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資本坎:錢不會走錯路(4)(2 / 2)

3.堅定轉型,妥善處理各種轉型難題

在做好各種準備之後,2012年8月16日,在SOHO中國中期業績會上,SOHO中國的董事局主席潘石屹正式宣布,公司將告別散售,轉而持有物業。他平穩而堅定地說道:“經過反複的分析、測算,我們公司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告別散售,持有北京、上海有價值的物業。”

告別散售,轉型後的SOHO中國將是北京及上海優質商業物業的最大擁有者,其麵積將超過150萬平米,同時SOHO還將是上海外灘上最大的業主。這些物業將為SOHO中國帶來持續穩定可觀的收入來源。根據預測,在三年後,SOHO中國的盈利將主要來源於租金收入,五年後,現有150萬平的物業租金年收入將超過40億元。

對於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團隊及管理問題,潘石屹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對於銷售團隊,潘石屹非常明確地指出,未來的銷售要壓縮,要朝租務方麵轉移,銷售人員可以通過公司安排的相關培訓實現轉型,如果不做租賃那隻能選擇離開公司。

對於轉型之後的租務管理,潘石屹表示將依托公司現有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團隊組合配備,確保適應將來的管理要求。

2013年4月25日,潘石屹在媒體上公開稱SOHO中國轉型已步入正軌,他說:“這個決策背後最大的依據就是我們看好中國經濟,如果不看好中國經濟,把房子銷售了,拿錢走人了,你還持有房子幹什麼?!所以,依據在我們看好中國經濟,包括中國的城市化。”“從銷售轉變到持有,市場上曾經對我們非常的擔心,就怕我們負債率突然提高了,我們的出租狀況不好,我們的現金不夠用了,這些都是非常大的擔心。從現在來看的話,出租方麵,我們市場的基礎非常好,北京和上海,尤其辦公樓的租金,在去年一年漲了非常多。所以,跟我們原來做轉型之後的數學模型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從潘石屹的此番話可以看出,他已經成功完成了從“營銷王”變身“包租公的轉型。

坎外真經

1.資金問題一定要慎重,不可倉促決策

資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對於企業的重大決策,涉及到資金問題的,一定要慎重考慮,仔細測算,切不可倉促拍板,想當然認為資金沒有問題。在測算考慮之時應該多進行一些假設,特別是困難假設,盡量作最壞打算。隻有企業在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下,資金依然可以保證企業的運作,這時的決策才是穩妥的。當然,商業需要一定的冒險精神,但所有的冒險都是在慎重衡量各種因素後的結果。

商海沉浮,由於資金問題而傾覆的企業比比皆是,其中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倒塌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巨人集團在取得一定的成績後決定建造巨人大廈,一開始是決定建造19層。然而由於一時衝動,史玉柱萌生了建造中國第一高樓的念頭,竟然將巨人大廈的建造方案提高到了72層。按照預期,要建造72層的巨人大廈需要13億元的資金,但當時的巨人集團隻有2億元資金,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史玉柱當時的想法是通過預售樓花來解決大廈的資金問題,但樓花預售的最好結果也就是2億元。

巨人大廈在資金根本沒有保障的情況下開工了,禍不單行,巨人大廈的地基建設遇到了困境,進度一拖再拖,所需要的資金也遠遠超出了預算。無奈之下,史玉柱隻好將保健品的收入調往建設大廈,然而由於缺口太大,終究無濟於事。這樣的做法反而導致了保健品業務的抽血過量和管理混亂,最終保健品業務也崩潰了。由於史玉柱平時不善於與銀行打交道,在巨人的危機時刻,史玉柱向銀行求援無果,最終曾經輝煌無限的巨人集團在債主們的聲討中轟然倒塌。

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話,史玉柱當初決策之時慎重考慮公司的資金狀況,也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當然,禍兮福之所倚,史玉柱這次失敗也為他的成熟和再次崛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2.該轉型時一定要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