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品牌坎:用明天思考今天(3)(3 / 3)

潘石屹的戰術

1.推出“無理由退房”的升級版

了解到業主們的訴求之後,潘石屹進行了仔細的思考。他意識到客戶買房子本身就是一種投資行為,客戶給予現代城支持的同時也承擔了風險,現在房子有問題,如果隻退房款,升值的部分都歸開發商,這對於客戶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於是,在經過考量之後,潘石屹推出了無理由退房的“升級版”。

2001年10月,SOHO中國向購買現代城B、C座寫字樓的客戶發出通知:“如果客戶在入夥前沒有任何違約記錄,您可以在現代城B、C座寫字樓入夥時提出‘年息10%的無理由退房’,公司承諾退還客戶所交付的全部房款及定金,並按照年息10%對上述房款支付回報金。”這份《通知》還聲明退房的有效時間是20天。

無理由退房“升級版”的措施一經推出,立即引起了廣泛的議論。業界人士對於潘石屹此舉可謂是痛恨不已,很多同行不惜破口大罵,輿論界一開始意識議論紛紛,眾說紛紜。不過此舉對消費者來說卻是絕對的利好,也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讚譽。

潘石屹在推出這一措施之時,曾遭到了公司內部員工的強烈反對。大家都說,花費了大量的推廣費好不容易把房子賣出去了,銷售人員還頂著殘酷的“末位淘汰製”的競爭壓力,沒有必要平白無故去涉險。不過潘石屹依然堅定地推出了這一措施,一方麵是基於對自己產品的自信,另一方麵,潘石屹也深切地體會到,要樹立良好的誠信品牌,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客戶是房地產開發商應該做的事情。

2.表樹誠信品牌之決心

潘石屹深知誠信對於企業的意義,所以他一直堅持對每一位客戶信守承諾。同時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魚龍混雜,潘石屹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要獲得企業的發展,就必須樹立起誠信品牌。

他非常認同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的一個觀點,當市場流行欺詐行為時,誠信便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根據經濟學一般規律,越是稀缺的東西越值錢,所以講究商業信譽的商號此時反而能賺更多的錢。他說道:“物以稀為貴”是市場中永遠不變的規律。

在大多數的人不誠實、不誠信的情況之下,誠實、誠信的商人就顯得更加寶貴。而市場的資源、社會的資源都會流到這些誠信的企業中去。同時,他也表示在誠信方麵最重要的是先從本人做起,從本公司做起,不要埋怨別人和社會。

坎外真經

1.誠信是地產品牌的基石

知名品牌的成功創立需要很多要素,在所有的要素中誠信絕對是最核心的要素,誠信是品牌發展的基石。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其經營的誠信與否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因此,社會、消費者對於地產企業的品牌更為關注,房地產企業一定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品牌建設,特別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誠信危機不斷顯現的時刻,更應該做到以誠信為本,牢固樹立誠信品牌。

對於房地產的誠信危機,社會各界已經有了相當認識,各地政府及相應的房地產協會紛紛出台舉措倡導地產企業誠信經營,打擊失信行為。2010年,大連市建委就曾讓40家失信的房地產企業在網上曝光。然而,企業的誠信品牌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來維護,如果企業自身沒有誠信意識,沒有品牌意識,它終將走向毀滅的道路。

在首屆中國房地產商標戰略高峰論壇上,參會的各大地產負責人紛紛表達了誠信經營對於房地產品牌建設的重要意義。

中國五礦地產負責人田景琦就說:“我們集團每年的金額是1500億人民幣,這麼多的業務,這麼多的合同,所以說重合同、受信譽,講誠信,這是我們的要求,不管做什麼樣的,誠信是第一位。品牌是無形資產,是做的一些事應該符合大企業、大品牌的形象,所以我想我們集團也好,品牌、誠信、守法這些方麵應該是第一要素。”

“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威,商無信不富”,地產企業要在利潤誘惑巨大,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須牢固樹立誠信品牌。守信的企業將因此而產生良好的效益,失信的企業終將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