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淘汰你自己”,這是我們應告誡自己的一句話。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會被別人淘汰。
不斷挑戰自我
霍金的事跡大家應該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說到不斷挑戰自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他不隻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更是一名科學巨人,一個神話。更或許,他不過是一個坐著輪椅、敢於挑戰命運的勇士。
童年時,運動對霍金來說就不是長項,他幾乎不擅長所有的球類活動。直到去了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開始變得更加笨拙,甚至有一兩次他會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從樓梯上突然跌了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就這樣死去。
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他的母親也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於是,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裏住了兩個星期,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最後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也就是通常說的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醫生說,他的身體會慢慢喪失運動能力,隻有心髒、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就這樣被醫生“宣判”隻剩兩年的生命。起初,霍金的病情惡化得非常快,他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認為自己已經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了。
但是他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仍然堅強地活了下來,雖然病情在漸漸加重,但是到了1970年,霍金在學術上已經聲譽日隆,那時的他已無法自己走動,不得不開始使用輪椅。直到最後,他再也不能離開它。坐進輪椅的霍金,依舊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1991年3月的某一天,霍金坐輪椅回柏林的公寓,過馬路時不小心被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去醫院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繼續投入工作。
生命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每個人都是一座礦山,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誰願意去挖掘,誰挖掘得越多,誰創造的奇跡就越多。所以,永遠不要給自己設置框架,不要自我設限,而是要不斷地自我挖掘,自我激勵,從而實現自我的突破和超越。如果你不知道怎樣進行自我激勵,那麼看看下麵的內容,就知道隻要改變一些生活中的小習慣就可以了。
1.把目標定高一點
可能你曾經給自己定過許多的目標,可能很多都沒有達到,原因有許多,但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困難對你來說肯定是不小的。如果目標不能激發你的鬥誌,那麼就把目標定高一些,當目標大了,困難就會小了。因此,真正能激勵你奮發向上的是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遠大目標。
2.樹立憂患意識,離開舒適區
孟子曾說過: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生活太舒適了,人就會喪失鬥誌,產生惰性,隻想躲在溫暖的被窩裏,看著窗外的世界風起雲湧。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誰也不可能置身於事外的,如果沒有憂患意識,必定是要被淘汰的。
3.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不要因為小事發怒,不要把生活中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盡量保持平穩、積極、樂觀的心態,找準自己的情緒變化曲線,充分利用情緒高潮期的爆發力,避開情緒低落期帶來的負麵影響。
4.遠離一些無聊的朋友
想知道五年後你的收入是多少嗎?把身邊最好的五個朋友的收入加起來,他們的平均值就是你五年後的收入,這就是最新流行的“五五法則”。我們中國也有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對於那些不支持你目標的“朋友”,要敬而遠之。所交往的人會改變你的生活。
5.坦然麵對恐懼
對於不熟悉的事物,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恐懼,如果一味想避開恐懼,它們會像瘋狗一樣對我們窮追不舍。恐懼是不可能因為你的害怕而消失的,隻有敢於麵對,克服自己的膽怯,才能正麵迎接恐懼,把恐懼當做磨煉膽量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