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媒體坎:被娛樂化的商業明星(1)(1 / 3)

潘石屹可以說是最吸引眼球的幾位地產商之一。經商之餘,他出書、拍廣告、演電影、玩攝影,當然還有現在最流行的微博,他的微博每天被數以萬計的人評論轉發,甚至有人笑稱,他的微博是眾多年輕人的“心靈雞湯”。正因為如此,潘石屹被稱為“永遠不做大多數的娛樂化地產商人”。

潘石屹發揮媒體作用的能力幾乎是出神入化的,他絕對是把自身的媒體價值開發得最大的中國房地產商。不過,打開窗戶,新鮮空氣進來的同時,蒼蠅也隨之而來。他在利用媒體為企業宣傳服務之時,也必然經曆一些媒體坎坷,他是如何化解的呢?

第三十一道坎:拍廣告演電影,炒作質疑漫天飛

潘石屹不僅在自己的領域內敢說敢做,他還經常跨界變換身份。2002年,潘石屹接拍了第一個廣告,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連續為好幾個品牌做形象代言人。不僅僅是拍廣告,他還出演電影的男一號,可以說是讓業界和眾多媒體目瞪口呆。槍打出頭鳥,潘石屹的高調之舉必然招致諸多非議,很多媒體紛紛撰文指出,潘石屹其實是借拍廣告演電影之名來宣傳自己的產品,潘石屹所有的娛樂化舉動都是在炒作。

2002年,潘石屹為《財經時報》拍了一個廣告,廣告詞是:

“好的啤酒是三分之二的啤酒加三分之一的泡沫。”這是潘石屹接拍的第一個廣告,潘石屹就此踏入了娛樂圈。根據潘石屹所說,拍這個廣告,他分文未取,隻是幫朋友的忙而已。然而,這僅僅是潘石屹踏入娛樂圈的開始,之後潘石屹又相繼為IBM、索尼、LG、摩托羅拉做過形象代言人。

2003年,潘石屹應國際電子巨頭索尼的邀請,成為其新型手提電腦VAIO在中國內地的形象代言人。這是潘石屹接拍的最正規的廣告。索尼方麵為此準備了非常詳盡的廣告文案,拍了500多張照片。當時索尼付給潘石屹幾萬元錢,但潘石屹並沒有收。潘石屹笑稱,不知道那個是不是代言費。有媒體為此向索尼中國證實,但對方並沒有正麵回答問題,隻是表示,請潘石屹當代言人,是因為潘石屹具有“不一樣”的理念,一向不斷創新、勇於突破,這與索尼提倡的勇於創新、快人一步非常吻合。

潘石屹最大的形象代言廣告是替LG做的等離子電視廣告。

然而,潘石屹依然沒有收取代言費用,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這個廣告是在長城腳下的公社拍的,因此算是扯平了。

雖然潘石屹做了很多知名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不過潘石屹自己有遺憾,因為他最想代言的是“蘋果電腦”,可是蘋果公司可從未邀請過潘石屹。

相比於潘石屹進軍電影界,拍廣告就隻能算是小試牛刀了。

雖然潘石屹一直活躍在時尚圈,始終處於中國房地產界的潮流前線,但是他會主演電影還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2004年,在好友洪晃的邀請下,潘石屹承諾出演電影《阿司匹林》的男一號,與著名演員梅婷扮演戀人夫婦。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位娛樂記者的都市女孩文靜(梅婷飾),在經曆了幾段戀愛之後依然沒有找到感情的歸宿,內心開始有一種說不出的空虛。偶然間,她結識了性格溫柔而又精明的海歸商人李文卿(潘石屹飾)。李文卿離婚後在愛情中迷茫,有一天文靜給了李文卿一片可以鎮痛的阿司匹林。

接下來,二人複雜的情感曆程於是便成了故事的主線。

潘石屹出演該片沒有索取片酬,沒有完全讀懂劇本,沒有試過妝,被整個劇組稱為“三無人員”。盡管潘石屹所說的沒有索取任何片酬是事實,可是所有都認為盡管他沒有拿一分錢片酬,也沒有往電影裏投一分錢,但是憑借此電影,他得到的將遠遠大於所付出的。因為《阿司匹林》整部片子的很多場景都是在建外SOHO,而潘石屹在與梅婷的“感情糾葛”中吃遍了SOHO裏的各個餐館和咖啡廳,與其說是他應朋友之邀出演了一部片子,還不如說他又成功地替自己及SOHO產業做了一出時尚浪漫的廣告。而且,在上海住交會以及房產論壇上,潘石屹還在現場為大家及所有媒體放映了《阿司匹林》的片花,當潘石屹握著梅婷的手求愛令全場絕倒。可以說,他利用這部電影做了很多絕妙的宣傳。

正是因為如此,潘石屹拍廣告演電影是不是零片酬根本不是媒體關注的重點,媒體隻知道潘石屹一次次地利用這樣的機會在給自己的公司和產品做宣傳。所以媒體紛紛質疑潘石屹的所有這些行為動機不純,都是在借機炒作。雖然在體會娛樂圈生活中獲得快樂的潘石屹對於這種炒作質疑並不在意,不過他還是拿出了實際行動回應這些質疑。

潘石屹的戰術

1.接拍廣告有的放矢

潘石屹雖然為很多品牌和產品做代言,但是他對代言的產品確實有嚴格的選擇,如果是光為炒作他大可不必如此謹慎。

比如對於建材類的廣告代言,他就非常明確地予以回絕。

曾經有一家生產馬桶的企業找他代言,他在第一時間就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到不是因為馬桶是衛生潔具,而是因為馬桶是建築材料。潘石屹知道,自己作為房地產行業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如果為相關產業的產品做廣告,可能會引起客戶的誤會,畢竟SOHO中國使用的建築材料全部是通過招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