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職場新起點:超越自我,再創輝煌(4)(1 / 3)

原地踏步隻有死路一條

一位美國哲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每一天你都應該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有一句名言與這個觀點相同:“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這是一個永恒不滅的真理,是人生進步的基礎和上進的階梯。辯證法裏講道,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所以,不要奢望每一次進步能夠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隻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足夠了。

在我們今天生存的這個社會空間裏,已經不是論資排輩、悠然自得的輕鬆時代了,多年經營的夢想很有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打擊碰撞得粉碎,讓你難以麵對。唯有不停地努力,不停地找準自己的立足點,用雙倍的艱辛才能守護自己的果實並進一步提升。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生活中永遠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你有片刻的懈怠和僥幸心理,生活隨時都可以和你開個不小的玩笑,讓你哭笑不得。下麵我們就來講一講北極熊和熊貓的故事,大家或許就會有所感悟了:

很多年前,有一群熊,他們快樂地生活在一片森林裏,那裏樹木茂密、食物充足,他們在那裏繁衍子孫,同其他動物也相處得很友好。直到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片濃密的森林被雷電擊中燃燒,動物們不得不四散奔逃,這群熊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脅。其中一部分熊提議說:“我們去北邊吧,那裏物種稀少,沒有敵人,我們可以發展得更強大。”另一部分持反對意見:“北邊太冷了,到了那裏,隻怕我們大家都會被活活凍死、餓死。還不如去找一個溫暖的地方,可供我們吃的食物也會很多,也會比較容易生存下來。”爭論了很久,雙方始終沒有辦法達成一致,於是,一部分熊去了北極邊緣生活,另一部分則去了一個四季溫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了下來。

那些到了北極邊緣的熊,因為氣候寒冷,靠近海洋,逐漸學會了在冰冷的海水中遊泳,還學會了潛入水下、到海水中捕食魚蝦,甚至為了覓食和生存還敢於與比自己體積還大的海豹進行搏鬥……長期下來,他們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他們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北極熊。

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後才發現,那裏的肉食動物太多了,自己身體笨重,根本無法和別的肉食動物搶奪食物,於是他們便決定不吃肉了,改成了吃草。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裏的食草動物更多,競爭更激烈。眼看草也吃不成了,隻好改吃別的動物都不吃的東西,竹子,這才得以在這個地方繼續生存下來。漸漸地他們把竹子作為自己唯一的食物來源。由於沒有其他動物和他們爭搶食物,他們變得好吃懶做,體態臃腫不堪,就演化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熊貓。但是到後來竹林越來越少,大熊貓的數量也就跟著下降了,幾乎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最後隻能被關在動物園裏,靠人類的幫助才能生存下去。

個人的職業發展又何嚐不是像熊一樣呢?機遇麵前人人平等,如果自己不主動地去競爭,遲早會和大熊貓有一樣的遭遇,在工作中被別人排擠,甚至被吃掉。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在職場拚殺的白領們不敢有一絲的懈怠,唯恐“砸”了手中的飯碗。已被劃入“老員工”行列的三四十歲的白領們,眼見著新人們揣著碩士、博士學曆,意氣風發地加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不自覺地就會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然而,這個年齡的人已不像新人們那樣了無牽掛,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公事、家事早已壓得他們進入了亞健康狀態。可看著後來者們“虎視眈眈”的樣子,原地踏步隻能是死路一條。

幾年前在某中外合資企業擔任網絡通信設備銷售經理的一位職場人士,幾年來一直忙於日常事務,在“幹杯”聲中翻過了日曆。現在,他的下屬學曆比他高,能力比他強,經驗也在數年的商海中獲得了積累,羽翼日漸豐滿,銷售業績驚人,在公司最近的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迅速淘汰了他這位上司,留給他的是對蹉跎和時光的惋惜。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當你沉淪於花天酒地,安於現狀的時候,請不要忘乎所以。時刻要給自己提個醒,曆史的腳步不會因為你稍停片刻而停留在你的時間範圍內,它正以匆匆的滴答聲從你身邊悄然離去。

讓自己進步的方法很多,“每天做點困難的事”,就是“逼”自己進步的辦法之一。如果你是一位營銷人員,但是當眾演講又是你最發怵的事情,那就每天“逼”自己對著鏡子練習講話;如果你是一位公關人員,但是恰巧又是一個內向的人,那你就每天“逼”自己主動與主要的業務夥伴聯係,或是打電話,或是發E-mail,或是相約見麵;如果你從中學就討厭學外語,可是想要獲得在職碩士學位,就不得不硬著頭皮,每天“逼”自己練習聽力、複習語法,再一口氣做完一套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