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團隊——得人心者得天下(1 / 3)

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當今合作共“贏”的時代,一個人本事再大也勢單力薄,隻有依靠團隊才能取得勝利。 日本鬆下幸之助有句名言:本企業主要製造人才,兼營電器。一個人的個人成功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不管你在幹什麼,生活中總是會遇見困難和麻煩是你拒絕不了的,這時你會尋求他人的幫助,可能是父母,朋友,老師,同事或者是陌生人。而作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想成功得麵對更多的困難,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有人同你一起努力在黑夜裏就不再那麼孤單。

喬布斯是的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家都會認同,作為成功的管理者喬布斯最擅長的既不是技術也不是創意,而是對整個公司的管理,尤其是人才管理。這是成功者最不可缺少的能力,你可以沒什麼天分,也可以不是技術最過硬的人,但是你一定得是精通管理的人,讓不同才能的人幫助你成功。

喬布斯的創業過程因為有了貴人的幫助才能在每次遇見困難時都迎刃而解,喬布斯雖然對電子產品有濃厚的興趣也有著不錯的天分,但是如果他沒有遇見沃茲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蘋果。沃茲雖然從小就害羞、內向,卻像喬布斯一樣從小熱愛電子產品,可能是受老爸的影響,沃茲從小在電子學方麵就表現出極大興趣和過人天分。他七八歲時就了解了電流、電阻、電壓之類的基本知識,在老爸的指導下弄懂了燈泡為什麼會發光的物理學原理。上大學時,沃茲每天忙於電腦設計和製造上。他和鄰居費爾南德斯整天在車庫裏設計和組裝電腦,經過幾個星期的努力,他們製造出了被稱作“奶油蘇打水”的電腦。

這台電腦雖然內存小不能玩遊戲,也不能做複雜的計算,但是這個“奶油蘇打水電腦”卻讓沃茲和喬布斯相識了。費爾南德斯和喬布斯上同一所高中。兩人因為性格孤僻,不愛說話,所以在學校沒有朋友,同命相憐的兩個人因為個性想象和共同的愛好成了朋友。費爾南德斯很了解他的這位朋友,他知道喬布斯的唯一愛好就是電腦之類的玩意兒,就請喬布斯到自己家的車庫參觀“奶油蘇打水”電腦,也是在這裏認識了電腦的主設計師沃茲。

喬布斯和沃茲很談得來,同時喬布斯也發現了一個事,沃茲是他見過對電子產品最有天賦的人。從那時開始兩個人合作研究電子產品,先是發明了“藍匣子”裝置,通過它人們可能免費打長途電話,在學校很受歡迎。沃茲有著超群的技術,喬布斯自歎不如,“作為工程師,我遠不如沃茲涅克優秀。在設計方麵,沃茲涅克總是比我優秀。” 但是喬布斯也有著沃茲無法超越的才能,那就是產品推銷。喬布斯似乎天生就有展示和推銷某個物件的本領,任何一個設計隻要被喬布斯弄懂了,他就能用最簡單明了的言語,把設計的原理、用途、優點講出來,而且,他總是能第一個發現某項技術對普通人有什麼用。他和沃茲是完美的搭檔。

當世界上第一台個人計算機Altair誕生的時候,喬布斯意識到了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這也激起了沃茲研發個人電腦的興趣,於是他回到家裏著手製作,經過選芯片,設計電路板,調試控製電路,沃茲製作完成了主板。沃茲又親自為這台電腦編寫了BASIC語言解釋器,然後連接上鍵盤和顯示器,一台開啟個人計算機曆史的作品大功告成了。1975年底的喬布斯幾乎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了沃茲設計的電腦中一定存在商機,因為這台電腦已經具備了Altair 8800的所有功能,同時比Altair 8800更小、更便宜,而且是曆史上第一台擁有這種實時輸入、輸出功能的個人電腦。於是他勸說沃茲開一家公司,銷售這台電腦。沃茲涅克回憶說:“喬布斯沒有設計一個電路、設計一個方案或編寫一段代碼。但是從來不曾放棄銷售計算機的念頭。”

在喬布斯費盡心思的勸說下,沃茲最終同意了與喬布斯成立蘋果公司。這樣在沃茲的幫助下,喬布斯初步達成了他的夢想,他與沃茲雖然對成功的標準不同,但卻是完美的搭檔,沃茲說:“喬布斯和我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裏都是最好的朋友。我們在一段時間裏有完全相同的奮鬥目標,正是這相同的目標帶來了蘋果的誕生。但是,我們兩個一直以來都是完全不同的人,從最初開始,就完全不同。”

新公司成立後,他們又有了新的目標,要研發一台更先進的電腦,蘋果 I雖然有時代性,但是畢竟還隻是一塊高度集成的主板,並不是完整的計算機,市場銷售也不理想。於是喬布斯和沃茲醞釀新型電腦——蘋果II,為此喬布斯和沃茲都從原來的公司辭職,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蘋果II上。

有了蘋果 I的經驗,沃茲在設計和製造方麵更加有信心和新的想法。蘋果 I隻有單色顯示,而沃茲對蘋果 II做了創新,沒花多久的時間他設計出了彩色輸出接口。 同時,沃茲為蘋果 II設計了內置BASIC語言。於是,蘋果 II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開機就可以直接用BASIC語言與計算機交流的個人電腦。而且,蘋果 II有8個擴展槽,得到了用戶的喜愛。再加上喬布斯采用塑料機箱代替了傳統的金屬機箱,蘋果 II以一個全新麵貌,在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上一鳴驚人。從此,訂單紛紛而來。

可是好事總是多磨,訂單一多,公司就得擴大生產規模,可是這時的蘋果的資金有限,蘋果 Ⅱ每台的成本都至少需要幾百美元,所以大批量的生產蘋果Ⅱ需要的成本對蘋果的資金周轉來說是個嚴重的挑戰。由於資金周轉不開,喬布斯甚至產生過把公司賣掉的想法,最後雙方因為相互不信任沒有成交,喬布斯認為買家不夠誠實,他不喜歡和這些人做交易,同時買家也對蘋果這個從車庫成立的小公司的實力表示懷疑。 喬布斯徹底打消了出售公司的想法,開始到處尋找資金。這時,給蘋果設計標識的麥金納引薦喬布斯去見他們的董事唐·瓦倫丁。或許喬布斯可以從這得到資金支持。可是當瓦倫丁參觀了蘋果公司後拒絕了喬布斯:“你們根本就不懂市場營銷,對未來的市場規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樣你們不會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喬布斯雖然被拒絕,每天都要打三四個電話給瓦倫丁,不斷地詢問他是否已經為蘋果公司找好了風險投資人。最後,瓦倫丁給蘋果公司引薦了一個叫麥克·馬庫拉的風險投資家。那時馬庫拉34歲,因為成功投資了英特爾後成了矽穀知名的百萬富翁。當喬布斯找到馬庫拉的時候,他剛剛從英特爾退休,但是仍然對工作懷有激情。所以,他很快就被喬布斯的雄心壯誌和沃茲涅克的設計能力所打動,而且他有專業經驗懂得未來個人計算機市場的發展潛力有多大,因此在看過蘋果公司生產的蘋果Ⅱ的演示後,他決定投資蘋果公司。1986年11月,馬庫拉為蘋果計算機的銷售額定了一個偉大的目標——未來十年達到5億美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馬庫拉將自己的9.2萬美元都投在了蘋果公司,另外還由他擔保在美洲銀行得到了25萬美元的貸款。

1977年1月3日,喬布斯、沃茲、馬庫拉三個人簽字正式成立蘋果電腦股份公司。喬布斯擔任董事長,沃茲涅克擔任研發的副總裁,馬庫拉則出任副董事長。有了這些人的幫助,喬布斯成功地將蘋果 II推向市場,《華爾街日報》的全頁廣告寫著“蘋果電腦就是21世紀人類的自行車”,並登有喬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 29 美元收市,籌集了 8000 多萬美元。喬布斯年紀輕輕就進入百萬富翁的行業,他作為蘋果的大當家登上了各大雜誌的封麵,成了風雲人物。蘋果公司也因此名列《財富》500 強的大企業名單中,這隻用了五年時間,創造了當時列入該名單的最年輕企業的紀錄。

你的成功永遠有別人的一半,這是領導者的心智。在非洲叢林中,是什麼原因讓號稱“叢林之王”的獅子長期處於饑餓狀態呢?答案就是獅子捕獵的時候都是獨來獨往,而叢林裏另一種食肉動物——鬣狗,則是成群活動。大的鬣狗群有數百隻,小的也有幾十隻,它們很少自己獵食,而是等獅子把獵物殺死以後,就從這個叢林之王的嘴裏搶食!當今也同樣存在像獅子一樣的人,他們能力超群、才華橫溢,自以為比任何人都強,連走路的時候眼睛都往天上看,同事的任何意見不屑一顧,在以團隊合作為主的今天,他們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合作的同事和朋友,這樣的人,最終隻能像獅子一樣處於饑餓之中。喬布斯不是最了不起的工程師,雖然他有無限創意,但是他的想法都是和他的助手們經過無數次的談論後才得出了最終的設計方案,他也會從中接受他認為合理的建議,才有了那麼多完美傑作。當你想成功力量有不足時,你應該用低姿態誠懇地求助,上帝一定會看到你需要的並不是現成的成功,而是獲得成功的機會。

留住頂尖人才

人才是一種特殊的經濟資源,是生產過程中能動的生產要素。企業對人才資源的管理比較特殊,關鍵在於它是人性的力量,具有其他資源因素所沒有的能動性和創造力。其他資源因素也隻有與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贏得人才,就贏得未來的競爭;留住人才,就等於保存了公司的財富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世界上一流的公司有哪個不是人才濟濟呢?蘋果當然更是如此,喬布斯的核心工作就是網羅世界上一流的人才,這項工作他從來沒有停止過。蘋果的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是因為蘋果是一個團隊,在這個團隊裏有著一流的設計師、程序員和管理人員,他們由知人善用的喬布斯領導著,所以這是一支有極強戰鬥力的隊伍,是蘋果公司的中流砥柱。喬布斯的成功離不開聚集在他身邊的那些高手,他總是能用各種辦法打動那些人加入他的行列,就像當時他費盡心思勸說沃茲同他一起成立蘋果一樣。

喬布斯為了讓當時的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加入蘋果,說出了那段著名的話,“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著我們改變世界?”這段極富有煽動性的語言打動了斯卡利。那時斯卡利已經是一位很成功的CEO,31歲成為百事集團旗下百事可樂公司最年輕的市場營銷副總裁,他很有組織策劃能力,在他的帶領下百事可樂從可口可樂手中搶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34歲就成為《商業周刊》封麵人物。38歲出任百事可樂總裁,成功百事可樂曆史上最年輕的總裁,喬布斯看重的就是他的市場營銷能力。

有一天斯卡利接到了獵頭打來的電話,這對他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可是這次電話不太尋常。打來的紐約最著名的獵頭傑裏·羅奇,他說給斯卡利提供一個絕對讓他動心的機會,就是蘋果公司。這家公司對斯卡利並不陌生,因為他也是蘋果 II的用戶。可是他是一直從事並熱愛著他目前的職業,怎麼也沒想到和高科技公司扯上關係。

但是他還是對這家年輕的科技公司充滿了興趣,他查了蘋果公司的資料,被這家公司的創業史所吸引,他很想見見這些年輕人。於是,斯卡利來到蘋果公司位於庫比蒂諾的總部,在這裏,斯卡利第一次見到了喬布斯。據斯卡利回憶,當時喬布斯穿著藍色牛仔褲,大方格子襯衫,挽著袖子,正在一個小會議裏同四五個同事在討論問題。會議結束後,他們簡短地打了招呼後一起用午餐,在用餐的過程中喬布斯滔滔不絕地向斯卡利介紹自己關於改進蘋果 II的各種想法。喬布斯說:“蘋果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電腦公司,遠遠比IBM重要得多。”

幾個星期後,斯卡利又一次見到了喬布斯和蘋果的Lisa團隊,這時喬布斯隆重的向斯卡利介紹起了Lisa,“Lisa棒極了,每個見過Lisa的記者都喜歡上了它,真是難以置信。我們現在就可以演示給你看。”斯卡利第一次體驗到了計算機曆史上最早出現圖形用戶界麵,用別人聞所未聞的鼠標在Lisa電腦上畫出了一個簡單的圖形,斯卡利對眼前的一切愛不釋手。經過這短短的幾分鍾的體驗,斯卡利相信,沒有哪家公司比蘋果更有激情,更有創造力了。

但是斯卡利還是沒有換工作的打算,接下來喬布斯又使出他的殺手鐧,他頻繁的給斯卡利打電話。後來喬布斯居然又飛到紐約,專程到斯卡利家中拜訪。斯卡利見喬布斯如此執著,便好奇地問:“為什麼你來找我而不是去找IBM或惠普這些公司裏的人,畢竟是業內人士。你們怎麼會想到要從軟飲料業中尋找電腦公司的CEO?我可一點兒都不懂計算機呀。”

喬布斯說:“蘋果就是擅長做別人從未做過的事,”他接著說:“我們想建立的是完全不同的公司,我們真的需要你這樣傑出的人才。我的夢想是世界上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蘋果電腦。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們必須成為一家擅長市場營銷的公司。而你,恰恰是最懂市場營銷的。”斯卡利說:“我還是不得不說,我覺得,從一家軟飲料企業去管理一家電腦公司,我覺得這事還是得好好考慮。”

喬布斯的這次到訪還是沒能完全打動斯卡利,可是自從喬布斯走後他就一直在糾結,為了結束掙紮的生活,他又一次來到矽穀去見喬布斯。這次來,斯卡利見到了還未成型的Macintosh,這台不但具備之前他見到的Lisa的各種功能,而且外形非常精致美觀,像個藝術品一樣。喬布斯為斯卡利介紹了Macintosh團隊裏的天才工程師,斯卡利說:“看到你們所做的一切,我真的非常興奮,你們真的是在改變世界。”這個團隊裏的所有人不但技術超群而且各個充滿活力。喬布斯發現斯卡利已經動心了,所以再次飛到紐約會見斯卡利。這次喬布斯表達了自己的誠意:“我想你就是我們要找的那個人。我想你過來和我一起工作,我可以從你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可是,斯卡利對喬布斯說:“我真的很願意成為你的顧問,為你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因為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但我不想去蘋果工作,無論薪水多高,我都不想去。”

喬布斯低下頭很久沒有說話,幾分鍾後喬布斯抬起頭,說出了那句讓我們到今天還回味無窮的話:“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想改變世界?”斯卡利後來回憶說:“那是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話,我被喬布斯的誠意和對偉大的夢想打動了。”他無法拒絕改變世界的誘惑。所以他出任蘋果CEO,負責蘋果產品的市場營銷工作。

喬布斯說,他花了半輩子時間才充分意識到人才的價值。斯卡利在接受采訪時總結了喬布斯成功的經驗,其中就有一條,“對於外麵那些最好最聰明的人才,喬布斯有發現挖掘他們的能力。他極富魅力,能讓人們無法抗拒而跟隨他,甚至在產品尚未問世之時便讓人們相信他的願景。他總是去尋找在這個領域中他所能發現的最棒的人。而且他親自負責自己團隊的所有招聘工作,從不把這事情交給別人處理。”

喬布斯用他職業生涯的一半時間為蘋果搜集人才,今天的蘋果有人走了,有人留下來了,但是在蘋果公司的每個位置上都有一名最優秀的員工。現在喬布斯因為身體原因辭去蘋果CEO,接任他的位置的是另一個工作狂人——蒂姆·庫克,他是個運營天才,正是他構建了蘋果現有的供應鏈體係。還跟其他人一起把公司轉變成當今最有效率的電子產品生產商之一。他的運營能力有多強,下麵的數字會告訴你答案,蘋果1997年虧損10億美元,1998年庫克到來之後就扭虧為盈。

庫克曾在IBM工作12年,1994年加入智能電子公司,在那裏成為一名運營專家。1997年跳槽到康柏,出任分管全球原料的副總裁,那時康柏是當時全球個人電腦頭號製造商。這時喬布斯的慧眼發現了這個人才,喬布斯希望庫克加入這個有活力的隊伍,蘋果給他帶來的不僅是金錢和地位,而且帶給他不斷的驚喜。就這樣,6個月後他加入蘋果,負責蘋果電腦製造業務。有人告訴庫克,隻有傻瓜才會離開康柏,但庫克去意已決,“我聽從自己的直覺,而非左腦。” 喬布斯說:“雇傭蒂姆·庫克是我目前為止做出的最棒的決定。之前我認為我再也找不到任何人,知道的東西跟我一樣多,直到我發現了蒂姆·庫克。”

有人說:“有了天才的產品也未必能改變世界商業和消費文化的進程。一家沒有任何短板的公司,並不等於一家卓越的公司。”喬布斯最不希望的就是蘋果公司的人才流失, 據國外媒體報道喬布斯曾建議,蘋果和Palm兩家公司不要相互挖角。2007年,被譽為“iPod之父”的喬恩·魯賓斯坦從蘋果退休,之後加盟Palm,出任執行董事長,負責Palm Pre開發工作。得到這個消息兩個月之後,喬布斯致信當時的Palm CEO埃德·科林根,稱擔心魯賓斯坦從蘋果招募員工。喬布斯當時說:“我們將盡全力阻止這一切。”後來,喬布斯建議,蘋果和Palm不能互相挖角。但這一建議遭到了科林根的拒絕,科林根說:“這個建議不但是錯誤的,而且也是非法的。”為此,有人還說喬布斯曾想起訴Pa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