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的征途(2 / 3)

男子高揚起下巴,姿態高傲,張嘴高談論闊似在發表演講,愉悅的神情在表示他很是享受這種被人簇擁抬舉的感覺。

頂端最後一幅畫,和底端的黑封皮書大體相同,沒有任何的背景襯托,不同的隻是變成了一把略有虛化的橙色鑰匙。

縱觀整體上下共八幅壁畫,菲澤爾隻認得出“解放王女”的側身像,並且有粗淺的了解,其他的一無所知。

看得出神時,“唰”的一聲細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書頁翻動的聲音在空曠寂靜的場景下,顯得格外的清晰響亮。

就在剛才,黑封皮書自動翻了一頁,菲澤爾連忙轉過身,目光聚焦在書頁上的內容。

“終有一日,被時間隱埋的真相,被黑暗掩蓋的曆史,會重現天日,傳世千古,而‘我們’將齊聚於此,開啟神的門扉。”

他看完這短短的一句話,第一個念頭便是去思考推敲文中的字句,嚐試了解,挖掘或揣摩個中蘊含的深意或真實信息,而非是單看文字表麵荒謬,就認為是虛假的,然後一味去否定。

例如這處披上傳說麵紗的“王權財寶”,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理性的思考,因此才被菲澤爾找到。

當然,主要是因為作為新手的菲澤爾經驗不足,如同盲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所以走了不少的彎路,但也因此讓他增添了更多的經驗。

菲澤爾從背包取出筆記和筆,試了試確認黑書無法往前翻閱後,最初的那段古文字,他就算想抄錄也無能為力了,隻能憑著記憶將上一頁的句子抄錄下來,看著兩句文字思考起來。

思索少頃,菲澤爾將幾個字用筆圈了起來:編年史、時間、真相、黑暗、曆史。

然後在下麵空白處將“編年史”、“時間”、“曆史”寫在一行,“真相”和“黑暗”則寫在第二行,如此一來,線索儼然躍於紙上了。

在他看來,兩句看似故弄玄虛的文字,其實線索很明顯,也很好理解。

兩句文字,一直都在強調“曆史”這件事情上麵,至於具體是哪段曆史,也很明確的指明了出來。

既然線索指向曆史,那麼符合“被時間隱埋”,“被黑暗掩蓋”的要求,即太過久遠,無詳細記錄或無法考究的曆史,菲澤爾想到有兩個。

第一個,是神明存在,撕裂黑暗,創造光明,萬物繁榮,被稱之為“創世紀”的“神話時代”。

第二個,是神明不再,黑暗籠罩天空、侵襲大地、汙染海洋,萬物凋零,被稱之為“失樂園”的“黑暗時代”。

一個是世界之初,一個是人文伊始。

至於兩者之間哪一個更符合要求,一眼明了,菲澤爾心中也自有判斷,但他並沒有盲目妄斷,而是去尋找更有力的根據。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需要搞清楚後半句所說的“我們”,指的是什麼。

菲澤爾轉過身去,再次看向那麵由八幅美輪美奐的彩畫,精妙組合而成的巨型壁畫,然後在筆記上寫道:虹橋與“我們”的聚集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即虹橋等於“我們”?黑書中使用的是“我們”一詞,而非“他們”,是否意指黑書也包括其中。

寫到這裏,菲澤爾抬頭看了眼壁畫,黑封皮書也出現在巨型壁畫中,那麼書頁上寫的“我們”,會不會並非另有所指,指的正是壁畫上,包括它在內的人和物。

想到這裏,菲澤爾覺得這個猜想很是合理。

壁畫也聯係上關係後,菲澤爾抬眼凝視“解放王女”的側身像。

“將世人從黑暗之中解放的聖女。”