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品牌坎:用明天思考今天(3)(1 / 3)

潘石屹堅定進行轉型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住宅的租金回報率的不斷下滑。租金回報率是市場傳遞給地產商最準確的信號,租金回報率高的物業類型才會有市場需求。盡管住宅的價格上漲很快,潘石屹研究發現,到2005年左右客戶投資住宅的租金回報率隻有投資寫字樓的租金回報率的一半。而且這種趨勢將繼續發展下去。

基於以上的考慮,潘石屹下定了“不做住宅,隻做商業地產的決定”,同時,他在2005年的住交會上正式對外公布了自己的想法。為了讓公司在理念上順利實現過渡,潘石屹多次在公司內部強調,一定要摒棄過去的經驗和成績,接受新的挑戰。

2006年7月開盤的朝外SOHO是SOHO中國第一個非住宅立項項目,整個項目全部為寫字樓和商業立項。這是潘石屹及其旗下的SOHO中國全麵放棄住宅開發的標誌。

2.不斷轉變自己的建築思想

具有敏銳商業判斷的潘石屹認識到了固有建築思維的束縛對建築開發的弊端,於是他不斷轉變並宣傳自己的新建築思維以適應人們生活的需求。

潘石屹對於互聯網經濟帶的認識和關注,讓他在很早就意識到了相互隔離的建築遲早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於是,潘石屹提出了建築應該不斷融合的思想。他強調應該打破現有的功能分區,以便捷為理念去設計和建造建築,以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

針對現有的將房子建造的越來越複雜的思維,潘石屹卻提出了“去繁從簡”的理念。他倡導西方後現代主義中的極少主義美學思想,要減去一切不必要的東西,達到利於人們的本質。

他在《我用一生去尋找》一書中,曾寫道:“建築的本質是容納,它應該潔淨如一個玻璃瓶,對於人來說,這種潔淨的空間,沒有繁雜信息的空間,能給他真正的寧靜。”

坎外真經

1.品牌內涵緊跟市場需求

諾基亞曾經是手機市場當之無愧的領導者,在最輝煌的時候,其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一度接近40%,達到了驚人的38%。

這是一個多麼讓人羨慕的成績呀。然而,當手機進入智能時代,進入3G時代,諾基亞卻如一匹筋疲力盡的老馬,輝煌早已不在,蘋果、三星等品牌迅速對其實現超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在於諾基亞一直死守自己的塞班係統,在實現手機隻能方麵駐足不前。

諾基亞的案例引申出一個值得大家仔細思考的問題:什麼樣的品牌才是強大的品牌?諾基亞曾經是手機市場的王者,如果從那個時代來講,它就是強大的品牌。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們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而且,諾基亞卻沒有緊跟市場的需求進行改變,它自然而然就被諸如蘋果、三星等品牌所超越。

諾基亞依然叫諾基亞,但是諾基亞的品牌內涵卻不是當年的諾基亞了。品牌內涵隻有緊跟市場需求,才能成為強大的品牌。如今,諾基亞也正在為重新崛起而努力,諾基亞Lumia銷量大增,讓人覺得諾基亞的前景樂觀了許多。

在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死守固有的建築思維,不進行建築品牌內涵的更新,緊跟人們及市場需求的發展,這樣的建築品牌遲早會被擠出市場。麵對日益吃緊的住宅市場,不僅僅潘石屹在進行商業轉型。地產龍頭萬科以及馮侖的萬通均以向商業地產轉向,2011年7月,馮侖在廈門大學演講之時就明確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2.建築思想必須符合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是每個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特質,它集中地體現於那些時代發展的潮流,標誌一個時代的精神文明。建築思想是時代精神的一個縮影和部分,隻有符合時代精神的建築思想才能最終得到時代的認同。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考慮,時代精神與市場需求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潘石屹就曾說建築的精神首先在於滿足人們的需求。不過符合時代精神的建築思想有著更為廣泛的含義。

潘石屹仔細分析過封建社會及工業文明時代建築的特點,集權思想非常明顯。然而,當今時代的精神,如封建社會的集權已經不適應,民主意識得到廣泛認同。因此,潘石屹提出了以民主建築為出發點的建築思想。潘石屹打造的符合時代精神的建築思想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就是其時尚品牌。從SOHO建立之初,潘石屹就站在時代要求的角度致力於占領品牌建設的製高點。在潘石屹的思考中符合時代精神的建築就是要打造一個時尚品牌。而實現時尚品牌的途徑就在於重視設計和定位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