營造成影響和損失。搞好媒體關係,首先應該善待媒體,對媒體深懷敬畏,同時應該坦誠地對待媒體。
充分發揮媒體的正能量還應該學會“借力打力”,利用一個事件的宣傳報道為另一產品服務,在悄無聲息中對受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說,企業家通過代言做廣告來起到宣傳自己產品和品牌的目的。其實廣告代言方麵,潘石屹並不是最先涉足的。先行者是萬科董事長王石,早在2001年,他便為摩托羅拉一款手機代言。此後,王石又接拍過德國大眾、陸風汽車、平安保險的廣告片,到2006年為中國移動全球通代言時,王石的個人形象已在大眾中獲得了廣泛認知,他的這種形象提升對於萬科的項目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宣傳。
第三十二道坎:“百日劇變論”激起千層浪
2007年年末,王石曾拋出了“拐點論”,認為樓市出現拐點,銷量將嚴重下降。在王石的“拐點論”還未平息之時,潘石屹於2008年3月份就拋出了“百日劇變論”,認為由於受到各方麵因素的影響,一些房地產企業將無法堅持經營,在未來的100天內,房地產市場間發生巨變。
一石激起千層浪,潘石屹的這一論斷立刻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以及眾多媒體和業內人士的口誅筆伐。潘石屹因為自己的“口出狂言”將接受眾多媒體的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