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資本坎:錢不會走錯路(3)(3 / 3)

坎外真經

1.開源節流應對資本難題

當企業遇到資金問題或資本困境時,可以從兩個大方向來著手,一是開源,一是節流。開源需要依賴很多外部條件,如整個市場環境的影響,行業的情況,合作夥伴的現狀等等。企業在開源上的努力在一些時候並不能馬上為企業帶來收入和效益。然而,節流則不同,勤儉節約,降低生產成本完全是企業內部的事務,企業可以很好地掌控局麵。並且,節流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隻要措施得當,可以立刻為企業帶來效益,有效地緩解企業的資金問題。

世界著名汽車企業豐田集團就一直推崇“降低成本,杜絕浪費”的理念。正是在這樣的理念的指導之下,產生了精益生產這樣著名的企業管理方法。豐田集團的“降低成本,杜絕浪費”不光是生產層麵的事情,從供應商到物流配送,再到零售,整個供應鏈體係,豐田都要求執行這樣的理念。豐田集團今天在世界汽車行業能取得如此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這一理念。

2.當報表與公司實際狀況不符時,應盡力闡明以增強投資者信心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財務披露製度在不斷完善。投資者往往通過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表情況來決定自己的投資決策。因此,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對於其股票價格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每個上市公司都希望自己的業績報表能夠對自己的股票價格起到正麵的促進作用。

然而,由於受到會計規則的限製,公司的很多實際經營情況並不能完全從報表中反映出來。有些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其實非常不錯,但報表卻顯示業績虧損,這可能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使得企業原本良好的發展勢頭受到影響。SOHO中國此次的中期報表虧損就是這樣的例子。當這樣的情況發生之後,企業管理者應該穩定心態,同時通過正規的媒體渠道闡明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多一些公開透明的披露必將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第二十九道坎:散售模式的資本困境及轉型難題

潘石屹堅持的散售模式一直飽受詬病,在SOHO中國實現上市後,散售模式的弊端愈發突出。由於公司項目的銷售時間分布不均,SOHO中國的銷售業績經常出現大幅波動。整個業績的前景也因為散售模式的弊端變得不可預測,SOHO中國的股價也因此一直沒有什麼起色。

同時,潘石屹通過與一些公司談租賃合作發現,北京的高檔寫字樓在2012年1月至5月短短的時間內租金漲幅就超過了50%,而這個租金在過去的兩年已經漲了70%。租金如此快的漲幅更是點燃了潘石屹致力於將散售模式向自持租賃轉型的火種。他會如何抉擇呢?

2012年5月,幾家大型公司找到潘石屹,希望與其進行租賃合作。他們的目標是望京SOHO中200米高樓的頂層寫字樓。

一開始,潘石屹並沒有覺得有何異樣,然而隨著找他談這個項目的人增多,他發現大家對於這層樓的租金出的越來越高。這引起了潘石屹的注意,經過調查了解,他發現,從2012年1月到5月的短短五個月間,北京CBD高檔寫字樓的租金漲幅超過50%,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租金在過去兩年時間裏已經漲了70%。但即使是在租金如此高漲幅的情況之下,北京CBD出租率最低的中海廣場也超過了90%。

如此高的租金回報讓潘石屹動了心,他開始思考自己散售模式的合理性。一直以來,潘石屹秉承“小、快、靈”的經營理念選擇散售模式。因為在他看來,散售模式使得公司的資金周轉快,能利用有限的資金和人力滾動開發最多的物業,而公司實現盈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斷開發更多的物業。

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特別是SOHO中國的上市成功,散售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首先,散售模式下,業主分散,很難實現統一管理。2009年,尚都SOHO就因為這個問題出現了業主投訴維權的情況。為了避免糾紛,北京市住建委還特別發布了通知,禁止將已經建成的非住在項目分割出售。在上海也有越來越多的地塊明確要求不得散售。然而,在中國的房地產界,實行散售的隻有SOHO中國一家企業,所有的這些規定似乎都是針對SOHO中國。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潘石屹也不得不考慮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